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好句好段賞析

魯迅好句好段賞析

  透過鑑賞魯迅先生文章的好句好段,品味出其中的道理人生。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是魯迅好句好段賞析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魯迅好句好段賞析1

  1、但是,和無常開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為他爽直,愛發議論,有人情,——要尋真實的朋友,倒還是他妥當.

  賞析:這句話透露出魯迅先生對活無常的敬佩之情,從對他的尊稱“活無常先生”可以看出.既然連一個鬼都可以如此賦有人情味,那我們作為一個人又何嘗不可呢?所以魯迅先生也是要借無常的“重人情”來啟示我們.作為一個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活無常先生一樣賦有濃烈的同情心.整篇文章都洋溢著作者對活無常的敬佩及讚美之情,先寫小時候對他的害怕,和現在對他的敬佩作對比,也拿閻羅王的昏庸和死無常的可怕與之作對比,突出活無常的善心.作者也是想告訴我們,連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應該怎樣呢?

  2、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狹窄險阻的小路,左面是一個廣漠無際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廣漠無際的浮砂,前面是遙遙茫茫蔭在薄霧的裡面的目的地.

  賞析:這是魯迅先生寫的鄉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歡這句話,他對當時鄉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魯迅認為鄉下人不會寫出這種“熱昏似的妙語”,也寫出了當時鄉下人的.素質低下,為後文寫活無常作鋪墊.

  3、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簡析:初一時就背過的文章,當時覺得索然無味, 現在讀一讀倒覺得樂在其中.首先兩個“不必說”勾起讀者興趣,“單是”更引人入勝.兩個“不必”本已情趣盎然,可見那“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更是其樂無窮啊!還有後面的“油蛉”“蟋蟀”等等同樣也富有豐富的童年樂趣.

  魯迅好句好段賞析2

  1衍太太卻決不如此.假如她看見我們吃冰,一定和藹地笑著說,“好,再吃一塊.我記著,看誰吃的多.”

  賞析:平淡的幾句話,卻塑造出了一個背後經常慫恿孩子們幹不好的事,事後又充當“老好人”的一個角色.語言、神態的描寫,讓這位太太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2衍太太卻決不埋怨,立刻給你用燒酒調了水粉,搽在疙瘩上,說這不但止痛,將來還沒有瘢痕.

  賞析:對比的手法,和其他大人對比,衍太太的好人形象立馬凸顯了.這一句運用一系列的動作描寫,表現衍太太對我們的關心和我們孩子對她的喜愛.

  3大約此後不到一月,就聽到一種流言,說我已經偷了家裡的東西去變賣了,這實在使我覺得有如掉在冷水裡.

  賞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容自己當時被人冤枉時的心境,生動形象,簡潔有力.

  4流言的來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現在,只要有地方發表,我總要罵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來,但那時太年輕,一遇流言,便連自己也彷彿覺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見人們的眼睛,怕受到母親的愛撫.

  賞析:讀著這句話總有些感同身受.小時候確實是如此,遇事膽怯,有什麼問題先往自己身上想,只是漸漸長大,對抗流言就不會那麼不明瞭了.

  5不但上講堂時挾著一堆厚而且大的洋書,氣昂昂地走著,決非只有一本“潑賴媽”和四本《左傳》的三班生所敢正視;便是空著手,也一定將肘彎撐開,象一隻螃蟹,低一班的在後面總不能走出他之前.

  賞析:魯迅先生的筆觸甚是犀利,短短几句話將頭二班學生的趾高氣揚描畫得淋漓盡致.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的神態、動作描寫,字裡行間也透露出作者深深的蔑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