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李清照
一剪梅李清照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剪梅李清照,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剪梅》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蓆,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閒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註釋
紅藕:紅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蓆。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蘭舟:此處為船的雅稱。
錦書:前秦蘇惠曾織錦作《璇璣圖詩》,寄其夫竇滔,計八百四十字,縱橫反覆,皆可誦讀,文詞悽婉。後人因稱妻寄夫為錦字,或稱錦書;亦泛為書信的美稱。
雁字:群雁飛時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詩文中因以雁字稱群飛的大雁。
月滿西樓:意思是鴻雁飛回之時,西樓灑滿了月光。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意思是,眉上愁雲剛消,心裡又愁了起來。
李清照《一剪梅》的教案
教學目標:
1、識記基本字詞義、疏通詩意、學會朗誦,《一剪梅》體裁、題材、詞牌特點;
2、掌握李清照的生平經歷以及時代對她詞風的影響,掌握“易安體”基本特色;
3、掌握、理解詩詞意境及其分析詩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詞作中體現出的作者情感;
4、學會寫作簡潔精練的詩詞鑑賞短評。
教學重點:
1、理解詩詞意境,體會作者情感;
2、嘗試寫作詩詞鑑賞短評。
教學難點:
1、學會寫作簡潔精練的詩詞鑑賞短評;
2、從不同角度理解詞作,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新意。
方法課時:
1、經典闡釋法;
2、教學內容共計一課時。
教學步驟:
匯入 → 作者介紹 → 詞體介紹 → 字詞釋音、釋義 →朗讀,之後老師範讀,再之後學生集體讀、整體感受感知→聽鄧麗君《一剪梅》歌樂,引入情景→疏通、鑑賞 →板書小結,陳清線索→特殊句式、語言特色、手法分析→鑑賞短評 → 課堂小結 → 音樂感知收束→佈置作業。(結合考點,強調分析重點)
教學過程:
1、新課匯入(與整體感知融於一體則可):
(語文課代表上課前到我辦公室拿東西)……
同學們:北宋詞人周邦彥在其詞中無意間寫了一句:“一剪梅花萬樣嬌”,於是“一剪梅”這個頗具人間風情的詞牌名因此而誕生。後世眾多的文人墨客面對這“同一剪梅花”各自吟誦出了風情萬種的不同詞作,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而其中最為膾炙人口、感人肺腑者,莫過於李清照筆下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那麼究竟正為少婦的易安心中有一抹怎樣的惆悵下了眉頭卻又上了心頭,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一起學習李清照的詞作《一剪梅》。
2、作者介紹:
學其詩,就得知其人!(下面我們簡單瞭解一下作者的基本情況)李清照,大家並不陌生,(生於1084-卒於1155年以後,具體年月史料缺乏,難以確考),她自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由於當時豪放詞派大家辛棄疾字幼安,也是濟南人,人們共稱他們為“濟南二安”。她賢惠多才,十八歲嫁於金石家趙明誠為妻,夫婦感情深厚。然而,“自古紅顏多薄命”,北宋滅亡後,趙明誠因病去世,她顛沛流離於江南,在孤寂中度過晚年。由於身世及時代變化的緣由,她前期詞多寫閨情相思,後期詞融入家國之恨與身世之感,風格頓變。她兼擅小令和慢詞,往往能別出心裁,以經過提煉的口語表達其獨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棄疾所稱道的“易安體”。她的詞集名稱是《漱玉詞》。她還寫有《金石錄後序》和《論詞》等散文。
3、整體感知:李清照是:歷北宋晚期而經南宋初期的女詞人,她也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成就最高的女詞人,同時也是所有文人中最有性情的詞人之一。為什麼這樣說呢?中國古代的學者都極力推崇用詩歌來言志抒情、吟詠性情,所以用性情來寫詩的詩人,一般都是好的詩人、受人同情尊敬的詩人。舉個大家都不陌生的例子,比如南唐後主李煜,即就是像這樣的亡國之君、酒色孱弱之身,他的詞作也被後人大力讚賞,吟詠不絕!那麼,對於咱們的李清照呢,就更是如此了。所以學習易安詞,就必須明白,易安其人她是一個性情中人。
那麼對於作者的介紹,咱們到此為止。下面我們來看教材,掌握一些基礎知識。
4、《一剪梅》是詞牌名,得名於周邦彥詞中的“一剪梅花萬樣嬌”,它的另一個名字是《臘梅香》。其詞體特點是,雙調六十字,前後闋句句用平韻,一韻到底。八個四字句一般都用對仗。一般以書寫愛恨離愁為主要內容。本詞就是以表達相思之情為題材的一首“婉約中調”。
5、我們再看詞中的一些字詞,注意一下它們的讀音和意義:
紅藕:荷花的別稱。
香殘:這裡指荷花的香味已經快要消散了。
玉簟:(dian)光潔似玉的竹蓆,席子的美稱,簟的本義是竹蓆。
羅裳:(chang)絲織的下衣、擺裙。
蘭舟:木蘭樹做的船,船的美稱。
錦書:前秦人竇滔的妻子蘇惠思念丈夫,就用錦織成迴文詩贈給他。後來便稱夫妻間的書信為“錦書”或“錦字書”。這是作者用的一個典故。
雁字回時:是指大雁排成人字或者一字的形狀飛行,稱作雁字。雁字回時就是說大雁排成一行往回飛。
6、聽朗讀:好!在理解了基本字詞的基礎上我們來聽一段朗讀錄音,從整體上感受一下本詩的內容。老師範讀、提點學生自主讀、大家一起讀,適時點撥!再聽鄧麗君音樂進入情境,順理成章進行詩意的講解……
7、正文講解:
同學們,宋詞是中國古典美學的象徵之一,人們在評價詞這種文體的時候,以有意境為最高的標準。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本詞的意境。
這首詞是作者在丈夫出行在外,寂寞難耐之際寫下的性情之作。我們看“紅藕香殘玉簟秋”——
作者說:荷花已經凋謝,它的香味也點點離散,那冷滑如玉的竹蓆,透出深深的秋涼。這首句便清秀不凡,作者著一“秋字”而境界全出,為什麼這樣說呢?詩人劉禹錫有一句詩說“自古逢秋悲寂寥”,顯然秋天是四季中最為悲涼的歲月,這裡用一個秋字,不僅點明瞭節氣時間,而且指出了就是這樣一個蕭瑟之秋引起了作者的離情別緒,渲染了環境氣氛,對作者的孤獨閒愁起了襯托作用,如“紅藕香殘”,雖然是寫秋來了荷花凋謝,其實,也含有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之意;“玉簟秋”,雖然是暑退秋來,竹蓆也涼了,其實,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如此,首句便先聲奪人,寫淒涼而不見一“淒涼”字,含蓄委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同時也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即就是“淒涼哀愁”。
作者面對這樣一個荷殘席冷、萬物蕭瑟的景象,就免不了要觸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縈繞胸懷,內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一般,當人們經受愁苦的折磨的時候,總是要想辦法排遣一下的,這是人之常情。李清照也不例外。她究竟想如何來消除這愁悶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垂淚啼哭,而是借遊覽以遣悶,於是她就自然而然的——
“輕輕解下羅裳,獨自登上蘭舟……”然而,曾經是和心上人雙雙泛舟,今天卻獨自撥槳擊水,於是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並不能排遣鬱悶。不過,李清照畢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這種愁苦歸咎於對方的離別,反而設想對方也會思念著自己的。所以,她緊接著寫道: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我們想,作者在雁字飛回之際,不見錦書,只好系舟歸來,“無言獨上西樓”,然而“月光如此皎潔美好,卻只能獨倚欄杆”,眼前有景賞不得,她所能做的就只有獨自發愁。那麼究竟是怎樣一個“愁”字呢?作者說——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這裡的“花自飄零水自流”又是一處絕筆。我們想,作者為什麼在寫“閒愁”之前,憑空來一句“花自飄零水自流”呢?這其實就是周杰倫《菊花臺》中唱的“花落人斷腸”、劉禹錫詩中的“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李煜詞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寫是為了承上啟下,用自然界沒有情感體驗的落花流水來襯托、暗示作者心中的“閒愁”,因而“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之感,油然自作者心頭升起。
那麼,李清照的“閒愁”究竟達到了什麼程度呢?下面三句就作了回答: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就是說,這種相思之情是沒法排遣的,皺著的'眉頭方才舒展,心頭又開始煩亂。這“是離愁”,他——剪不斷,理還亂,它,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確實是一句完美的收尾,其流連哀思,一唱三嘆,令人回味不已。
※寫景抒情線索分析:(板書部分)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先是站在室內,看到了窗外的紅藕香殘,視線觸及涼蓆,頓生愁情;於是為了排遣愁情,她又去泛舟遊玩,筆鋒一轉,轉而寫起了室外所見所感;然而流水落花總無情,作者終於還是沒能擺脫一個“愁”字,其輾轉反側、寤寐思服的形象躍然而出。
8、作者情感分析:
很明顯,作者主要給我們展示了一種哀愁之情,那麼除此之外還有沒有第二種情感?我們看“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作者如此肯定地說“只有一種相思”,必然有“兩處閒愁”,可見易安和丈夫趙明誠之間是心心相印的,她很肯定丈夫也在因為見不到自己而發愁,這是不是一種面對男女之情的“自信”呢?顯然是。那麼換句話說,假設如果是“一種相思,一處閒愁”的話,那麼就是單相思了,由此可見“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妙味所在。
另外,詞中還透露出處了合情合理的一個事實,是什麼呢?在我看來,這個事實就是“他們兩人是相當恩愛的”,試想,如果他們兩個天天呆在一起吵架,那麼分開之後肯定不會“明月千里寄相思”的,說不定趙明誠出去就到秦樓楚館裡搞外遇了,李清照也會偷偷樂道:殺千刀的,終於走了。正是由於愛得深沉,才會有“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纏綿悱惻。
9、手法分析:
(板書)同學們,短短六十個漢字,卻寫出瞭如此豐富的意蘊,不用一些特殊的手法是不會有如此效果的。我們看作者在詞中都運用了那些藝術手法。
首先是首句的含蓄,再其次是雲中誰寄錦書來一句的倒裝,第三是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映襯,第四是“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才上眉頭卻下心頭”的對偶。最後,我們可以看出,古人說席子時不說席子,而說玉簟;說小船時不說小船,而是說蘭舟。這是把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物陌生化,來營造詩詞所具有的特殊意境。
作業佈置:
同學們,學習和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態度是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的,那老師這裡就介紹給大家兩種基本的方法:抓關鍵詞法(可以是關鍵動、形容詞等如“獨”字等);和意象分析法;解釋過程略。那麼老師留給大家兩個作業,一是分析此詞中的關鍵形容詞談談你對詞中作者情感的體會;二是找出詞中的基本意象,分析他們所表達的情感內涵或者它們都有什麼象徵意義!各寫文章不少於200字!
小結:
同學們,這是一首相當富有詩情畫意的詞作。詞人越是把她的別情抒寫得淋漓盡致,就越能顯出她們的夫妻恩愛的甜蜜,也越能表現出她對生活的熱愛。再者,這首詞在意境的刻畫,真摯、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語言運用的藝術上,無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句話說得好“一剪梅花萬首詩,一段材料多角度”,詩詞是“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品,對於本詞的內涵,我更希望大家從不同的角度挖掘出不同的新意,這才是“學詩之道”。
下面我給大家放一段音樂,在音樂聲中讓我們結束本課的學習。
板書:
室內秋簟、室外殘荷——→登舟排遣,見:雁字飛回、期盼錦書,只有月滿西樓——→看落花流水——→愁上心頭。(愁中有自信)
作者情感:哀愁、自信、真誠。
手法:含蓄、倒裝、映襯、對偶、陌生化。(把例子加上,簡要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