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獎時的經典語錄

莫言獲獎時的經典語錄

  幽默

  ①

  “我最大的目的就是領獎,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來參加這個招待會。”

  ——12月6日,莫言出席瑞典學院新聞釋出會。在回答關於“來斯德哥爾摩除了領獎最大的目的是什麼”時,他如是答。

  ②

  “我知道我得獎後,馬悅然先生背了很多的罪名。我和馬先生只有三面之緣,我們只是三支菸的感情,他多抽了我一根。馬悅然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知識令我佩服。”

  ——12月6日在瑞典學院新聞釋出會上,莫言回應與馬悅然私交甚好的傳聞。

  ③

  “我要學習這位先生(瑞典演員約翰-拉巴烏斯)站起來讀。但是我不管是站著讀、還是坐著讀,都沒有他讀得好。”

  ——12月9日,莫言在斯德哥爾摩大學朗讀自己的作品《狼》時,老實地評價了自己的水平。

  ④

  “莫言老師你幸福嗎?”“你是中央電視臺的嗎?我起碼今天很幸福,因為有這麼多的讀者來聽我講話。我看到這麼多年輕的臉上神秘的笑容。因此我幸福。”

  ——這段對話發生在斯德哥爾摩大學。莫言在朗誦結束之後接受師生提問,一位男生丟擲了這個時下很流行的話題。很顯然,莫言也知道這個流行語,迅速給予反問。

  ⑤

  “中國現在文化多元化,每個人可以很方便地把時間消磨掉。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要求所有的人都來看我們的文學,那樣電影導演、音樂家不都沒飯吃了,就餓壞了。”

  ——12月9日,斯德哥爾摩大學。羅多弼對中國嚴肅文學前景表示擔憂,但莫言認為“不必過於擔心”。

  生活

  ①

  “我父親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莫言是農民的兒子。得獎之前是農民的兒子,得獎之後仍然是農民的兒子。”

  ——12月6日,莫言在瑞典學院出席新聞釋出會時表述自己的生活態度。可以看出,他沒有失去農民的那份淳樸。

  ②

  “心如巨石,風吹不動”

  ——12月6日在瑞典學院新聞釋出會上,問莫言得獎後的“煩惱”、“喜悅”,莫言吟詩作答。

  ③

  “我過去騎著腳踏車在北京街頭沒有人來理睬我。前幾天我騎著腳踏車在北京街頭走,好幾個年輕姑娘追著我照像。我一下知道,哦!我成了名人了。”

  ——12月6日,諾貝爾獎新聞釋出會。莫言談獲獎後自己生活的“小小改變”。

  ④

  “儘管我有父母親的諄諄教導,但我並沒有改掉我喜歡說話的天性,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對自己的諷刺。”

  ——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學院發表諾貝爾演講時解讀自己的名字。

  文學

  ①

  “如果要問我現在最希望的是什麼呢?我最希望回到我的書桌前坐下寫小說。有人說一個作家獲得諾獎後他再也寫不出好作品了。但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家打破了這個魔咒。我要努力加入這個優秀作家的行列,打破這個魔咒。”

  ——12月6日,在瑞典學院新聞釋出會上,莫言談自己眼下最大的願望。

  ②

  “我那時並沒有意識到我二十多年的農村生活經驗是文學的`富礦,那時我以為文學就是寫好人好事,就是寫英雄模範。”

  ——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學院發表諾貝爾演講時談自己的創作靈感。

  ③

  “一個作家之所以會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響,其根本是因為影響者和被影響者靈魂深處的相似之處。”

  ——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學院發表諾貝爾演講時,談美國的威廉-福克納和哥倫比亞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對自己的影響。

  ④

  “小說家是社會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但小說家在寫作時,必須站在人的立場上,把所有的人都當作人來寫。”

  ——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學院發表諾貝爾演講談小說創作與社會現實之間的關係。

  ⑤

  “文學和科學相比較,的確是沒有什麼用處。但是我想,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他沒有用處。”

  ——12月11日,莫言在諾貝爾晚宴上的致辭。

  犀利

  ①

  “我的獲獎是文學的勝利,而不是政治的勝利,因為這是諾貝爾文學獎,而不是政治獎。獲獎是我個人的事情,諾貝爾文學獎從來就是頒給一個作家的,而不是頒給一個國家的。”

  ——12月6日,莫言出席諾貝爾獎新聞釋出會時談自己獲獎的意義。

  ②

  “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謙卑退讓,但在文學創作中,必須頤指氣使,獨斷專行。”

  ——12月8日日,莫言在在瑞典學院發表諾貝爾演講時談文學創作。

  ③

  “歷史為什麼重要?”“因為我們活在歷史之中,所謂的現實馬上會變成歷史。因此所有的現實都是歷史的延續”。

  ——12月9日,莫言在斯德哥爾摩大學與師生交流時談歷史的重要性。

  ④

  “越是優秀的作品,越是容易被曲解。只有主題明確簡單的小說才不會被曲解。中國有部《紅樓夢》,中國人一直在解釋,越解釋越糊塗。”

  ——12月9日,斯德哥爾摩大學。主持人問莫言如何看待讀者不理解他的作品內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