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點絳唇·採藥歸來》現代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陸游《點絳唇·採藥歸來》現代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點絳唇·採藥歸來》賞析

  陸游

  點絳唇·採藥歸來

  採藥歸來,獨尋茅店沽新釀。 暮煙千嶂,處處聞漁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個閒人樣。

  陸游(1125 -1210)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游創作重心在詩,其詩蔚然壯觀,數以萬計。因詩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其為中興之冠,人呼為小太白。與其萬首詩相較,詞則顯然數量微小。有《劍南詩稿》八十七卷,而詞僅二卷,載於《渭南文集》。當然,這絲毫不減其詞的藝術成就。楊慎評陸游詞是“纖麗處似淮海,雄慨處似東坡”,毛晉說陸游詞“超爽處更似稼軒”,其詞所得重肯可見一斑。

  陸游自幼受到形象的愛國主義教育,曾親見當時士大夫每每談論起國事來,“或裂眥嚼齒,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殺身翊戴王室”(《跋傅給事帖》),壯年時又曾入蜀襄贊軍務,親臨前線,文韜武略,有將帥之才,是“亙古男兒一放翁”。觀其詩詞創作,貫穿其中的主線是收復失地,恢復中原,曾自許塞上長城,為國效死,然時移世易,有志難伸,壯志未酬,最終鬱鬱而終。

  這首詞是宋孝宗淳熙年間陸游被罷職閒居家鄉會稽山陰時所作。淳熙七年,江西水災,陸游因“奏撥義倉濟賑,檄諸郡發粟以予民”,事後卻被人彈劾,以“擅權”獲罪。

  這首詞描寫了詞人謫居生活的一個畫面,以高度濃縮的藝術手法再現了鄉村生活的恬淡閒適之境。採藥,沽酒,盪舟等幾個連續片段,組合出一幅極美的江南水鄉圖畫。上片交待行蹤,採藥歸來,聞得酒香,循香而去,準備買酒獨飲。“獨尋”二字耐人回味,從中看出詞人村居生活的寂寞孤獨,乏少知己,更無對飲之樂。放眼四望,已是暮色四合,遠山含煙,一片蒼茫;江上漁舟唱晚,絲絲縷縷,不絕於耳。這幾句勾勒出江南水鄉秀美溫婉,如詩如畫的意境:江上漁舟唱晚的悠閒,長煙落日、遠山如黛的'詩意,新酒初熟、香飄四溢的沉醉,好一幅醉人的水鄉畫。耳聽漁歌而心羨江上,似東坡醉酒赤壁後而悟道“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此情此境詞人頓生歸隱之心,自然引出下片。下片承接上片的“沽新酒”而言醉,醉後生出李白之志,“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有此心志,便放得下心中抑鬱難平之事,任一葉扁舟漂盪江湖,更不怕那連天大浪了,甚至發出就在這江湖之上寄託餘生,做個疏狂閒人算了的心聲。

  一生以抗金復國為己任的詞人,如何能做得了這風月閒人?雖然形跡放浪于山水間,可詞人的一顆報國之心真在山水間嗎?你看,雖然是罷官謫居,他也一刻沒有忘記關懷人民疾苦,閒來無事以採藥為業,以治病、救人的方式表達對老百姓的關心。詞人畢竟是個馳騁疆場,快意殺敵的英雄人物,怎麼能說放就放得下自小就立下的報國之志?所以這首詞中對優美山水,風月閒情的歌詠實在不是詞人之真意。英雄失路,有志難抒,面對人生秋意漸濃,現實愈發艱難,心中隱痛卻難以道明,只好選擇這種暫時得以逃避的方式來表達了。寄情于山水間,放浪於江湖之上,果真就能忘卻心頭的理想了嗎?陸游用一生回答了這個問題。

  思考:

  1.陸游念念不忘的理想是什麼?請從他的其它詩詞中找作印證。

  2.說出幾個含有“扁舟”的詩句來。

  參考答案:1.收復失地,恢復中原,一生以抗金復國為己任。絕筆詩《示兒》,最能證明陸游這個畢生之志。又如“鐵馬冰河入夢來”“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等詩句。2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張若虛)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孟浩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