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迅文學院的那些日子的經典散文

在魯迅文學院的那些日子的經典散文

  一夜輾轉不安,接下來是白描副院長的課,他給我們做了《優秀作家素質解析》。在這堂課上,白院長第一次將“作家”這個稱呼加在我們這些網路作者身上,至少於我,難以抑制地產生一種神聖感和使命感。

  白描老師以作家賈平娃和路遙為例項,講解優秀作家應該具備的六大條件:一是深度的感情體驗;二是勤奮的創作訓練;三是誠實的勞動態度;四是豐厚的美學修養;五是文學的終極較量;六是強烈的超越意識。白院長說,作家最大的`才智應該是能夠在日常細碎的生活中演繹讓人心靈震顫的巨大內容;而文學不同於科學,文學必須拿出純屬你個人的東西,要有無榜樣的意識。這句話很深奧,雖然一時還無法透徹地理解,但記住了白院長鄭重講出的魯院校訓,那就是:“師承,創造,擔當,超越!”

  今天下午的課很別開生面,因為是與兩位美女老師進行文學對話。其中一位是來自英派瑞克科技的執行總裁崔曼莉,她的職場大作《浮沉》一度居於暢銷書排行榜首位;另一位是來自北京大學中文系的邵燕君副教授,同時她還是評論家。與兩位老師的文學對話,讓我較深地瞭解到一些關於傳統文學現狀及出版方面的知識,雖然話題一度走偏,辯論的場面也有些激烈,但最終仍然迴歸正題,圓滿結束。靜下來作個總結,對於我個人來說還是贊同崔曼莉老師那句話——“寫自己想寫的東西”。這是一種信仰,也是我今後的發展方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