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蜀國弦楓香晚花靜》閱讀答案及賞析

李賀《蜀國弦楓香晚花靜》閱讀答案及賞析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閱讀題的金鑰匙。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李賀《蜀國弦楓香晚花靜》閱讀答案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蜀國弦

  李賀

  楓香晚花靜,錦水②南山影。

  竹石墜猿③哀,行雲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誰家紅淚客④,不忍過瞿塘⑤。

  【注】:①蜀國弦:樂府古題。②錦水:即錦江,在四川成都南。③猿墜:猿猴倒懸於樹枝。

  ④紅淚客:王子年《拾遺記》:“魏文帝美人靈芸別父母,淚下沾衣,至升車就路,玉唾壺承淚,即如紅色,及至京師,凝如血矣。”⑤瞿塘:《水經》雲:“白帝城西江有灩澦石,冬出二十餘丈,夏即沒。去郡二十里,有瞿唐湍。”古時是出蜀和入蜀的必經之地。

  (1)詩歌的頷聯哪兩個字用得生動傳神?請簡要分析。(4分)

  (2)“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用了何種表現手法?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4分)

  參考答案

  (1)“哀”和“愁”。“哀”字,準確地描繪出了猿聲淒厲的特點,以動襯靜,以猿的哀鳴襯托山林的寂靜、陰森、空曠。“愁”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 “愁”把行雲人格化,白雲行到半山嶺就已經滿是哀愁了,形象生動的寫出了蜀地之高之險。這兩個字寫出了蜀地的險峻難越,暗示了出蜀路的艱難。(手法和分析 各1分,只答手法無分析不得分。)

  (2)第一句化用靈芸別父母滴淚成血的典故,第二句直抒胸臆,不忍心渡過瞿塘峽而離開蜀地,這兩句詩抒發了詩人對蜀地的熱愛眷戀以及將要離別的傷感之情。(手法各1分,“熱愛眷戀”和“傷感”各1分,意思對即可。)

  賞析

  詩題“蜀國弦”,是樂曲名。李賀詩中多次寫到蜀國弦,如“拂袖風吹蜀國弦”(《牡丹種曲》),“蜀國弦中雙鳳語”(《聽穎師琴歌》),均指樂曲,可證此詩所寫是蜀國樂曲。

  頭兩句說,傍晚,在微風細浪的濯錦江邊,楓樹散播著濃郁的芳香。野花靜靜地沐浴在金色的夕暉之中。碧綠的錦江水,倒映著南山青蒼靜穆的影子。這幅自然風景幽雅秀麗,令人悠然神往。畫面上沒有聲音,但隱約表現出一股輕柔清麗、閒靜恬美的音樂旋律。詩人在開篇既沒有點出演奏者,也沒有交待彈撥的是何種樂器,甚至連題中的弦字也未提及,而是開門見山,單刀直入,用兩幅形象鮮明的景物畫面來描寫音樂的情調和節奏,把讀者一下子就引進美妙的音樂境界,感受到賞心悅耳,移情動志的音樂魅力。

  三、四句又展現出兩幅自然景物畫面。“墜猿哀”,用杜甫《泥功山》句意,寫猿猴跳越山谷,墜落時發出哀啼。蜀地多猿,盛弘之《荊州記》雲:“每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清遠;空岫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這兩句說:絃聲由舒緩、輕柔、恬美忽而轉為驚駭哀愁,好像高山危石,懾人魂魄,又似猿猱躍澗,墜谷哀鳴;聽曲者的眼前還展現出綿延起伏的山嶺,碧森森的竹林與霧濛濛的煙雲在山半腰相繞,好象在互抒愁思。這一聯,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同時顯露,詩人還用了帶著強烈感情色彩的“驚”、“哀”、“愁”這幾個字眼,渲聲絃聲,使人心驚膽顫、哀愁感傷的巨大藝術力量,暗示出絃樂曲調已發生了由低到高、由徐到疾、由輕柔婉轉到激越緊張的驟變。

  五、六兩句,詩人所描寫的絃聲又由剛轉柔,形象地表現出一彎涼月,從清冷的秋浦之上冉冉升起,月光射入水中,照見水底白沙,粼粼有光的景象。涼月秋浦、清水白沙,絃聲多麼明淨、悽清、幽冷!樂曲的旋律起伏迴盪,倏忽變化,如波翻浪湧,姿態橫生。

  收尾兩句,詩人描繪樂聲的手段又有變化,由前三聯借自然景色狀樂聲轉為以社會人事表聲情。“紅淚客”用了王子年《拾遺記》的一個典故:魏時女子薛靈芸和父母分別時依依不捨,淚下沾衣,途中用玉唾壺承淚。到京師,壺中淚凝如血。這兩句說:絃聲忽然又顯得如泣如訴,好象傳說中與家鄉親人離別的女子,淚落如雨,凝而為血,不願越過蜀國的門戶瞿塘峽。前三聯用鮮明可視的物象直接描繪絃聲,這一聯以帶著濃烈哀傷情思的.事象誘人去聯想絃聲,表現的素材是不同的。比較起來,這一聯的事象不如前三聯的物象那麼具體易感,但仍然可以想象得出,這支蜀國絃樂曲至此奏出了高潮——那瞿塘峽狂風的呼嘯聲和渦流的咆哮聲,交織著女子嗚咽悲哭之聲,傳達出一股強烈而纏綿的戀鄉之情,搖撼著讀者的耳鼓,叩擊著讀者的心絃,全詩就在這感情的高潮中戛然而止。

  關於《蜀國弦》的題旨,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清初姚文燮鉤稽史實,以史證詩,以比興之義逐一詮釋詩中意象的政治含蘊,推定此詩“為遷客傷”,未免捕風捉影,穿鑿附會。但他指出詩中寫“蜀弦之哀”,又認為“諸本僅注弦,覺少清味”,還是中肯的。詩中交織地描寫楓香花靜、水影南山之清麗恬美,涼月秋浦、玉沙粼粼之悽清幽冷,以及紅淚客不肯過瞿塘之纏綿哀傷,可以說詩人是借寫蜀弦之悲喜哀樂,抒寫對蜀國的懷戀情緒。這樣理解比較恰當。

  《蜀國弦》描寫音樂形象鮮明,變化倏忽,精細入微,在表現手法上頗有獨到之處。它不同於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主要採取以聲摹聲,而是側重以形寫聲,並充分調動了視、聽、觸、味等多種感覺。詩中的“香”、“靜”、“涼”分別從味覺、觸覺著筆;即以視覺來說,就兼寫了形、影、光、色、動、靜。更妙的是,詩人所創造的各種各樣的意象,都是蜀地特有的風光、景物、傳說,用它們來描狀蜀國絃聲,更顯得絲絲入扣,從而精確地傳達出蜀國絃聲獨特的韻味。《蜀國弦》又不同於李賀描寫音樂的另外兩首名作《李憑箜篌引》和《聽穎師彈琴》。那兩首詩在意象的光怪陸離和意境的詭幻斑爛方面勝於《蜀國弦》,但它們都在詩中點明瞭演奏者、演奏的樂器,甚至寫出樂器的形質;《蜀國弦》除標題外,篇中無一字提及弦,亦自有其含蓄蘊藉、誘人尋味的特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