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好事近解析

陸游好事近解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鍊和跳躍的特點。古詩的型別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陸游好事近解析古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秋曉上蓮峰,高躡倚天青壁。誰與放翁為伴?有天壇輕策。

  鏗然忽變赤龍飛,雷雨四山黑。談笑做成豐歲,笑禪龕楖楖慄。

  解析

  想象或夢遊華山的詩,陸游寫了不少,大多是借來表達收復河山的思想。這首詞,也是寫神遊華山,但主題在於抒寫為人民造福的人生態度。

  上片,作者奇想破空地持著天台藤杖(詞中的天壇,即天台山,產藤杖著名。見葉夢得《避暑錄話》,該書也寫作天壇。策即是杖。),乘著清爽的秋晨,登上蓮花峰頂,踏在倚天峭立的懸崖上。只“誰與放翁為伴”一句,不僅給華山,而且給自己寫下了一個俯視人間的形象。又從可以為伴的“天壇輕策”,很自然地過渡到下片。

  在下片裡,可以看到作者的化身──龍杖在雷雨縱橫的太空裡飛翔(杖化為龍,用《後漢書·費長房傳》事。韓愈《赤藤杖歌》有“赤龍拔鬚血淋漓”語),鏗地一聲,天壇杖化成赤龍騰起,雷聲大作,四邊山峰黑成一片。可是他一點也沒有忘懷人間,他要降及時之雨為人們造福,田禾得到好收成,讓人們過豐衣足食的日子。而這種出力為人的事業,在自己看來,是完全可以辦得到的,不經意的談笑之間,人們得到的好處已經不小了。對照一下那些禪房裡拖著禪杖(詞中的禪龕,原指供設佛像的小閣子,泛指禪房。楖慄。印度語“剌竭節”的異譯,僧徒用的杖),只顧自己不關心別人生活的僧徒──隱指一般逃避現實的`人,同持一杖,作用大有不同。作者鄙夷一笑,體現了他的“所慕在經世”(《喜譚德稱歸》詩)的積極思想。

  這首詞的藝術風格,是雄奇豪邁的,它強烈地放射了積極浪漫主義的光芒。陸游詞派的繼承者劉克莊,在《清平樂》裡,幻想騎在銀蟾背上暢遊月宮,“醉裡偶搖桂樹,人間道是涼風”,分明是陸游這首詞精神的再現。

  白話譯文

  從湓口坐船而來,到了黃昏時,就停留在散花洲準備夜宿。兩岸色彩醒目的白蘋和紅蓼,把小船都映襯得似乎染上了一層新綠。

  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反正一年四季吃的東西不用愁。等夜宿一晚,第二天又乘風順流,隨意飄蕩,不管是在江南還是江北。

  創作背景

  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范成大邀陸游入幕僚,為成都路安撫司參議官。陸與範素有詩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場禮數,以致引起同僚譏諷;又因復國抱負和個人功名長久無法得到伸展的空間,故常有較放縱輕佻的行為,被同僚指責為“不拘禮法,恃酒頹放”。於是陸游索性自號“放翁”,並在詩中自我嘲解。這首《好事近》,是陸游在公元1179年(淳熙六年)由提舉福建路常平茶鹽改任提舉江南西路時所寫。當時陸游54歲,在東歸江行途中連寫十多首《好事近》詞,這首詞是其中之一。

  文學賞析

  上闋首二句,點明瞭作者自己從湓口坐船而來,到了黃昏時,就停留在散花洲準備夜宿。同時,陸游在這段時間,是個被同僚認為“不拘禮法,恃酒頹放”的人,那麼,他對實現抱負,又的確是抱有懷疑的態度。他應該一直都有一種矛盾的心理。次兩句,就描繪了陸游欣賞到的薄暮中散花洲兩岸的美麗風景。白蘋和紅蓼,色彩就很醒目了,再加上新綠的大背景,多麼地美。蓑,這裡是指的船上覆蓋的草頂。也有可能是人身上穿的蓑衣。但全首詞都沒有寫有雨,沒有雨,就一般不會穿蓑衣。“映一蓑新綠”的意思,應該是綠色的大背景,綠樹、綠草、綠水映襯著這一艘小船,把小船都映襯得似乎染上了一層新綠。色彩明快、對比強烈的美,在這二句中表現得非常好,可以想象出畫面,像一幅山水畫。讀到這裡,可以想象陸游的心情應該是閒適遣玩般的興致。

  到了下闋,作者的心情轉變了,變得低迴沉鬱起來。首先談到了“酒”,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這不過是借酒消愁而已。“菱芡四時足”,是對上一句的補充。陸游幻想就這樣坐著船,到處漂泊,喝喝酒,反正有吃的,就這麼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用想不用做,放縱生涯算了,不管什麼理想、抱負了就好。等夜宿一晚,到明天又順著風前行,那前面江南江北是什麼樣子的,就隨它去吧,懶得想了。這裡“江南江北”仍是有含義的。江南是南宋管轄,江北大部分地區被金國所佔。一直到老,他都是積極的。他並沒有像蘇軾、歐陽修那樣的曠達自適的心情。下闋寫得沉鬱,在表面詞意下,還隱藏著更多的難言的心情。從“任”字就可以看出這點,如果很自適,他不會使用這個“任”字。平時口頭語有“任他去”,“不管他”的意思。這裡帶有一點無可奈何又賭氣的意味。而且,他仍是為官的,而且一直都在做官,到他70多歲了,皇帝詔他仍是出來做了官的。他不是范蠡,他並不是那種無所求的人。

  名家點評

  當代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迦陵說詞講稿》:“該詞具含了花間詞之深微幽隱富含言外意蘊的特色”。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少年時即受家庭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楊慎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