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聽彈琴

劉長卿聽彈琴

  《彈琴》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借詠古調的冷落,不為人所重視,抒發懷才不遇,世少知音的苦悶情懷。全詩如下:

  聽彈琴

  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譯文

  七絃琴奏出清涼的曲調悠揚起伏,細細傾聽就像那滾滾的松濤聲。

  我雖然很喜愛這首古時的曲調,但在今天人們大多已不去彈奏了。

  註釋

  ⑴泠(líng)泠:形容清涼、清淡,也形容聲音清越。絲:一作“弦”。

  ⑵松風: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淒涼。琴曲中有《風入松》的調名。

  ⑶古調:古時的曲調。

  賞析

  這是一首借詠古調的冷落、不為人所重視來抒發懷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詩。詩題一作“聽彈琴”(《劉隨州集》)。

  詩的前兩句“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為我們描摹了一個音樂世界,從詩中“靜聽”二字細味,可見這種七絃琴音質之佳以及詩人對琴聲的`酷愛與享受。

  琴是我國古代傳統的民族樂器,有七條弦,所以首句以“七絃”作琴的代稱,意象也更具體。“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從而引起“松風寒”三字。“松風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悽清,非常形象,也引導著讀者進人了音樂的境界。“靜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可見琴聲的高超美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幽清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一語雙關,用意很是巧妙。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兩句則是議論性的抒情。肅穆如松風般的琴聲雖然很美,如今卻成了“古調”,誰又能懷著高雅情致來欣賞它?此時作者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感。“雖”字轉折,從對琴聲的讚美進入對時尚的感慨。一個“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的稀少。所以有人認為這兩句是對今人好趨時尚不彈古調的一種狀況反映,意在表現作者的不合時宜。

  全詩從對琴聲的讚美,轉而對時尚慨嘆,流露了詩人孤高自賞、不同凡俗的情操。語言簡潔、委婉,情致蘊藉,手法巧妙,曲折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曲,給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啟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