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詩《烏棲曲》原文賞析

李白唐詩《烏棲曲》原文賞析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烏棲曲》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樂府詩。此詩形式上作了大膽的創新,借舊題的歌詠豔情轉為諷刺宮廷淫生活,體現了詩人對現在宮廷的不滿。

  烏棲曲1

  姑蘇臺2上烏棲時,吳王3宮裡醉西施。

  吳歌楚舞4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5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6。

  東方漸高奈樂何!

  詞句註釋

  烏棲曲:樂府《清商曲辭》西曲歌調名。

  姑蘇臺:在吳縣西三十里姑蘇山上,為吳王夫差所築,上建春宵宮,為長夜之飲。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龍舟,盛陳音樂,日與西施為水嬉(見《述異記》)。“烏棲時”,烏鴉停宿的時候,指黃昏。

  吳王:即吳王夫差。夫差敗越國,納越國美女西施,為築姑蘇臺。姑蘇臺舊址在今江蘇蘇州,據《述異記》,臺周環詰屈,橫亙五里,崇飾土木,殫耗人力,三年乃成。內充宮妓千人,又別立春宵宮,造千石酒鍾,作大池,池中造青龍舟、陳妓樂,吳王日與西施為長夜歡。

  吳歌楚舞:吳楚兩國的歌舞。“青山欲銜半邊日”,寫太陽將落山時的景象。

  銀箭金壺:指刻漏,為古代計時工具。其制,用銅壺盛水,水下漏。水中置刻有度數箭一枝,視水面下降情況確定時履。

  秋月墜江波:黎明時的景象。“東方漸高”,東方的太陽漸漸升起。

  白話譯文

  日落烏棲時分,姑蘇臺上吳宮的輪廓和宮中美人西施醉態朦朧。輕歌曼舞,朱顏微酡,吳王的享樂還正處在興奮之中,卻忽然發現西邊的山峰已經吞沒了半輪紅日,暮色就要降臨了。吳王與西施尋歡作樂已慢慢進入尾聲。銅壺漏水越來越多,銀箭的刻度也隨之越來越上升,一輪秋月越過長空,天色已近黎明。

  整體賞

  《烏棲曲》是樂府《清商曲辭·西曲歌》舊題。現存南朝梁簡文帝、徐陵等人的古題,內容大都比較豔,形式則均為七言四句,兩句換韻。李白此篇,不但內容從舊題的歌詠豔情轉為諷刺宮廷淫生活,形式上也作了大膽的創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