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陸游

採桑子陸游

  桑子是一種多年生的灌木,原產於北歐、美國的北方及加拿大。古代陸游詩人寫的《採桑子》,大家瞭解?寫了哪些內容呢?

  

  採桑子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原文:

  三山山下閒居士,巾履蕭然。

  小醉閒眠。風引飛花落釣船。

  採桑子·寶釵樓上妝梳晚

  【作者】陸游 【朝代】宋

  寶釵樓上妝梳晚,懶上鞦韆。

  閒撥沈煙。金縷衣寬睡髻偏。

  鱗鴻不寄遼東信,又是經年。

  彈淚花前。愁入春見十四弦。

  註釋:

  ①鱗鴻:這裡泛指傳遞書信。

  ②遼東:古代郡名。這裡泛指邊遠地區。

  賞析一

  此詞以華麗的詞藻描繪了一個女子的情態和思緒,屬於傳統的“閨情”一類,同時該詞也顯示了作者嫻熟的`填詞技巧。

  上片寫女子的懶散無聊,房中的陳設、身上的衣著都足精美考究的,但她的精神生活卻是空虛的,只有孤獨和寂寞與她相伴。

  下片寫女子的離別相思之苦,透露了她之所以百無聊賴的原因。經年得不到遠方情人的音信,只能花前彈淚。“愁入春風十四弦”,思緒纏綿,情韻無限。寫出了相思相愛之深。

  賞析二

  這首春愁詞,著意寫人。上片描寫人物情態。梳妝慵晚,懶上鞦韆,花冠不整衣寬髻偏。下片抒寫相思與離情。原來情緒不佳是因為遊人未歸,而且又經年沒有書信。因而花前彈淚,相思不已。“愁入春風十四弦”,思緒纏綿,情韻無限。寫出了相思相愛之深。全詞抒情細膩,含蓄悽婉。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放翁詞多放筆為直幹。此詞獨頓挫含蓄,從彼美一面著想,不涉歡愁跡象,而含悽無限,結句尤餘韻悠然,集中所稀有也。

  作者: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後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曾任鎮江、隆興通判,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他是南宋的大詩人,詞也很有成就。有《劍南詩稿》、《放翁詞》傳世。

  陸游祠

  陸游祠毗鄰罨畫池(成都崇州市),為紀念曾任蜀州通判的愛國詩人陸游而建。佔地面積約4畝,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除陸游家鄉浙江紹興外,全國僅有的紀念陸游的專祠。

  陸游曾兩次出任蜀州通判。在蜀州期間曾多次遊覽州中山川名勝,寫下100多首寄懷蜀州的詩詞,抒發他一腔憂國憂民的赤子情懷。

  整個陸游祠為仿清建築,含大門、長廊、過廳、序館、兩廡、正殿等,主體陳設突出“梅”的主題。過廳以“梅馨千代”命名。序館為“香如故堂”,陳列陸游生平簡介,陸游遺像玉石碑、陸游手跡碑。堂后辟梅園,廣植陸游喜愛的梅花。正殿為“放翁堂”,塑陸游坐像。兩廡陳列陸游詩文各種版本及詩意畫。正殿之南新增了文物陳列廳,專供陳列崇州的歷史文物。

  在城外的崇州境西北之隅的鳳棲山(崇州市街子鎮),有個與陸游祠遙相呼應的梅花寨,被稱為放翁遺香聖地。陸游任蜀州通判登臨古寺時曾從這崖上山。山道斷橋邊的梅花在黃昏風雨中寂寞開放而芳香不改的美景,為他後來寫《卜算子·詠梅》獲取了創作靈感。有專家考證,“驛外斷橋邊”意境的原型,就在今梅花寨旁,寨區梅花近千畝,花開時節,呈現“十里梅花香雪海,千樹萬枝浮暗香”之美景。

  雲門草堂

  在雲門廣福庵。1070年(北宋熙寧三年)賜“壽聖院”額,為雲門寺三在副寺之一。明嘉靖年間,清康熙年間,曾二度重建。現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僅剩斷牆殘壁和幾間舊屋。陸游之父陸宰曾隱居雲門,陸游青少年時讀書處就在“雲門草堂”,他32歲時赴任福建做主簿時曾作《留題雲門草堂》詩作別。“雲門草堂”遺址一旦開發,恢復舊觀,其意義不在成都“杜甫草堂”之下。雲門寺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整座建築物莊嚴雅靜,風格獨特,寺廟香火鼎盛,除放生池外,殿廳堂樓等共180餘處連成一體。寺內保留著一批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較為著名的有距今1000多年的《大漢韶州雲門光泰禪寺院故匡真大師實性碑銘並序》。雲門寺前有觀音山,後有桂花潭,每到金秋時節,這裡桂花遍地,一派燦爛景象。

  故居遺址

  陸游故居遺址,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區鏡湖新區東浦鎮塘灣村。在行宮、韓家、石堰山環抱之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