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大家有何感想?

學習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大家有何感想?

  引導語:《平凡的世界》路遙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孫少安兄弟面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對今天的大學生朋友仍有啟迪,我們一起來學習《平凡的世界》的感想。

  看了《平凡的世界》一書,使我有一種無法用語言清楚地表達我對這本書的熱愛。《平凡的世界》書中的故事很平凡,以孫少平、孫少安、田福堂、田福軍等人物命運波瀾起伏,刻畫了社會各個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雖然平凡,但它卻能一次又一次的撥動我的心絃。

  在看過此書之後,我深刻的認識到以前的自己是多麼的幼稚與無知,時常抱怨這個抱怨那個,與主人公們的經歷比起來,我是多麼的`渺小,從小學到大學這一路走來,基本沒經歷什麼挫折,而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考試失敗了以及感情失落等等,與主人公相比我們這點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相信自己能飛!!這是讀完本書後的第一感受。。。

  從開始到讀完一直有一點我不理解。就是書中人物的結局總是令人感到傷懷,幾乎沒有一個結局是完美的。正當孫少安幹出了點名堂,他賢惠妻子卻患了——肺癌。;而當潤葉終於明白了李向前對她的愛時,向前卻已是殘廢。而當孫少平透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以及特有的人格魅力獲得了地位懸殊的曉霞的愛時,曉霞卻在英勇的救人中,被無情的洪水所吞沒,再也無法回到他的身邊。。而金波,還不知道要追尋他那深愛的夢中女孩到何時,也許可能再也不能相見了。現在我突然明白了,因為我們在心裡上都不願去接受悲劇的產生,都希望能夠大團圓。但是實際呢,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這樣的完美嗎?沒有。就像路遙透過本書告訴我們的一樣,生活中並沒有這麼完美的。而正是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動人。正如維納斯一樣,正因為斷臂才顯得更美。

  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我們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向著自己心中的目標和理想,相信自己最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

  沒有一條小船不是經過風暴而順利抵達港灣的,但是隻要我們如果對生活的態度和追求,面對苦難,樂觀、不屈不撓、堅持信念;面對現實,樂觀、腳踏實地,用感恩的心行進在人生路上,即使有苦難來臨,我們也要支撐起自己弱小的雙臂去迎接,即使跌倒了,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後悔,畢竟這就是人生,畢竟我們都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我們都在期盼一個美好的明天,那麼我們就沒有任何的遺憾。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為了我們美好的明天奮鬥吧。

 

  路遙人物簡介

  路遙(1949年~1992年),中國當代作家,生於陝北一個世代農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後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

  人物生平

  路遙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西省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被過繼給延川縣大伯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做過一年農村小學的教師。1973年入延安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先後在《陝西文藝》和《延河》編輯部工作。1970年代中期以後,發表了一些影響較大的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6年後,推出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1992年積勞成疾,在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後不久英年早逝。路遙的小說多為農村題材,描寫農村和城市之間發生的人和事。作品有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1980年,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人生》(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並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短篇小說《姐姐》、《風雪臘梅》等,以及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1991年,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遙文集》五卷。

  《路遙全集:平凡的世界(套裝共3冊)》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對今天的大學生朋友仍有啟迪。透過以孫少安兄弟倆的人生歷程為線索,描述了他們的家族史,語言平實,通俗易懂,引人入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