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的源頭歷史文化故事

《木蘭詩》的源頭歷史文化故事

  木蘭代父從軍的事蹟受到歷代人民群眾的景仰。對於木蘭其人其事傳說甚多,孰是孰非,有待辨說。

  《木蘭詩》是我國一首優秀的古代民歌。有無花木蘭其人?眾說紛紜。南宋程大昌根據白居易“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木蘭詩》)和杜牧“彎弓征戰作男女,夢裡曾經與畫眉”(《題木蘭廟》)詩句,懷疑故事純出幻想,而肯定花木蘭實有其人。宋《太平寰宇記》載:黃岡縣(今湖北黃岡縣)有木蘭山,有廟在木蘭鄉。因而有人說花木蘭是黃州人,也有的說是宋州(今河南商丘市)人。有的經過考證,認為木蘭姓魏,有的說姓朱,而多數人認為姓花。有的文章考證“木蘭”是鮮卑族姓,因而斷定木蘭是鮮卑族人。也有的認為,這些說法只能說明後人喜愛花木蘭這個英雄人物和形象,因而將“木蘭”寫入詩裡,用“木蘭”作地名,但都不足以證明真有花木蘭其人。從全詩看,木蘭系少女名字。不然,豈有面對天子表姓略名之理?又豈有自述家世中,先言“阿爺無大兒”,即講“木蘭無長兄”之理?

  有的'認為,花木蘭雖未必實有其人,但北人矯健尚武,騎馬射箭成為風氣,不僅男人如此,女人也一樣。因此,《木蘭詩》應是流傳的一個相類似的事實,經許多無名作者的潤色,民間詩人的傳唱,後又經過各族人民的流傳,成為有系統的故事詩,而花木蘭則是人民從現實生活中塑造的典型化了的人物。《木蘭詩》產生於什麼年代呢?《古文苑》題曰:“唐人木蘭詩”;《文苑英華》認為唐代韋元甫作。有人認為,《古文苑》世傳為唐人所藏,宋代孫洙得之佛寺經龕。“唐人木蘭詩”云云,可能是整理者看舊注不加分析的主觀臆斷。從現藏資料看,《木蘭詩》篇目曾收入南朝陳光大二年僧智匠所編《古今樂錄》,因此《木蘭詩》不可能產生於南北朝以後的唐代。胡適之《白話文學史》、陸侃如《詩史》、張為麟《木蘭詩時代辨疑》,則認為《木蘭詩》是北朝之作。目之為北朝的民歌,大致不錯。

  《木蘭詩》產生的地點,有人認為,詩中之燕山就是古燕州之燕山,薊北之燕山;黑山,一說是今天十三陵一帶的天壽山,一說是內蒙古呼和浩特東南的殺虎山。有人認為“文走詩飛”,詩歌本身有其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不能作那樣具體的解釋,更不能作為確定其產生地點的根據;黑山、燕山應泛指我國北方的山名。也有人認為,北魏王朝長期建都於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詩中所指的黑山、燕山都在北方,因此推知《木蘭詩》產生的地點,可能在晉北和蒙古、河套一帶。

  對於《木蘭詩》的評價。有人認為《木蘭詩》不過描寫一個代父從軍的孝女,沒有什麼時代意義;木蘭不過是故事中的悲慘主角,夠不上什麼英雄人物;木蘭只是一個兒女情長的閨秀,缺乏勞動人民素質。有的則認為,如《木蘭詩》產生於北魏,據史書記載:公元402 年至492 年90年間北魏與柔然(即蠕蠕)大的戰役就有20次。柔然“作害中國故久”,掠奪大量的人口和牲畜,北魏“急病除惡”,總是以防禦為主。為了防禦柔然的頻繁入侵,北魏曾修築長城2000餘里。《木蘭詩》故事的歷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禦柔然入侵的反掠奪戰爭。詩中的木蘭,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作者不僅歌頌了她的愛國熱忱,也透過棄官還鄉表現了她不羨慕功名利祿、熱愛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女扮男裝顯示出她的智慧,熱愛織作表現了她的勤勞,10年征戰顯示了她的英勇,不怕危難表現了她的堅強。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中指出:“詩中描寫的木蘭,確實表現中國婦女的英雄氣概的高潔道德。”“北魏有《木蘭詩》一篇,足夠壓倒南北朝的全部士族詩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