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選讀講稿第一單元:寶命全形

內經選讀講稿第一單元:寶命全形

  世間萬物,人是最寶貴的。寶命,珍惜生命的意思;全形,保全形體。寶命全形,即保養生命的意思,又稱攝生、養生。正如《 素問 · 寶命全形論 》 說:“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本單元主要討論 《 內經 》 的養生思想與方法。

  一、原文導讀

  【 原文 】101

  【題解】《素問 · 上古天真論論篇第一》上古,遠古時代。天真,張志聰注:“天己始生之真元也。”既先天之真氣。本篇論先天真氣在人體生長衰老和生殖功能盛衰過程中的作用,以及保養先天真氣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道理,故名“上古天真論”。

  【提示】古今之人的不同壽命作對比,闡發了養生的重要意義;提出五種養生法則

  【 校注 】 (1)法於陰陽:效法自然界寒暑往來的陰陽變化規律。法,效法

  ( 2 )和於術數:恰當地運用各種養生方法。和,調和,引申為恰當運用。術數,此指養生的方法,如導引、按蹺、吐納等。

  ( 3)形與神俱:形神健全。姚止庵注:“形者神所依,神者形所根,神形相離,行屍而已。故惟知道者,為能形與神俱”。形,形體;神,精神。俱,範圍副詞,全也;一也。引申作健全、和諧。形神健全和諧,是健康的標誌。

  ( 4 )天年:天賦年壽,即自然壽命。《尚書》雲:“一日壽,百二十歲也。”本文謂百歲,亦其約數

  ( 5 )耗:嗜好,與前文“欲”義同。新校正雲:按 《 針灸甲乙經 》 “耗”作“好”。是林億等所見之 《 甲乙 》 作“好”,與今本不同。

  (6 )不時御神:謂不善於駕馭、使用精神,即妄耗神氣。時,善也;御,用也。

  ( 7 )逆於生樂:違背生命之願望。《 中華大字典 》:樂,“願也”。

  【 分析 】 一、養生的意義:遠古時代人們壽命之所以超過百歲,是因為他們懂得養生之道,能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規律,掌握各種養生方法,保持形神和諧協調;而現在人之所以早衰,是因為不懂養生之道,醉酒行房,以致精氣耗竭,真元匱乏。透過對比,回答了黃帝提出的問題,即人之壽命長短不在時世之異,而在人對養生的認識和態度的不同。

  二、養生法則:

  1法於陰陽,即養生應效法自然界陰陽變化規律;

  2和於術數,即恰當運用養生方法鍛鍊身體;

  3食飲有節制;

  4起居作息有規律;

  5勞作不違背常度。

  只有掌握了養生之道,保持形神和諧協調,才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些養生方法對今天養生保健仍有實踐價值。

  三、形與神俱:

  形神協調,是健康長壽的基本保證的觀點,反映了《內經》形神統一的

  術思想。就生命體而主,形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無神則形不可話,無形則神無以附,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離,離則為死,偕則為生,故形壯則神旺,形為精所成,積精可以全神;神旺則形壯,神能馭氣,煉氣可使體健。因此在診法上,形神並察,如破脫肉等形敗則死,而失神亦死;預測壽夭,形壯神旺者壽,體瘦神全者亦壽,而形存神亡者夭。

  【 原文 】 102

  【提示】闡發指導養生活動的兩大綱領

  【 校注 】 ( 1 )虛邪賊風:泛指異常氣候和外來致病因素。王冰注:“邪乘虛入,是謂虛邪;竊害中和,謂之賊風”。

  ( 2)恬淡虛無:思想閒靜,沒有雜念。恬恢,安靜淡泊的意思。虛無,心無雜念和妄想。

  ( 3 )任其服:著衣隨便。任,隨便。服,衣服。

  (4 )德全不危:懂得修身養性之道,並身體力行之,即可免受內外邪氣的侵害。德,謂修養有得於心;全,全面實施養生之道。不危,不會有內外邪氣干擾和侵害。

  【 分析】

  一、養生活動的兩大綱領

  對外環境要“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對人本身要“恬快虛無,精神內守”,這是養生的基本原則。虛邪賊風,是外界的致病因素,因時因地而異;情志失調、勞倦過度,是內傷致病的因素,因人而別。因此,只有既注意避免外邪的侵襲,又注意調攝精神,避免情志過激和精氣妄耗,才能保持真氣充盛,使疾病無從發生。故高世拭說:“外知所避,內得其守,病安從來”。

  二、提出保養真氣的原則,重視精神情志的調攝。

  《內經》反覆強調保養真氣在養生中的主導作用,如本段有養神志以使“真氣從之”、“病安從來”,以及違逆養生“以從其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則半百而衰的論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也有順四時養生“以從其根”,否則“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的告誡等。分析《內經》養生的基本方法,無論養神志、調飲食,還是適起居、節勞逸,乃至運用術數養生,無不從充實真氣或暢達真氣執行立論,即使是“避虛邪”,也為達到“安其正”的目的,從而體現出《內經》養生學說以內因為主的辯證思想。後世在這一思想指導下,發明了許多健身術,如五禽戲、太極拳、武術、氣功等,都是透過自我鍛鍊,來達到健康長壽目的。精神情志活動是由五臟所產生的,又能反作用於五臟,影響著生理活動,故《靈樞·本髒》說:“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因而《內經》以調攝精神情志為養生第一要義,在多篇都有論述。本篇從避免過度的情志活動和保持精神守持於內兩方面,在方法上進行了概括,併為後世所遵循。

  【 原文】 103

  【提示】論人生殖功能衰的過程及其規律

  【 校注 】

  (l)材力:精力,即生殖機能。

  (2)天數:自然賦予人類的壽命數。

  ( 3)天癸至:天癸是腎氣充盛產生的促進生殖功能發育、成熟、旺盛的精微物質。天,先天;癸,癸水。至,極也,此有充盛的意思。

  ( 4 )平均:充滿而均衡的意思。

  ( 5 )三陽脈衰於上:太陽、陽明、少陽脈氣衰減於上(頭面)部。因三陽脈皆起或止於面部,故云衰於上。

  ( 6 )陰陽和:指男女堆合。一說指男女氣血陰陽調和。

  ( 7)五藏盛乃能寫:五臟精氣盛,腎乃能洩精。

  【分析】本節主要討論了以下幾個問題:

  1 .男女生長壯老的規律

  根據原文精神,女子 7 一 14 歲,男子 8 一 16 歲,是生長髮育期,主要表現為齒更髮長,天癸發育日漸成熟,女子月事應時而下,男子開始有排精現象,具備了生育能力。女子 21 - 28 歲,男子 24 一 32 歲,是壯盛期,主要表現為智齒生出,牙齒生長齊全,筋骨堅強,體格壯盛,髮長極。女子 35 一 49 歲,男子 40 一 64 歲,是衰老期,主要表現為陽明脈氣漸衰,面色逐漸憔悴,發枯白而開始脫落,天癸漸竭,形體衰老,精氣漸虧,逐步失去生殖能力。《 內經 》 所揭示的男女生長壯老的變化過程,是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是經過長期的生活及醫療實踐觀察總結的結果。

  2 .腎氣與生長髮育和生殖的關係

  人體在生長髮育期,腎氣漸漸盛實;壯盛期,腎氣充盛已成穩定均衡趨勢;衰老期,腎氣漸衰。在腎氣充盛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天癸”則是直接與生殖及性功能有關的物質。可見腎中精氣的盛衰與人體生長壯老過程直接相關,直接影響著人的生殖及性功能。誠如姚止庵雲:“男女之壯也,並始於腎氣之盛實,其後(當是“弱”字)也,亦由於腎氣之衰微。人之盛衰,皆本源於腎。”由此可見,人慾維護健康、延緩衰老必須以保養腎氣為首務。現代研究提示,補腎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等。對年老有子的原因,按本篇的觀點,男子 64 歲、女子 49 歲,腎氣衰,天癸竭,即喪失生育能力,這是一般情況;但天壽過度、氣脈尚通、腎氣有餘的人,天癸未竭,亦可以有生育能力;更有對養生之道有深厚造詣的人,“能卻老而全形”,即使到了百歲,仍有生育能力,這是特殊情況。可見養生與長壽、與生育能力密切相關。

  3 .關於“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的理解

  原文有二層意思,一是說明腎主藏精的功能,腎不僅藏先天之精,而且接受來自五臟六腑的後天之精;二是隻有當五臟精氣充盛,腎才能洩精。人體臟腑是一個整體,在生理上互相聯絡,病理上互相影響。腎中精氣的盛衰與五臟六腑精氣的盛衰密切關聯,前節強調腎中精氣的盛衰與人體生長壯老及生殖機能密切相關,本節提示欲保腎氣又不可忽視五臟六腑之精的培育。 .

  4.關於生殖功能盛衰過程以男八、女七為基數問題

  此當是古人透過長期觀察總結出來經驗數,是符合實際的。至於理論解釋,注家之說不同,今引王冰註文以資參考:“老陽之數極於九,少陽之數次於七。女子為少陰之氣,故以少陽數偶之,明陰陽氣和,乃能生成其形體”。“老陰之數極於十,少陰之數次於八,男子為少陽之氣,故以少陰數合之。”

  5.衝、任二脈與月經、胎孕關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