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與智慧養生》:食物的意義

《黃帝內經與智慧養生》:食物的意義

  中國人飲食有什麼習性?食物為什麼最重要?孔子的飲食觀念是什麼?食物的偏性指什麼?為什麼五味過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1.食物為什麼最重要?

  “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富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素問*藏氣法時論》

  五穀為養,谷指的是糧食,大豆、小豆、小米、米和麵五種,這是養生最重要的食物。高階醫師應該是食醫。

  春天,養生食物應該注重糧食,因為春天並不產生新的糧食,主要糧食是頭一年的種子,而種子都是講究生髮之機的。

  夏天,古代在《周禮天官》第十章提到,應該吃羹劑。因為夏天陽氣全都伏若在外,五臟裡最為空虛,任何漬鹽的、味道比較重的東西,脾胃難以消化。哪怕吃肉,都要切成很碎的末來吃,煮成羹來吃。

  秋天,古代比較注重醬劑。醬都是發酵的東西,它可以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可以吃一些厚重的東西。

  冬天,注重飲劑。比如淡酒,一方面可以通經脈;另一方面可以取暖。

  中國古代的酒類似現在的醪糟,都是糧食發酵而成的,很淡。

  2.中國人的飲食習性

  中國人的飲食習性以纖維性食物為主,所以使用筷子,也體現一陰一陽,動為陽,不動為陰。

  “道日用而不知”。可以不懂,但不能背道而行。走路抬起的叫陽,落下的叫陰,陽最終會轉化為陰,陰最終會轉化成陽。這些道我們每天都在用,可能我們不去懂它。

  西方人用刀叉,肉食為主。魚生火,肉生痰,所以喜歡喝大量冷水,來去胃中的燥火。慢慢在身體中形成一種溼氣,容易壯大和肥胖。

  中國人飲食講究和諧圓融,吃飯用圓桌,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不分貴賤尊卑。吃飯時不要去催促孩子快點吃飯,對於他的生活、將來對脾胃都會有很壞的影響。

  中國文化中喜“社稷”,在古代,社是土神,稷是穀神。傳統文化中不是鼓勵喝牛奶,而是喝小米粥,孕婦剛剛生完孩子,最佳的哺育食品就是小米粥。小米雖粒小,但它是種子,是可以發芽的,中國古代文化注重食物的生髮性。

  3.孔子的飲食觀念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殪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食不語。”

  “食不厭精”,不一定非吃很精美的食物。

  “膾不厭細”,膾是把肉切成很細的絲。古代認為牛羊肉等五畜類食物營養價值很高,對人體是補益的,補精血。這種脂肪類的東西,老人60歲以後可以吃一些。把肉切得很細,有益於消化。

  “食殪而餲”,魚餒而肉敗,腐爛的食物一般不允許吃。

  “色惡不食”,食物的顏色不對的也不要吃。

  “臭惡不食”,臭是味道不好的意思,味道不好的也不能吃。

  “失飪不食”,烹調手法不對的不吃。雞是火性的,如果烤,鴨是寒性的,就要烤。就是失飪。

  “不時不食”,不按季節,不按節氣去吃的東西不要吃。比如冬天吃西瓜,古代認為不守時令。要吃應季食物。食物有兩個方面:氣和味。茶得四季之氣,最重要的是得秋冬二氣。按照時節去吃,守住其氣。

  “割不正不食”,烹飪時切割方法不對都不要吃。廚師如果連切割都做不好,烹飪的其他事情也可能做錯。做事要嚴謹。

  “不得其醬不食”,不同季節要配不同的醬,配伍不當也不可以食用。

  中藥的配伍很大程度上源於食物的配伍。寫過中藥的書的伊尹,就是殷王商湯的廚師。第一本關於飲食的書,也是一本關於中藥的書。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吃再多的肉,不可以超過主食。古代認為主食是養生很重要的東西,五穀為養。吃菜不能代替主食,五菜為充。

  “唯酒無量,不及亂”,酒可以多喝,這個酒類似於醪糟。醪糟可以多吃,有一個原則就是不及亂,不要讓自己喝醉了。曲教授建議婦女應該多喝醪糟,因為大補氣血。過去是家釀的東西,不是勾兌出來的,非常好。

  “沽酒市脯不食”,買的酒不喝,市場上買回來的肉脯也不吃。分析是孔子年代就有假冒偽劣產品了。

  “不撤姜食”,古代鼓勵吃薑,“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姜是暖胃的,“上床蘿蔔下床姜”,晚飯應吃蘿蔔順氣,利於消化吸收;早飯吃薑,姜助陽氣助生髮,使陽氣更加振奮。

  “不多食”,一般是七八分飽,吃多了增加脾胃負擔,奪心的氣,火生土,心為火,火就會生脾胃,如果胃的負擔特別重了,就會子盜母氣,要心火之氣。吃得多,會導致心臟的不舒服。過節暴飲暴食很危險。老人過節見到兒女高興,喜則氣緩,已經耗了心氣,高興時氣外散,再暴飲暴食,子盜母氣,心就會怦怦跳,心跳加速,出現危險。暴飲暴食表面損的是脾胃,實際上損的是心、肺。

  “食不語”,吃飯時說話,小孩子有可能會噎住,不安全。

  孔子認為,人要慎重的,一個是齋,齋戒,也有吃飯的意思;祭祀時要懂禮,寧可不說話,也不要胡說話。不要進廟逮著哪個佛都跟佛說,保佑自己多發財,不是那麼回事的,佛像有各自不同的職能,跟不同的佛說不同的話才對。比如說在佛學裡面,有個佛是藥師佛,你對他的企盼、企望,就應該是關於身體方面的。還有一個是戰,認為戰爭會造成人心人民生活的動盪。再有一個是疾病,疾病要很慎重,孔子是不亂服藥的。藥不見得是治百病的。化錢是買不來健康的,中醫的原則是自己的健康自己來做主。藥真正能治病的,是你自己。任何疾病和人的身和心是密切相關的。不好好吃飯、睡覺都能得病,在臨床中有很多病就老治不好,她的丈夫一輩子都沒有關心過她,但是她後來發現,只要是不能動了,在床上躺著,她丈夫就可以來關注她,她癱瘓了,她老公就得抱著她去廁所,給她餵飯,躺一生沒有體會到的溫暖在生病中體會到了,所以這個病是她心理癱瘓病,她就要折磨丈夫,在她心理的最深處,給她帶來一定的穩定。小孩子也有這樣的現象,小孩子覺得父母太不關心自己的話,後來發現他發燒父母全圍在身邊,他會感覺,只要一生病,父母就會回到自己身邊。得病不僅是生理上的反應,也可能是心理上的反應。

  有幾個重要的節氣是講究進補的。

  冬至:冬至相當於子時,是一陽生,一派主張吃當歸生薑羊肉湯;一派主張吃鴨子,鴨子氣是平的,以平陽氣。冬至前(午飯),要補陽,吃當歸生薑羊肉湯;冬至後(晚飯),吃清淡的鴨湯。冬天可以進補,因為熱全在身體裡,可以把一些不容易消化掉的東西都可以消化掉。在冬至前後四天,加上冬至一共9天,買艾條燻神闕穴,肚臍周圍。神闕穴是連線我們先天和後天的一個很根本性的東西,這樣做的話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

  臘八:喝臘八粥,幾乎五穀全在裡面,如大豆、小豆、米、小米、紅棗、桂圓這類的,冬天時令對應腎,而豆類的東西是入腎的。喝臘八粥是補精髓的。這時沒有新的糧食產生,吃的全是種子,全是種子的精華,甚至講究臘八的時候,過去有錢的人家一定要施粥,就是要把這些恩愛,這些人文關懷送給大家,這是很重要的。

  立春:吃春餅。韭菜、豆芽、雞蛋這些東西全是助春天的生髮之機的。

  聽了以後,我們吃要吃個明白,活要活個明白,生病要生個明白。

  4.食物也有偏性

  豆令人重,榆令人眠,合歡蠲忿,萱草忘憂。

  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鹹走骨,甘走肉。

  酸走筋,走肝。

  辛走氣,走肺。吃辣的有時會打噴嚏。

  苦走血,走心。吃苦瓜,心火不要太外散。

  鹹走骨,走腎。鹽入腎,元氣算是父母就藏在老大家腎內,吃鹽最容易調動元氣。現在大家愛吃味道濃、辣的東西,是在調動元氣,是脾胃虛弱的象。甚至過完性生活後,身體出現虛象的話,就是出現類似那種電影,愛情麻辣燙,就是你吃麻辣燙的東西,可以充分調元氣,顯得你有精神。

  甘走肉,甜類的東西走脾胃。小孩子愛吃糖就是因為脾虛。

  病在筋,肝病,要“無食酸”,少吃一些酸類的東西,不要讓它太收斂。酸是主收斂的。

  病在氣,肺病,要“無食辛”,少吃一些辛類的東西。

  病在骨,腎病,要“無食鹹”,少吃一些鹹類的東西,不要過分調元氣,養住骨,養住腎。

  病在血,心臟病,要“無食苦”,少吃一些苦類的東西,讓心可以生髮一下,心血可以散一下。

  病在脾,脾胃病,要“無食甘”,少吃一些甘類食品,不要吃很滋膩的,因為這類東西會增加脾胃的代謝,使脾更加疲勞,脾主運化。

  5.五味過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素問 五藏生成篇》

  “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脈指血,多吃鹹的,就會抑制血的生髮,是的慢慢血脈凝聚,面色變黑。

  “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肺主皮毛,多吃苦的東西,苦主降,肺氣不容易宣發,肺氣調不上來,皮膚不滋潤,出現乾枯萎縮。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吃辛的東西,燥幹了筋的彈性,手爪也會乾枯,肝在變動為握,肝病很大的程度上看身體的彈性如何,如果經脈的彈性差,是肝病的問題,要少吃辣。

  “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吃酸的多了,抑制了血的生髮,嘴唇都可以變厚,嘴上老起皮。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甘類的東西是緩的,是散的。腎是主收斂的,頭髮跟收斂的氣息有關,跟腎的收斂有關。頭髮是否滋潤,跟血有關,頭髮黑不黑,長得好不好與骨頭有關。多吃甜的會造成頭髮脫落,因為收斂的氣息減弱了。

  這就是五味會把我們的身體傷了,在中藥裡五味的配使,中藥講究君臣佐使,類似於五穀為養那段話。君為主藥,臣為輔藥,佐進一步輔助。

  《傷寒論》裡第一個藥方,叫群方之首,“桂枝湯”是傷寒論的'第一方。當感冒發燒,“頭項強痛而惡寒”,頭痛、脖子僵硬、怕冷、發燒,身上有一點微微出汗,就要喝這個湯藥。

  桂枝湯由五味藥組成: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

  這也是伊尹《湯液》裡的小陽旦湯,針對太陽病初起,感冒初起的方子。

  桂枝是君藥,張仲景在桂枝上方加小字注:去皮。大棗(擗)要切開。

  中藥也遵循取象比類的原則,感冒發燒初起,病在表,桂枝樹梢是陽氣生髮最旺的地方,用的是嫩桂枝,起解表作用,散剛剛受到的那點寒。

  中藥裡,皮,都是包裹的,都是主收斂。既然要取其生髮之意,所以要把它收斂的特性去掉。

  對病得很重,萎靡不振的人,用鹿茸也是取其生髮之機,鹿每年春天才長那個角,那是它生髮之機最旺的時候,

  大棗在中藥裡都要劈開用。

  白芍是根莖,中藥裡凡是根莖的東西都主裡,固住根本,裡邊足了,把邪氣往外趕。中醫認為得病就是有了邪氣,趕出去就行了。

  甘草固中焦,甘味入脾。散表、固裡之後,固攝脾胃。脾胃是後天之本,如不固住,表寒容易入裡。

  生薑主散,助陽,幫助桂枝,為佐使。

  大棗入脾胃,幫助甘草,也是佐使。主張“囫圇吞棗”,不要嚼,直接吞下去。吃棗多了,牙齒就會壞,這叫“土克水”。水是腎,土是脾,牙是腎的外現,它怕甘類的東西。最密固。它是最收斂的東西,怕散。棗肉是黃色的,黃色東西入脾,脾主肌肉,大棗劈開,用的是大棗肉的濡潤之性。

  開中藥為什麼叫開方子,方子裡有理。藥字,裡面是音樂的樂,上面是草,藥主和諧。中藥方子講究和諧,就是講究配伍。

  中醫可以治急症,關鍵是辯證準確。如果是太陽經脈的發燒,表受寒,微微有汗就用桂枝湯,沒有汗就用麻黃湯。如果是少陰的發燒,就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完全根據它的理來走。

  《傷寒論》中張仲景很有慈悲心,講了感冒初起吃了藥後,馬上要進被窩發汗,如果汗發不出來,啜熱粥一碗,助他發汗,又補脾胃,發出汗來去掉病邪,馬上停藥,再好的藥也不能多吃。如果出汗太過,啜涼粥一碗,主收斂,也不傷脾胃。同時還指出吃這個藥的時候,飲食上要注意,凡是腥的、臭的和味濃的都不要吃。因為吃這些食物會調動元氣。本來病在表層,如果它一往下走,元氣調上來,使得外邊的病也往裡走。感冒發燒忌諱多吃,忌諱吃味濃的食物,餓兩頓都沒事。

  什麼是醫

  古代“醫”字的組成:

  醫字的外框是方,懂醫第一要懂醫理,醫理要方正。

  矢是箭,指標灸。

  殳(shu),也是一種武器,有人認為是水下摸東西,代表按摩。中醫中有醫理、講針法、講按摩,按摩在中醫裡是最基本的,同時又是最高層面的東西,手到病除。

  用藥如用兵。

  體表的病,用按摩;深一層(經絡),用針刺;再深(五臟),用藥;病入膏肓,用灸法。

  “酉”字,成就的意思,酉也代表秋天,秋天萬物成就了,五味俱全了,用這些東西釀酒,酒,醪(lao)糟,叫醪裡,是古代最原始的藥。

  巫,古代醫學有一種祝由的方法,是巫術。現在的醫字簡化了,有人說就剩下開刀了。

  藏傳佛教醫學裡認為,人體生病,就像水變成了冰,是把病剌(la)掉,還是化掉,讓它重新變成水,這可以引導對醫學的重新思考。

  人體內正氣、邪氣都有,邪氣是正氣變現來的。所謂邪氣就是過度之氣。

  什麼是藥

  藥就是和諧,要包含醫者的慈悲心。這也是古代聖王重醫藥的原因之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