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輩家庭教育與魯迅及其文學創作的關係論文
母輩家庭教育與魯迅及其文學創作的關係論文
摘要:從心理學角度出發,一個人性格的形成,主要是由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即先天遺傳和後天教育。後天教育不僅包括學校教育,也包括生活環境尤其是家庭的影響。個人在童年階段所接受的來自母親的家庭教育,更會對性格的形成產生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魯迅 家庭教育 母親形象
童年是每個人生命的初始階段,更是個人性格形成的起點。一個人於童年時期接受的家庭教育會對他的一生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作家在童年時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則會對其日後的創作產生多方面的影響。作家在日常生活中的感知方式,想象能力,情感態度,藝術追求和審美傾向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均源於作家的先在意向結構。所謂先在意向結構,就是作家在創作之前的意向性準備,即寫作的心理定勢。據心理學家的研究,決定作家的先在意向結構的是其在童年時期的遭遇,包括個人無法選擇的出生環境,所受的家庭教育,及之後個人所遭遇的必然和偶然的快樂,不幸,痛苦,幸福等等,這些對幼小生命的折射,以整合的方式,在作家的心靈裡,形成了最初的卻又是最深刻的先在意向結構的核心。在家庭教育中,母親的日常言行對個人性格的形成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本人以魯迅母親的相關經歷出發,探究其對於魯迅性格形成及日後作品的影響。
一、堅韌剛強的母親和年幼早熟的魯迅
魯迅曾說過“我母親如果年輕二三十年,也許要成為女英雄呢。”①正如他所說,魯迅的母親魯瑞是位非常不平凡的女士,她培養了中國三位文化名人。周建人說“她性格開朗、寬厚,無論我們怎麼頑皮淘氣,也沒看到她真正動過怒,總是那麼和顏悅色,無論後來家裡遇到什麼災難,她從不愁眉苦臉,總是那麼堅忍剛強。”②堅忍剛強,正是魯迅母親性格的聚焦點。
魯迅母親出身於名門,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未能進學堂讀書。可私塾先生給她的兄弟上課時,她就站在旁邊聽講,以這樣的方式堅持了近一年。隨後囿於舊習,家裡長輩不讓她聽了,她就自己自學,找書看,有不認識的字就問別人,以這樣的方式自修到能夠識字的水平,從此常常閱讀書報以自娛。魯迅母親年輕時命運多舛,災難不斷。長女早夭,公爹入獄,後又喪夫喪子。她扛下了這一切,苦苦維繫著風雨之中搖搖欲墜的家庭。甚至當長子魯迅決定離開自己,到異鄉求學時,她都能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含淚叮囑兒子:“俗話說‘窮出山’,你要爭氣”。魯迅母親性格中的堅韌剛強不僅僅體現為能承受生命中的不幸,還體現為敢於對封建禮教中的不合理的規定進行抗爭。
魯迅留學日本之後,來信要母親剪髮放足,她便聽兒子的話,不再裹腳。這種行為在封建衛道夫看來是傷風敗俗的事,同族叔公周椒生罵她是“南池大掃帚”,即敗家蕩產的掃帚星,椒生的兒子周伯文甚至惡毒地說,某人放了大腳,要去嫁給外國鬼子了。她聽後冷然回答“可不是麼,那倒真是很難說的呀。”①表現了不向黑暗勢力低頭的剛毅品格。
二﹑魯迅文學作品中矛盾的母親形象
創作心理學家認為,作家的創作心理的形成是源於創作主體的生活經歷,情感積累,日常心理包括無意識等等的基礎上產生的。作家的創作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方面。
魯迅作為長子,因而比其他兄弟更能瞭解早年守寡的母親在撫養幼子的過程中心中暗藏的無奈與悲哀。因而在其文學作品中,才能塑造出諸如祥林嫂子,華大媽,單四嫂子和夏四奶奶等等亦感人亦讓人心生憐憫的母親形象,魯迅還在多篇作品中寫到寡母失子的悲痛。魯迅尖銳地揭示了中國傳統中以男性為中心的荒謬本質。五四新風並沒有讓江浙一片偏遠的鄉鎮中流傳已久的陳舊鄉俗帶來絲毫改變,兒子成為不但是親情的寄託,還是家庭利益的保證,守寡的女性如果沒有了兒子作為依靠,就代表著家族血脈的斷裂,更代表著原本擁有的家族財產旁落。
《祝福》中阿毛死去不久之後,祥林嫂就被“光明正大”的趕出了家門。《明天》中的單四嫂子在兒子夭折後無法看到生存的意思。反思魯迅所塑造的'這些寡母形象,毫無例外的都有著封建傳統禮教中以男性為中心的情感傾向。寡母是男權制度的維護者,擁有著毫不利己的奉獻精神,她們在養育孤子時的堅強品格得到了作家的首肯。同時,這些寡母們心甘情願的接受守寡的現實,恪守婦道,在丈夫生前百依百順,在丈夫死後立刻斷絕一切慾念。《祝福》中,祥林嫂在祥林死後逃到魯鎮時不過二十五六歲,文中介紹祥林比祥林嫂還小十歲,由此可見夫妻二人的年齡懸殊之大。就算如此,她甘心情願的為他守節。
魯迅筆下的母親形象,都是遵循著傳統封建倫理的母親,她們粗笨、平庸、缺乏靈活性,但是任勞任怨、無私奉獻、毫無私心,全身心的照顧著丈夫、孩子和家庭。一旦不幸成了寡婦,便克己復禮的守寡過完餘生,將全部的希望投到孩子(主要是兒子)身上。這些母親忘我的犧牲精神讓孩子們尊敬,孩子們在感受母親的溫情時又常常被愛所累。最初的《墳》,到《吶喊》《彷徨》《野草》,母愛最終阻礙了子女的前行,這一思想始終貫穿著魯迅整個創作過程。《我之節烈觀》、《燈下漫筆》《寡婦主義》等文章,從不同的層面,用不同的視角,深入地剖析了封建中國的家族制度下女性的生存困境。能夠無私奉獻的母愛卻又愚昧又麻木,魯迅小說中母親形象的整體共性是對封建禮教的認同。單四嫂子用沒日沒夜紡紗辛辛苦苦掙來的全部積蓄為獨子寶兒治病,卻先將希望放在求神籤、許心願上,因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華大媽把能治癒小栓癆病的希望放在人血饅頭上;革命者夏瑜的母親對兒子的犧牲不但不理解,甚至連上墳都感到羞愧。
眾所周知,個人性格的形成是源於童年經驗、家庭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童年作為個人人生的開端和生命的起點,在人生中有可能只是非常短暫的一段時間,但始終給人留下影響終身的印象。弗洛伊德學說提到過童年的決定性影響,作家的性格特徵和創作風格可以追溯到童年與少年時代的生活印痕。魯迅作品中所塑造的系列母親形象,讓我們認識到研究家庭教育對作家文學創作的重要性。
註釋:
①周作人.魯老太太[A].魯迅的故家[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②魯迅.自敘略轉[A].魯迅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小說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魯迅.魯迅散文[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
樓適夷,朱正.魯迅讀本[M].北京:開明出版社,1991.
林志浩.魯迅傳[Ml.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