《琵琶行》內容結構獨特之處

《琵琶行》內容結構獨特之處

  導語:《琵琶行》是一首傳誦千古的長篇敘事詩,白居易藉助流落江湖的琵琶女的飄零身世,抒發了對琵琶女的同情及對自己遭讒被貶的憤懣不平。

  內容結構獨特之處

  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和結構都有其獨特之處。其一,他把歌詠者與被歌詠者的思想感情融而為一,說你也是說我,說我也是說你,命運相同、息息相關。琵琶女敘述身世後,詩人以為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詩人敘述身世後,琵琶女則“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彈一曲後,詩人則更是“江州司馬青衫溼。”風塵知己,處處動人憐愛。其二,詩中的寫景物、寫音樂,手段都極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寫身世、抒悲慨緊密結合,氣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終浸沉在一種悲涼哀怨的氛圍裡。其三,作品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概括力,而且轉關跳躍,簡潔靈活,所以整首詩膾炙人口,極易背誦。諸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等都是多麼凝鍊優美、多麼叩人心扉的語句啊!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生於河南省新鄭,青年時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二十九歲中進士,官至左拾遺(諫官)。有“兼濟天下”的理想,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由於得罪了憲宗和官僚集團,被貶官。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今存書近三千首。在文學上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反對“嘲風月,弄花草”而別無寄託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麗著稱。與元稹友誼甚篤,稱“元白“,晚年又與劉禹錫齊名,稱“劉白”。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詞不多,但影響後世甚大。有《白氏長慶集》。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詩作主題

  《琵琶行》作於他貶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藉著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淒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鬱悲悽之情。在這裡,詩人把一個倡女視為自己的風塵知己,與她同病相憐,寫人寫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和為一體,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尋常的感染力。

  《琵琶行》之妙

  《琵琶行》妙在哪裡呢?妙就妙在它將同在天涯海角的兩個不幸淪落人一體化,可謂主賓俱化,同聲同氣,“專一而又專一,感慨復加感慨”(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從知音之尋到幽怨之聲,從漂泊之淚到命運之嘆以至遷謫之意,無不充分說明這點。而在藝術上,則“順適愜當,句句如一,無爭張牽強之態”,真正達到“情致曲盡,入人肝脾”(王若虛《滹南詩話》)的境界。本文試圖將“作此詩之人”與“此詩所吟之人”二者如何相應相通、相映相親的特點分析出來,從中領會白詩高處所在。

  寫作背景

  《琵琶行》創作於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為七言古詩。白居易任諫官時,直言敢諫,同情民間疾苦,寫了大量的諷諭詩,觸怒了唐憲宗,得罪了權貴。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鎮李師道派人刺殺。白居易情急之中上書請捕刺客,觸犯了權貴的利益,被指責越職奏事,貶為江州刺史;又進而誣陷他作《賞花》《新井》詩“甚傷名教”,再貶江州司馬。江州當時被看成是“蠻瘴之地”,江州司馬雖然名義上是刺史的佐史,實際上是一種閒散職務,這對白居易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貶其實是一樁冤案,他連遭打擊,心境淒涼,滿懷鬱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創作出這首傳世名篇。

  《琵琶行》作於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時白居易四十五歲,任江州司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之前先是任左拾遺,後又任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譁。藩鎮勢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的“反側”之心。這時白居易挺身而出,堅決主張討賊,認為否則國將不國。白居易這種主張本來是對的,但因為他平素寫諷喻詩得罪了許多朝廷的權貴,於是有人就說他官小位卑,擅越職分。再加上有人給他羅織罪名,於是貶之為江州司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是刺史的助手,聽起來也像是不錯,但實際上在中唐時期這個職位是專門安置“犯罪”官員的,是變相發配到某地去接受監督看管的。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變化的轉折點,從此他早期的鬥爭銳氣逐漸銷磨,消極情緒日漸增多。

  《琵琶行》作於他貶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藉著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淒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鬱悲悽之情。在這裡,詩人把一個琵琶女視為自己的風塵知己,與她同病相憐,寫人寫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為一體,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尋常的感染力。

  藝術賞析

  《琵琶行》是白居易詩作中的精品,它以強烈的情感色彩和高超的藝術技巧,描述了一位歌女彈奏琵琶的精湛技藝與苦難身世,塑造了詩歌世界裡一個典型的藝術形象,也傾述了作者對自己屈遭貶官、大志難申的滿腔悲憤。此詩在藝術表現手法方面,具有同時代其他詩人作品“不能及”的獨特之處,因而使本詩成為後世學者寫作敘事詩時不可或缺的借鑑藍本。就其藝術特色有以下幾點見解:

  (一)、情節波瀾起伏、曲折動人

  這首敘事詩的情節並不複雜,但詩人精於構思,在敘述時能夠著意調遣,使之形成波瀾起伏、曲折動人之勢。譬如,詩歌首節寫到詩人送客時的情景就一波三折:剛要“醉不成歡慘將別”,卻又“忽聞水上琵琶聲”,致使“主人忘歸客不發”;描述琵琶女演奏結束以後,又寫她自敘不幸身世;詩人感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之後,又要請琵琶女重彈一曲等,使全詩具有一種跌宕多姿、委曲動人的情致。同時,全詩敘事寫人層次分明,諸如描寫琵琶女演奏音樂、自敘身世,描寫詩人自己引起的遭際感慨與情感共鳴,儘管有如此多的鋪敘內容,卻能做到上下關聯,前後照應,渾然一體。

  (二)、細節描寫,成功刻畫人物待徵

  本詩成功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心理情致,突出人物性格特徵,塑造人物鮮明形象。從“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到“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逼真地表現了琵琶女心事重重、滿腹淪落之恨,以及她不願見人、更不便明說的複雜心理特點;“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二句,透過一系列細微動作與表情描寫,把女主人公在開始訴說身世時的矛盾、遲疑、欲說還休的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特別是從“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至“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六句,使讀者腦海裡自然會感知出琵琶女以聲傳情的演奏技藝和滿腹愁怨的鮮明形象。可見,詩人把琵琶女的高超的彈奏動作與樂曲所傳達的思想情感和它在聽者中產生的藝術效果三者自然融合,立體描繪,因而起到了相互輝映、突出人物形象的極大作用。

  (三)、比喻生動,巧繪樂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