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的陰陽五行學
《黃帝內經》中的陰陽五行學
《黃帝內經》中的陰陽五行學,不但蘊含著自然萬物的生長髮展之道,而且還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身體內部執行狀況,對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狀態,現代醫療應用,平常的保健養生,都發揮著深遠而長久的影響。
《黃帝內經》透過古人對自然萬物細緻觀察,深刻認識人體本身,由內向外看其身體器官的特質與筋脈陰陽的品性,將人體本身放在自然界中,講究順其自然,因循四季變遷。這種講究自然調和的自然觀中,蘊含著陰陽五行學的古代樸素的辯證唯物思想,其主要是說明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利用這種相生相剋,此消彼長,對立制衡的關係來為我們的身體打下良好的基礎,真正達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效果。《黃帝內經》還將五行木火土金水對應身體的五種臟器肝心脾肺腎,同樣與一年中五季春夏長夏秋冬相對應,這樣的配比方法告訴我們怎麼養生何時養生,同樣也告訴了我們身體之間的聯絡。無論是人的身體還是自然四季再或是五行都是生克迴圈,執行不息的,我們要保持我們的身體的平衡和自然界的無窮無盡,同時也要知道自然萬物與人體本身同樣也存在著相乘相侮,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要把握分寸,在對待身體的問題上時同樣要注意,太過與不及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一、陰陽學在《黃帝內經》中的體現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一年四節的變化,從春溫,夏熱到秋涼,冬寒,都是陰陽二氣相互消長,彼此轉化的結果。陰陽的運動始終影響著自然界,而人與自然息息相關,那麼可以說陰陽的運動透過自然界而影響著人體。岐伯說“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他的意思是,真正懂得養生的人,能夠取法於天地陰陽變化之理,更重要的是加以適應調和養生之法,從而達到協調統一的效果。既然已經知道陰陽之於自然之於人體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麼如何運化陰陽,如何從根本上理解《黃帝內經》中的陰陽之道,從陰陽學的角度來看,此消彼長,對立制衡,相生相化和互根互用這個四個方面能夠讓我們理解併為我們闡述陰陽之道在《黃帝內經》中的體現。
1.“陰消陽長,陽消陰長”
所謂“陰消陽長,陽消陰長”,說的是陰陽之間此消彼長的關係。如果說日為陽,月為陰,我們經歷的每一天都是伴隨著月落日升而度過的,從未看到過日月同在天的正中這樣的現象。如一年四季,如果說夏為陽勝,冬為陰勝,那麼四季的輪轉也是一種陰陽此消彼長的現象。我們所說的陰陽平衡絕不是靜止的平衡,而是運動著的平衡,只有陰陽之間有消長運動的發生,才能維持生命的動態,保證萬物無限的發展。《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這裡說的是陰陽之間的制衡關係,利用陰陽之間,此消彼長的關係,用水制陽,用火消陰。也是用來說明陰消陽長,陽消陰長的。
陰陽之間本身存在著發生、升降的演化規律的。自然界的正常規律是陽升陰降。如果因為某些原因破壞了正常的升降規律,陽應升反而下降,陰應降反而上升,這時就會出現“陰陽反作”的現象。這種異常規律在病症中表現為清氣應升反而降者,則生飧洩;濁氣應降反而升者,則生脹。這就是“病之逆從”,也就是說由於陰陽升降的不和規律而出現的病症。清氣具體指脾之清陽之氣,在正常的情況下,脾氣主升以敷布全身,其性溫和,可以使水谷腐熟而蒸騰上升。飧洩,完谷不化的滯洩。王冰曰:“飧洩者,食不化而洩出也。”因為脾之清陽氣不足,不能腐熟水谷之氣而上行,反而下注大腸,就會形成虛寒的飧洩。在人體內陰陽的消長是有一定規律的,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因循這個規律,這樣才能為身體正常的陰陽平衡打下基礎。
2.“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所謂“陽生陰長,陽殺陰藏”,簡單說就是陰陽各司其職,但又相互制約平衡。我國最早的思想流派儒家思想中的精華部分,“中庸之道”,追求的便是陰陽和合的和諧之道。道家思想中“上善若水”,同樣也是追求一種陰陽調和的溫潤和“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廣博心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他的意思是:清陽上升,積聚而為天,濁陰下降,積聚而為地。陰主安靜而陽主躁動,陰陽之氣既能生、長萬物,又能殺、藏萬物。陽的運動可以化生清氣和能量,陰的運動可以構成有形的物質。“陰生陽長”是陰陽之治,就是陰陽平衡之時;“陽殺陰藏”是陰陽之亂。也就是說當陰陽處於和合的狀態時,陰陽是可以生髮生長的,而當陽亢陰凝時,就會出現焦枯,固閉的情況。
從這之中也就讓我們知道,陰陽之間的制約平衡造就了萬物的生長生髮,同樣在對待身體的問題上時,一定要講究陰陽制衡,不食極寒極熱的食物,如果要食用也一定要找到陰陽制衡的辦法。比如說,中國人講究食法,鴨子的性涼,所以我們吃鴨子一般要用烤的,這樣可以減輕鴨肉本身對人體的影響,除了美味可口,這也是北京烤鴨能夠傳承下來的理由之一。
3.“陽根於陰,陰根於陽”
所謂“陽根於陰,陰根於陽”,也就是說陰陽之間互根互用的關係。互根其實就是指相互對立的事物,比如說,陰和陽,天和地,上和下,寒和熱,動和靜,散和聚,虛和實等。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如果沒有陰就沒有所謂陽,沒有上也沒有所謂下,它們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陰陽互根,是陰陽之間的相互依存,互為根據和條件。陰是陽存在的前提和條件,反之,陽是陰存在的前提和條件。《醫貫・陰陽論》中說到:“陰陽又可互為其根,陽根於陰,陰根於陽,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無論是陰陽之間的消長關係,還是對立制衡,再或是相生相化,互根互用,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是人還是世間萬物,我們追求的是一種和諧與平衡,沒有什麼事情可以窮盡,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達到極致。這是自然教會我們的道理,在不停運動的基礎上才有了發展和進步,我們要做的就是遵循大自然所給予我們的規律。
二、《黃帝內經》中的五行學
《黃帝內經》主張由內向外看,先尋找自身的秘密,自然界中的奧秘也很自然的就解開了,人的身體包含著臟腑,由經絡連線而成;肌肉之大會小會,與骨骼相連;陰陽經脈配合穴位,使得人成為了大自然最完美也最複雜的'作品。所以陰陽五行在人體結構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五行可代表人的五臟,五官,五音,五志,亦可代表人能分辨的五色,品嚐的五味等。五形之間的關係可分成兩個方面,一則是當五行運作正常,那麼五行之間生克迴圈,執行不息。當五行之間關係異常剋制,那麼就會出現相乘相侮,過猶不及的現象。
1.生克迴圈,執行不息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這也就是好說五行中的某一位是與自然中的其他物質環環相扣的,比如,南方可以生熱,而熱又可以生火,火會生苦等,以此類推。這告訴我們萬事萬物不是孤立的一個單位,而是處於一個環形鏈狀中的某一環節。這也四為什麼在生物鏈中破壞其中一環,就會導致整個鏈條癱瘓。人體也是一樣的,某一部位的受損多多少少會牽扯全身發生變化。這就是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當然人體的五臟與體表組織結構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維持正常功能。“心之合,脈也,其容在色也。”這就是在說臟器與組織之間的所合,所榮問題。人體不是僅僅由五種臟器配合就可以運轉的,在人體內需要複雜的協調和統一,這樣才能維持人的正常生存活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這是說,怒氣能傷肝,悲能夠抑制怒;風氣能傷筋,燥能夠抑制風;過食酸味能傷筋,辛味能抑制酸味。文章用五段內容來說明同一個道理,將五臟與自然各種事物相聯絡,這種五行生剋規律與方位,五臟,五色,五音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可以從彼此身上體現出生克規律的重要意義。利用人體與自然界無所不在的聯絡,不但可以服務於人類,並且可以更好的理解自然要義。
2.相乘相侮,過猶不及
相乘相侮是一種病態的關係,五行之間相生相剋使得萬事萬物運轉不息,而五行之間的相乘相侮則會破壞無形之間本身健康向上的關係。我們說相乘,就是說五行之間的相剋太過,也就是說五行之間原本存在的良性制衡變成一種非正常的制衡。人的身體某一臟器太過發展超出自己本身的平衡點,會造成整個身體器官之間的混亂和不協調。而相侮就是五行之間的反相剋,就是本身屬於受制約地位的物,反過來去制約著對方。
《素問・五執行大論》說:“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意思是說,凡氣有餘,則能剋制自己所能剋制的氣,而又能欺侮剋制自己的氣;氣不足,則剋制自己的氣趁其不足而來欺侮,自己所能剋制的氣也輕蔑的欺侮自己。由於本氣有餘而進行欺侮或乘彆氣之不足而進行欺侮的,也往往要受邪,是因為他無所畏懼所以缺少了防禦能力。無論是趁虛侵襲,或者是恃強凜弱,在五行相生的過程中都是病態的。要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轉,定是不能大補大損的,這種同樣屬於陰陽中的大陰或大陽,都是不健康的。行止有度,食寢有常,只有健康的生活狀態才有可能給我們一個健康平衡的身體和生活。
《黃帝內經》中的陰陽五行學,蘊含著自然萬物的生長髮展之道。它所蘊含著的道理不只是應用於人的身體,更適用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世間萬物的大道。自然生萬物,萬物又歸結於道。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做一件事情都是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復雜,殊不知,簡單地看待這個世界,所呈現出的也不過是純真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