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陋室銘》字詞知識梳理歸納

劉禹錫《陋室銘》字詞知識梳理歸納

  陋室銘(劉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字詞註解

  題目:選自《全唐文》卷608。陋室:簡陋的屋子。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韻。後來發展成一種文體。

  1.在(zài):在於,動詞。

  2. 名(míng):出名,著名,這裡指因...而著名,名詞用作動詞。

  3.靈(líng):名詞用作動詞,有靈氣。

  4.斯是陋室(lòu shì):這是一間簡陋的屋子。斯:這。是:表示判斷。陋室:簡陋的屋子,這裡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5.惟吾德:好在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覺得簡陋了)。惟:只。吾:我,這裡是指住屋的人自己。德:德行香。《尚書 君陳》:“黍稷非,明德惟。”:香氣,這裡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蘚的痕跡到臺階,蒼翠碧綠;青草的顏色映入竹簾,一片青蔥。

  7. 鴻儒(hóng rú):這裡指博學的人。鴻:大。

  8. 白丁:百姓,這裡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9.調(tiáo)素琴:彈奏不加裝飾的琴。調:調弄,這裡指彈奏(琴)。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10.金經:這裡指佛經。

  11.絲竹:指琴瑟、簫管等樂器,這裡指奏樂的聲音。“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

  12.之:助詞,不譯。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13.亂耳:擾亂雙耳。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亂,擾亂。

  14.案牘(dú):(官府的)公文,文書。

  15.勞形:使身體勞累(使動用法)。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形:形體、身體。

  16.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西。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臥龍崗中隱居躬耕。

  17.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這兩句是說,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出仕前曾隱居南陽郡隆中山中。揚雄,字子云,西漢時文學家,蜀郡成都人。廬:簡陋的小屋子。

  18.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屬於賓語前置。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不譯。全句譯為:有什麼簡陋的呢?

  19.孔子云:孔子說,雲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說。選自《論語·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體現他謙虛的品格。

  文言知識

  一詞多義

  ⒈之:

  ①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案牘之勞形

  ②結構助詞,相當於“的”: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

  ③代詞,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

  ④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不譯。何陋之有

  ⒉往來:

  ①表示交往的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②表示來來往往的人:其中往來種作(《桃花源記》)

  詞類活用

  ⒈名:名詞活用動詞,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⒉靈:名詞活用為動詞,顯出有靈氣。例句: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⒊:名詞活用為動詞,有了芳。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

  ⒋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受到擾亂。例句:無絲竹之亂耳

  ⒌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感到勞累。例句:無案牘之勞形

  ⒍上:方位名詞作動詞,上。例句:苔痕上階綠

  ⒎綠:形容詞作動詞,變綠。例句:苔痕上階綠

  古今異義

  ⒈無案牘之勞形(形:身體;今常用義為:樣子)

  ⒉惟吾德(:品德高尚;今義為:芳香.)

  ⒊談笑有鴻儒(鴻:大,淵博;今義為:鴻雁,書信.)

  ⒋無絲竹之亂耳(絲竹:琴瑟簫笛等管絃樂器,這裡指奏樂樂器的聲音;今義為:絲綢和竹子)

  5.可以調素琴 (調:彈奏;今義為:調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