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李商隱:多情卻被無情惱

真實的李商隱:多情卻被無情惱

  【導讀】李商隱唐代詩人,晚唐乃至整個唐代,李商隱是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作者。李商隱擅長詩歌寫作,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現在才知道,僅僅評幾首詩不足以瞭解一位詩人,也不足以評價詩的真實含義,想要懂得一首詩中詩人的心情,還是要真真正正地走近他,讀他的生平,讀他的經歷,讀他歲月裡所經歷的一切。《多情卻被無情惱》是李商隱詩作的一生,是對於喜歡他詩歌的朋友可以真真切切走進他內心的一次探索。

  對於李商隱的瞭解,我想,我僅限於幾首有名的詩歌,小時候家中有一本古詩集,沒有他的詩,但是在少年歲月裡,不知從哪裡接觸到幾首他的詩,忽然便覺得從前所讀的古詩都遜色了許多,他的詩歌中隱隱的愛情,讓少年的心總是欲說還休。憑著那幾首詩,便覺得自己是瞭解了詩人了,以為那個帶著幾許孤單幾許惆悵的'詩人,是多情卻被無情惱的那個他了。

  可是,原來這一切都只是誤解。李商隱固是有情,卻並非只為情而存在,他應該是一個現實中人,像我們的每一天一樣,為衣忙為食忙,也要在滾滾的紅塵裡打磨人生。其實在我們這些年讀過的書中,有多少人被歷史符號化了,有多少人被別有用心的人劃定了界限,也被後來者們誤解著了,當我們終於有幸開歷史的煙雲,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那些人都應該是有血有肉的,他們一樣的愛恨一樣地消磨,而這才是公正的歷史。

  一直以為李商隱只為情而寫詩,卻原來他的詩是借情而喻自己的生平,這個多情的人卻不得不在官場裡打鬥,這注定不是他的戰場,他註定要付出太多的代價,而內心渴望平靜渴望安穩的他,卻怎麼也換不來理想中的世界,現實與理想的衝突,只有詩能短暫地抒發。而透過作者毛曉雯的深刻剖,我們得以瞭解李商隱的每一首詩,李商隱的博學,在詩中盡顯無餘,他的詩讀起來華麗,其實那是因為他心中藏著太多的典故,讀他的詩,若非博學,不可能真正地懂他,作者在每一首詩的解釋上,顯然是下足了功夫,為我們帶來太多的典籍出處,作者是真的願意給我們帶來一個有情而博學的李商隱。

  讀這本傳記,你會不由自主地投入進去,因為這太像是一本散文式的小說,文字優美的作者用心去感悟李商隱,帶著悲憫,帶著洞察,作者彷彿與李商隱融為一體,她是太懂他的一個作者,讀這樣的書,應該說李商隱假如有知,那麼他是幸運的。此書重點恰到好處,少年與老年皆一筆帶過,著力在青年時代,而這一時間段恰是他詩作最豐時,透過他的仕途過程,將一個真實的李商隱還原給讀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