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魯迅的性格閱讀理解精選

關於魯迅的性格閱讀理解精選

  ①周作人先生在北平和記者談到魯迅先生的性格,說:“他這肺病,本來在十年前,就已隱伏著了;醫生勸他少生氣,多靜養;可是他的個性偏偏很強,往往因為一點小事,就和人家衝突起來,動不動就生氣,靜養更沒有這回事,所以病狀就一天一天的加重起來。說到他的思想,起初可以說是受了尼采的影響很深,就是樹立個人主義,希望超人的實現,可是最近又轉變到虛無主義上去了。因此,他對一切事,彷彿都很悲觀。……他的個性不但很強,而且多疑,旁人說一句話,他總要想一想,這話對於他是不是有不利的地方。他在上海住的地方很秘密,除了舍弟建人和內山書店的人知道以外,其餘的人,都很難找到。”記者的筆錄,也許有點走樣,大致該和周先生所說相符合,以啟明先生的博學多識,益以骨肉之親,這些話該是十分中肯的。

  ②但由站得比較遠一點的我看來,啟明先生的話不無可以商量之處。

  ③ “為了一點小事,就和人家衝突起來,動不動就生氣。”這樣的人,古之人曾有過伯夷,孟子稱之為“聖之清者也”。說個性很強只是“聖之清者”的特徵,卻不十分妥當。因為柳下惠式的“聖之和”,伊尹式的“聖之任”,孔丘式的“聖之時”,都非有很強的個性不可。個性不強,就變成鄉愿式的“德之賊”,當然非啟明先生所許與的。魯迅先生生前,曾寫信給我,說:

  “現在的許多論客,多說我會發脾氣;其實我覺得自己倒是從來沒有因為一點小事情,就成友成仇的人,我還不少幾十年的老朋友,要點就在彼此略小節而取其大。”這話 ,正如啟明先生所說的相反;換句話說,魯迅先生並不是伯夷式的人物,他若是伯夷式的人物,他也不會以上海的環境於他很適宜了。

  ④啟明先生有點近於柳下惠式的“聖之和”,魯迅先生則有點近於伊尹式的“聖之任”。孟子說伊尹將以道覺斯民,自任以天下之重,但一面又說:

  “伊尹耕於有莘之野,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魯迅的性格》閱讀答案《魯迅的性格》閱讀答案。擊馬千駟,弗視也。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⑤這才是魯迅先生人格的寫照。魯迅先生和胡適先生的分野正在於此,胡適先生愛以他的學問地位“待價而沽”,魯迅先生則愛受窮困的磨折,並不曾改變過他的節操,至死還是“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見《遺囑》)。

  ⑥說到魯迅先生的對一切事都很悲觀,也只說了一半。他的幼年時代的經歷,以及壯年以後對於政治改革社會改革的幻滅,無疑的使他變成虛無主義者;這幻滅的影片,如《好的故事》所寫的,的確夠悲觀了。但魯迅先生在《自選集》的序文,已經提到他自己意識的轉變,說:“我又懷疑於自己的失望,因為我又知道,我所見過的人們、事件,是極其有限的。”他自悟:“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所以對於熱情者們時常有同感,不斷為熱情者吶喊幾聲以助威。魯迅先生在近十年間,努力剋制個人主義的成份,要和為社會捨身的戰士們的步驟相一致,或者應該這樣說罷,他是漸漸遠離了虛無主義,投入社會主義中去,對於革命事業的完成,並不和先前那樣悲觀了。

  ⑦啟明先生也說魯迅“多疑”,這倒是很有趣的。“多疑”和“非常透徹的觀察事物”正是相反,既說他“多疑”,又說他“觀察得非常透徹”,這兩句話,不知怎樣合得邏輯。以醫病為例,斷症既明,則開方自易,不必猶疑了。魯迅先生有一回,說:“……有些更重目前之益,為了一點小利,而反噬橫陷,真有大出於意料之外者。歷來所身受之事,真是一言難盡。但我是總如野獸一樣,受了傷,就回頭鑽入草莽,舐掉血跡,至多也不過呻吟幾聲的。只是現在卻因為年紀漸大,精力就衰,世故也愈深,所以漸在迴避了。”

  ⑧照這話看來,住址的`秘密,想一想旁人所說的話是什麼用意,只能說是“野獸”的生存本能的反應,難道定如羔羊的等著受宰割才算是“鎮定不惑”嗎?

  ⑨魯迅先生的文章中對於“多疑”二字的正面駁斥,已經一見不一見,他決不料死後還要蒙“多疑”二字的冤枉的。

  ⑩我和魯迅先生間的交誼,自然不及啟明先生之“親”而且“切”。本不必“謬託知己”。但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是一個“認真”的人,不肯輕輕放鬆一件事一句話,要徹底想一想的人,和啟明先生所見的會有這麼多的差距,倒是值得仔細吟味的。

  (選自《魯迅先生紀念文集(上冊)》)

  12. 下列對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 周作人認為,魯迅個性很強,很容易生氣,而且多疑,他的思想起初深受 尼采的

  影響,後來又轉變到虛無主義上去了。

  B. 在作者看來,魯迅變成悲觀的虛無主義者,是源於其幼年時代的經歷,以及壯年

  以後對於政治改革、社會改革的幻滅。

  C. 從第⑦段“但我總如野獸一樣……也不過呻吟幾聲的”這些語句可以看出魯迅隱

  忍苟安、委曲求全、逆來順受的性格《魯迅的性格》閱讀答案閱讀答案。

  D. 作者認為自己與周作人對魯迅的看法“會有這麼多的差距”,是因為他與魯迅的情

  誼,遠不及周作人與魯迅的骨肉之親。

  E. 本文多次引用魯迅先生給作者的書信及其文章中的話,來剖析自己對魯迅人格、個

  性的認識和理解,增強了內容的真實性

  13. 文章開頭引述周作人在北平和記者的談話,有什麼作用?請簡要說明。(4分)

  答:

  14. 在曹聚仁看來,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請根據文字加以探析。(6分)

  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