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秋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秋夏日南亭懷辛大
南亭,似應在澗南園,位於孟浩然家鄉襄陽郊外的峴山附近。辛大疑即辛諤,為作者同鄉友人,常於夏日來南亭納涼,與孟浩然約為琴酒之會。下面是文學網小編Lynn整理的唐代詩人相關內容資料。(更多唐代詩人內容請關注文學網)
【原文】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中宵 一作:終)
【譯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
披散著頭髮在夜晚乘涼,開啟窗戶躺臥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出清脆的響聲。
正想拿琴來彈奏,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
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來,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
【註釋】
①山光:傍山的日影。
②池月:池邊的月色。
③東上:從東面升起
④開軒:開窗。
⑤臥閒敞:躺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⑥恨:遺憾。
⑦感此:有感於此。
⑧中宵:整夜。
⑨勞:苦於。
⑩夢想:想念。
【擴充套件 孟浩然的詩歌美學觀】
在詩歌創作的藝術形式方面,孟浩然也有其獨特的見解。他主張詩歌要用形象思維,透過詩的語言塑造形象,透過形象顯示詩歌的意旨。讀者“棄象忘言”而得意。他在《本闍黎新亭作》詩中寫道:“棄象玄應悟,忘言理必該。靜中何所得?吟詠也徒哉!”孟浩然借用了佛學和道家哲學中的“棄象忘言”說,提倡詩歌創作的`抒情言志、表情達意不必太直露,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孟浩然還主張作詩不必受近體格律的束縛,應當“一氣揮灑,妙極自然”。《孟浩然集》有詩267首,其中五言古詩63首,七言古詩6首,五言律詩130首,七言律詩4首,五言排律37首,五言絕句19首,七言絕句8首。從中可以看出,除69首古風外,全是近體詩,而五言律詩又最多。可以說他是盛唐詩人大量寫作近體詩的第一人。但這些詩大都不能算是嚴格合律的近體詩。如《舟中晚望》、《洛下送奚三還揚州》、《洞庭湖寄閻九》、《都下送辛大之鄂》、《與諸子登峴山》等詩,皆與五言律詩的對偶不合。但詩品家對它們的評價卻相當高。嚴羽《滄浪詩話》就說:“皆文從字順,音韻鏗鏘”。近體詩的律式,在孟浩然之前的杜審言那裡已經完全成熟了。杜審言也是襄陽人,他不能不知道。那麼,他為什麼不沿著老杜的路子走呢?對此施補華《峴傭說詩》認為:“五言律有中二語不對者,有全不對者,須一氣揮灑,妙極自然。初學人當講究對仗,不能臻此化境。” 這就是說,孟浩然五言律不合律有其深層次的美學原因。他追求自然美,是對初唐過多追求形式美的矯正。他把古風與近體來了一次整合,他的近體多為古風化的近體。將近體詩的格律精神與古風的自然平和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達到了一種“興象玲瓏”的藝術境界。讀孟浩然的詩,看不到近體格律的束縛,而是有行雲流水般的自然。既接受近體格律,有不被近體格律所累,一切以自然為第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