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詩《臨安春雨初霽》原文賞析

陸游詩《臨安春雨初霽》原文賞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麼都有哪些型別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陸游詩《臨安春雨初霽》原文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作品簡介】《臨安春雨初霽》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晚年時期所作的七言律詩。詩開篇即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世態炎涼的無奈和客籍京華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噴薄,整首詩的情緒在開篇即達到高潮,後面三聯逐漸回落。無論是夜不能寐聽春雨,天明百無聊賴“作草”“分茶”,還是自我安慰說“清明可到家”,都是開篇兩句的註腳,都是本已厭倦官場卻又客籍京華的無奈之舉。整首詩在情思的氣勢上由高到低,而又渾然一體。

  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翻譯

  世態人情這些年來薄得像透明的紗,誰讓我還要騎著馬來客居京華呢?

  隻身住在小客樓上,夜裡一聽到春雨淅淅瀝瀝,明天早上,深幽的小巷中就會傳來賣杏花的聲音。

  短小的紙張斜著運筆,閒時寫寫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望著煮茶時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作為一介素衣,不要興起風塵會沾汙我衣的感嘆,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賞析

  “小樓”一聯是陸游的名句,語言清新雋永。詩人隻身住在小樓上,徹夜聽著春雨的淅瀝;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告訴人們春已深了。綿綿的春雨,由詩人的聽覺中寫出;而淡蕩的春光,則在賣花聲裡透出。寫得形象而有深致。傳說這兩句詩後來傳入宮中,深為孝宗所稱賞,可見一時傳誦之廣。歷來評此詩的人都以為這兩句細緻貼切,描繪了一幅明豔生動的春光圖,但沒有注意到它在全詩中的作用不僅在於刻畫春光,而是與前後詩意渾然一體的。其實,“小樓一夜聽春雨”,正是說綿綿春雨如愁人的思緒。在讀這一句詩時,對“一夜”兩字不可輕輕放過,它正暗示了詩人一夜未曾入睡,國事家愁,伴著這雨聲而湧上了眉間心頭。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是以枯荷聽雨暗寓懷友之相思。晁君誠“小雨愔愔人不寐,臥聽贏馬乾殘芻”,是以臥聽馬吃草的聲音來刻畫作者徹夜不能入眠的情景。陸游這裡寫得更為含蓄深蘊,他雖然用了比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還是要表達自己的鬱悶與惆悵,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為背景,才與自己落寞情懷構成了鮮明的.對照。在這明豔的春光中,詩人在做什麼呢?於是有了五六兩句。

  “矮紙”就是短紙、小紙,“草”就是草書。陸游擅長行草,從現存的陸游手跡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風韻瀟灑。這一句實是暗用了張芝的典故。據說張芝擅草書,但平時都寫楷字,人問其故,回答說,“匆匆不暇草書”,意即寫草書太花時間,所以沒功夫寫。陸游客居京華,閒極無聊,所以以草書消遣。因為是小雨初霽,所以說“晴窗”,“細乳”即是沏茶時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鑑別茶的等級,這裡就是品茶的意思。無事而作草書,晴窗下品著清茗,表面上看,是極閒適恬靜的境界,然而在這背後,正藏著詩人無限的感慨與牢騷。陸游素來有為國家作一番轟轟烈烈事業的宏願,而嚴州知府的職位本與他的素志不合,何況覲見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國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詩人卻在以作書品茶消磨時光,真是無聊而可悲!於是再也捺不住心頭的怨憤,寫下了結尾兩句。

  陸機的《為顧彥先贈婦》詩中雲:“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不僅指羈旅風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惡濁,久居為其所化的意思。陸游這裡反用其意,其實是自我解嘲。“莫起風塵嘆”,是因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詩人之願。因京中閒居無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鄉躬耕。“猶及清明可到家”實為激楚之言。偌大一個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詩人有所作為,悲憤之情見於言外。

  《臨安春雨初霽》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詩人。漢族。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12歲即能詩文,一生著述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種存世,存詩9000多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

  《臨安春雨初霽》譯文及賞析

  南宋 陸游 《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註釋:

  霽(霽)jì雨雪停止,雲霧散,天放晴朗。

  賣花聲,是臨安的本地風光。小樓深巷二句,化用陳興義《懷天經智老因訪之》詩句“杏花訊息雨聲中”。

  矮紙,即短紙。草,草體字。

  細乳,指沏茶時水面泛起的白色泡沫。分茶,品茶。分,鑑別之意。此二句,寫春雨初晴,閒居無事,以寫字、分茶作為消遣。

  素衣猶及二句,化用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句“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意謂京城裡骯髒勢力,把人品都玷汙了。

  譯文1:

  世態人情這些年來薄得像透明的紗,誰讓我還要騎著馬來客居京華呢?隻身住在小客樓上,夜裡一聽到春雨淅淅瀝瀝,明天早上,深幽的小巷中就會傳來賣杏花的聲音。短小的紙張斜著運筆,閒時寫寫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看著沏茶時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戲著分辨茶的等級。作為一介素衣,不要興起風塵會沾汙我衣的慨嘆,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譯文2:

  如今的世態人情薄如綢紗,可是誰讓我騎著馬來客居京華呢?住在小客樓上,一夜裡聽到春雨的聲音,明天一早,深幽的小巷中便會有人賣杏花了。短小的紙張,我斜著運筆無聊地寫寫草書,在小雨初睛的窗邊,看著沏茶時水面呈現的白色小泡沫,遊戲般分辨茶的等級。作為一介素衣,不要因為風塵僕僕而感嘆,一到清明,我就可以回到家中了。

  譯文3:

  近年來做官的興味淡淡的像一層薄紗,誰又讓我乘馬來到京都作客沾染繁華?住在小樓聽盡了一夜的春雨淅瀝滴答,清早會聽到小巷深處在一聲聲叫賣杏花。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著品名茶。呵,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會弄髒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賞析:

  這首詩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在京城臨安所作。“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寫世情淡薄,悔不該出來做官。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陸游在江西做地方官時,因為開倉賑濟百姓,竟以“擅權”罪被革職返鄉。閒居六年後又被起用回朝,重新做官,客居京華。這兩句詩飽含著作者深刻的思想矛盾:一方面渴望為祖國盡忠效力,而另一方面又著實厭倦仕世官場。“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寫作者在小樓上聽了一夜的春雨,清晨深巷裡賣花女的叫賣聲又再次響起。此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把江南早春雨後清晨的美好氣象和民俗風情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來,但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徹夜未眠。春雨初霽,空氣清新,本是良辰美景,而詩人卻只以“閒作草”“戲分茶”來消遣,實際上是暗示自己在政治上無所作為的無可奈何之情。末句“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說不要感嘆白衣在京城中會汙染成黑衣,清明之前還可以趕回家呢。明是寫羈旅之苦,實際上是說官場的濁惡及歸鄉避世的願望。

  這首詩不同於一般詩作先繪景後抒情的套路,開篇即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世態炎涼的無奈和客籍京華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噴薄。整首詩的情緒在開篇即達到高潮。後面三聯逐漸回落。無論是夜不能寐聽春雨,天明百無聊賴“作草”“分茶”,還是自我安慰說“清明可到家”,都是開篇兩句的註腳,都是本已厭倦官場卻又客籍京華的無奈之舉。整首詩在情思的氣勢上由高到低,而又渾然一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