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詩集:《祭書神文》
魯迅詩集:《祭書神文》
《祭書神文》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01年創作的一首騷體詩。作者為了表示對富豪權貴的痛恨,抒發求知向上的情懷,便借用騷體的形式,引用“賈島祭詩”的典故,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形象而生動地勾勒出錢神的醜態,刻畫了書神的形象,表明了作者對錢神錢奴和俗丁傖父們的蔑視與反抗;
祭書神文
(1901年)
上章困敦之歲①,賈子祭詩之夕②,會稽戛劍生③等謹以寒泉冷華,祀書神長恩④,而綴之以俚詞曰:今之夕兮除夕,香焰[糹因]□(“溫”換絞絲旁)兮燭焰赤。錢神醉兮錢奴忙⑤,君獨何為兮守殘籍?華筵開兮臘酒香,更點點兮夜長。人喧呼兮入醉鄉,誰薦君兮一觴。絕交阿堵兮尚剩殘書⑥,把酒大呼兮君臨我居。湘旗兮芸輿,挈脈望兮駕蠹魚⑦。寒泉兮菊菹,狂誦《離騷》兮為君娛。君之來兮毋徐徐,君友漆妃兮管城侯⑧。向筆海而嘯傲兮,倚文冢以淹留。不妨導脈望而登仙兮,引蠹魚之來遊。俗丁傖父兮為君仇,勿使履閾兮增君羞。若弗聽兮止以吳鉤,示之《丘》《索》兮棘其喉⑨。令管城脫穎以出兮,使彼□(綴換忄旁)□(綴換忄旁)以心憂。寧招書癖兮來詩囚⑩,君為我守兮樂未休。他年芹茂而樨香兮⑴,購異籍以相酬。
【註解】
①《爾雅·釋天》:“在庚曰上章”“在子曰困頓”,上章困頓,即庚子。
②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5:“(賈島)每至除夕,必取一歲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終年苦心也。’”
③戛劍生:魯迅早年別號。
④長恩:明無名氏《致虛閣雜俎》:“司書鬼曰長恩,除夕呼其名而祭之,鼠不敢
齧,蠹蟲不生。”
⑤錢神:《晉書·魯褒傳》:“褒傷時之貪鄙,乃隱姓名而著錢神論以刺之。”
⑥阿堵:《晉書·王衍傳》:“衍口未嘗言錢,婦令婢以錢繞床下,衍晨起,不得出,呼婢曰:‘舉卻阿堵物。’”
⑦脈望:唐段成式《酋陽雜俎》:“蠹蟲三食神仙字,則化為此(脈望)。”
⑧漆妃:墨的別稱。管城侯:韓愈《毛穎傳》說秦始皇封筆為管城子。
⑨丘索:《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⑩詩囚:元好問《論詩絕句》論唐詩人孟郊(東野)詩:“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
厚地一詩囚。”
⑴芹茂樨香:芹茂:蘇轍《燕貢士詩》:“泮水生芹藻。”古代諸侯的學宮稱泮宮,泮宮有水稱泮水,因稱考中秀才,即入學宮為入泮。樨香:木樨即桂花,古稱登科為折桂,指考中舉人。
白話譯文
舊曆庚子年,賈島祭詩的晚上,紹興戛劍生等用清冽的美酒和蔬菜等祭品,祭祀書神長恩,並且配上了下面通俗的歌詞:
今天晚上啊是除夕之夜,紅燭高照啊香菸瀰漫。
財神喝得醉如泥啊,錢奴忙得團團轉;書神你為何孤零零地啊,獨守著這殘缺不全的書攤?
豐盛的宴席開始了啊,臘月的酒香飄出房間;已經是深更半夜了啊,守夜人一遍遍地敲更打點。
宴席上的人們在狂歡啊,酩酊大醉進入夢間;有誰來陪伴你啊,舉獻美酒一盞?
我與金錢斷絕了交情啊,只剩下這一堆殘書破爛;我舉起酒杯大聲呼喚啊,請書神你光臨我的房間。
我彷彿看到你來臨了啊,舉著淺黃色的旗子,坐著芸草編織的車,帶領著仙蟲脈望啊,蠹魚駕車跑得真歡。
我只有一杯淡酒奉獻你啊,再配上菊花菜一盤;我高聲朗誦《離騷》啊,為你助興添歡。
書神你要快快來啊,切莫誤了寶貴時間;還要邀請你的朋友啊,讓漆妃和管城侯為你作伴。
你可向著文海而驕傲地歌唱啊,你可在文稿裡遊玩留連。
你可讓仙蟲作嚮導而登上仙境啊,你也可帶著蠹魚下地遊玩。
那些無知無識的鄙俗之人啊,你一向視為冤仇;決不讓他們踏進門坎啊,決不讓他們玷汙你的尊顏。
如果他們膽敢不聽勸阻啊,我就用彎刀加以阻攔;拿出《丘》《索》古書考他們啊,這就如荊棘梗在他們的喉間。
拔出筆來逼他們寫字啊,使他們當面出醜汗流滿臉。
我寧願以書迷為友啊,我寧願以詩囚為伴;請你書神守著我的書籍啊,書中的樂趣實在難言。
待我一旦理想實現啊,將添購珍貴的書籍報答你的`恩典。
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庚子除夕,即1901年2月18日。據周作人日記載:“下午接神,夜拜像,又向諸尊長辭歲,及畢,疲憊不堪。飯後同豫才兄祭書神長恩,作文侑之,稿存後。”
當時,魯迅的家境衰敗,十分困頓,以典衣賣物度日,曾被人稱為“乞食者”。因此,魯迅從小就鄙視錢神與錢奴,蔑視封建權貴,嫉恨豪門富戶。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祭文頭一句點明瞭祭祀書神的時間和環境,對全文也起了烘托的作用。第二句是說在華筵酒香、更深夜長的年夜,錢神錢奴與書神處境的鮮明對比,表現了作者對錢神錢奴的輕蔑和對書神的憐愛。第三句寫在人們喧囂大醉入夢之時,有誰來敬書神一杯,說明書神遭到的冷落和作者對世態炎涼的不平。第四句寫留下殘書與錢絕交,把酒大呼書神的來臨。第五句描繪想象中的書神和蠹魚來臨的隆重場面。第六句寫以寒泉菊菹和狂誦《離騷》的歡娛活動,盼望書神的趕快來臨。第七句寫書神的密友漆妃和管城侯分別嘯傲筆海和淹留文冢而期盼書神降臨的情形。第八句進一步馳聘自己的想象,要導脈望登仙,引蠹魚來遊。這些都是寫作者的心情與想象。第九句寫希望書神不要讓仇敵們——俗丁傖父登進門檻而防“增君羞”。第十、十一句是說假如那些俗丁傖父不聽勸阻,就以吳鉤阻止,以《八索》“九丘》刺其喉。令管城脫穎而出,使那些傢伙們懾懾心憂。寫出對俗丁傖父們的憎惡之情。 第十二句是寫寧願書神召來書癖、詩囚,與他們在一起,引為同道而“樂未休”。最末一句,表明作者要在秋闈中試之時,“購異籍”來對書神表示酬謝。
這是一首內容堅實形式優美的“騷體詩”。在藝術手法上,富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詩人以豐富的想象,絕妙的構思,華美的語言,強烈的對比,刻畫了書神俊雅優美的形象和錢神、錢奴們醉醺醺的惡俗嘴臉。詩人對書神的崇仰敬重、對錢神、錢奴的厭棄不屑溢於言表。
層次劃分
全詩可分四層。
第一層(1-8句),明寫錢神醜態,暗寫書神冷遇。開篇就渲染了明燭高照,煙氣瀰漫的氣氛。錢奴們為祭祀錢神,點燭燒香,酹酒禮拜,盛開筵席,醉入夢鄉,而書神卻孤獨清冷,看守殘書,備受冷落。這體現了作者對金錢的蔑視,對世俗的憤慨。
第二層(9-20句),明繪書神形象,暗寫痛斥錢奴。作者舉杯呼喚,邀請書神,以“寒泉菊菹”為食,以狂誦《離騷》為娛,款待書神,讓書神導脈望登仙境,引蠹魚來遊玩,自由自在,盡情歡樂。這也正體現了作者對“書神”的敬慕之心,對“錢奴”的絕交之情。
第三層(21-26句),明寫嘲弄錢奴,暗抒“抗世”情操。作者將錢奴斥為“俗丁傖父”,視為仇敵,或拒之於門外,或止之以吳鉤,或示之以古籍,讓它們心悸害怕,發愁出醜。真是淋漓盡至,暢抒胸懷。
第四層(最後四句),明寫酬謝書神,暗寫高遠志趣。作者寧以書迷為友,“詩囚”作伴,而決不與錢奴為伍,並邀請書神長居其室,待到來年,才德並茂,學有造就,將添購新書,酬謝書神。這正好體現了作者求知向上,不苟世俗的美好抱負與高遠志趣。
名家點評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吳中傑:《祭書神文》是一篇明志之作,表明作者對嗜錢世俗的厭惡,而寄情於書籍,並希望在苦讀中找到一條出路。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紫晨:這篇《祭書神文》“憑心而言,不遵矩度”,大有屈原“其言甚長,其思甚幻,其文甚麗,其志甚明”的特點。其想象力的賓士,形象比喻的豐富,鋪排起落的自如,以及氣勢格調上的風韻,都和屈原的詩篇有著明顯的聯絡。它說明魯迅在這一時期不僅有意識地實踐絕句和律詩的寫作,而且也著重學習《楚辭》的手法。但是詩中卻力排憂憤而重諷刺。詩中所運用的對比和想象,都是緊扣詩題,表現作者內心的不平。全詩繪聲繪色,愛憎分明,前後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