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立夏的古詩詞

24節氣立夏的古詩詞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4節氣立夏的古詩詞,歡迎大家分享。

  24節氣立夏的古詩詞 篇1

  宋·趙友直《立夏》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鶯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閒看槐蔭滿亭臺。

  宋·蘇舜欽《夏意》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吳藕汀《立夏詩畫》

  多年不見小黃魚,寄客何來櫻筍廚。

  立夏將離春去也,幾枝蕙草正芳舒。

  宋·陸游《立夏前二日作》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

  餘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

  芳草自隨徵路遠,遊絲不及客愁長。

  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左河水《立夏》

  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木蔭。

  時病時蟲人撒藥,忽寒忽熱藥搪人。

  宋·王令《暑旱苦熱》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

  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

  宋·楊萬里《夏夜追涼》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宋·陸游《立夏》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宋·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永珍中。

  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絃聲好,人間解慍風。

  唐·高駢《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24節氣立夏的古詩詞 篇2

  《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篥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閒居初夏午睡起二首》

  宋·楊萬里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幽居初夏》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24節氣立夏的古詩詞 篇3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唐·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

  長風始飄閣,疊雲才吐嶺。

  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阮郎歸·初夏

  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洗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宋·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永珍中。

  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絃聲好,人間解慍風。

  立夏奉祀太一宮

  宋·劉筠

  舜柏森森拂絳霄,薰風瑟瑟動雲璈。

  琳房遍設沉榆席,金檠齊燃綠桂膏。

  秘冊十行開鳳檢,靈輝三燭駐霓旄。

  香飄員嶠空歌歇,北斗闌干月殿高。

  立夏

  宋·趙友直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鶯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閒看槐蔭滿亭臺。

  山中立夏即事

  明·蔡汝楠

  一樽開首夏,獨對落花飛。

  幽僻還聞鳥,清和未換衣。

  綠幃槐影合,香飯藥苗肥。

  盡日柴關啟,蠶家過客稀。

  立夏日晚過丁卿草堂

  明·張掞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過春時。

  雨多苔蝕懸琴壁,水滿蛙生洗硯池。

  風浦蕭蕭帆過疾,煙空漠漠鳥來遲。

  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許獨知。

  24節氣立夏的古詩詞 篇4

  《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王維晚期隱居終南山,過上了亦官亦隱的生活,吃齋唸佛,彈琴賦詩,生活十分悠閒。“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生機勃勃、畫意盎然,相信所有人都羨慕這種生活吧!

  《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篥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小院幽深寂靜,我躺在竹蓆上,渾身清涼;窗外的石榴花盛開,透過垂掛的竹簾,映紅了虛堂。濃密的樹陰隔斷了暑氣,正是中午時分,我一覺醒來,耳邊傳來黃鶯兒斷續的啼唱。

  睡時有清風入簾,醒來有鶯兒啼唱,幸福!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此詩寫山亭夏日風光,用近似繪畫的手法,描繪了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

  詩人捕捉了微風之後的簾動、花香這些不易覺察的細節,傳神地描繪了夏日山亭的悠閒與寧靜,想想“滿架薔薇一院香”,所有的炎熱都一掃而空啦!

  《閒居初夏午睡起二首》

  宋·楊萬里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正值初夏,芭蕉分綠,柳花戲舞,詩人午睡初起,沒精打采,當看到追捉柳絮的兒童時,童心復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這樣的生活,詩詞君只想說:好想要。

  《幽居初夏》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詩人安家鄉間,正是初夏時節,鄉間風光好不悠閒。池塘裡水滿時就看著白鷺們嬉戲,那幽深的青草處,青蛙不停鳴叫,到處都是生機勃勃,醒來再喝一杯茶,這生活,夫復何求呀!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麼熱。開啟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裡,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是,這並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24節氣立夏的古詩詞 篇5

  《夏意》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詩人描繪了一幅寫意的夏日休閒圖:四月時節,初夏時分,庭院深深,躺在竹蓆上,渾身清涼;窗外的石榴花盛開,透過垂簾映紅了虛堂。濃密的樹陰隔斷了暑氣,正是中午時分,一覺醒來,耳邊傳來黃鶯兒時斷時續的啼叫聲。

  品鑑這些古詩和名句,給人帶來美的精神享受。夏至已到,茂盛之時節來臨,同時暑熱升溫,雷雨增多,宜勞逸結合,注意安全和身體健康,調節至生活狀態。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宋·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永珍中。

  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絃聲好,人間解慍風。

  正氣凜然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立夏”于山中會客,應客人詩韻寫下了此詩,讓我們領略到詩人閒適隱逸、高雅志趣的一面,“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以詩會友、淡飲淺酌、知音和絃、修身養性、心情舒暢,確為優秀家風的典範。

  《立夏》宋·趙友直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鶯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閒看槐蔭滿亭臺。

  詩人趙友直的父親於廣州抗元死難,他冒死輿尸歸葬,後隱居眠牛山。“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孟夏之交,暑熱驟來,日照充足,隴田裡翠麥生機盎然,園林裡雨過天晴,正是梅子成熟期,好一幅萬物茂盛的`農耕田園圖。

  24節氣立夏的古詩詞 篇6

  《金陵雜興二百首》蘇泂

  立夏連朝劃地寒,

  看承芍藥倩園官。

  鞦韆拆罷無聊賴,

  軒檻周遭綠一般。

  《立夏》吳藕汀

  多年不見小黃魚,

  寄客何來櫻筍廚。

  立夏將離春去也,

  幾枝蕙草正芳舒。

  《初夏即事十二解》楊萬里

  蓮葉頭巾道樣裁,

  仙桃扇子午時回。

  撲蠅墮地猶能施,

  閉合生塵底處來。

  《山亭夏日》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24節氣立夏的古詩詞 篇7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閒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詩詞君:首二句點明初夏季節,後二句表明夏日晝長,百無聊賴之意。這首詩選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來表現初夏這一時令特點。詩人閒居鄉村,初夏午睡後,悠閒地看著兒童撲捉戲玩空中飄飛的柳絮,心情舒暢。詩中用“軟”字,表現出他的閒散的意態;“分”字也很傳神,意蘊深厚而不粘滯;尤其是“閒”字,不僅淋漓盡致地把詩人心中那份恬靜閒適和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表現出來,而且非常巧妙地呼應了詩題。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詩詞君:詩人觸物起興,用敏捷靈巧的手法,描繪充滿情趣的特定場景,把大自然中的極平常的細小事物寫得相親相依,和諧一體,活潑自然,流轉圓活,風趣詼諧,通俗明快。且將此詩寫的猶如一幅畫,畫面層次豐富:太陽、樹木、小荷、小池,色彩豔麗,還有明亮的陽光、深綠的樹蔭、翠綠的小荷、鮮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畫面充滿動感:飛舞的蜻蜓、影綽的池水,充滿了詩情畫意。

  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幽居初夏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詩詞君:詩的前六句極寫幽靜的景色之美,顯示詩人怡然自得之樂,讀詩至此,真令人以為此翁完全寄情物外,安於終老是鄉了。但結聯陡然一轉,長嘆聲中,大書一個“老”字,頓興“萬物得時,吾生行休”之嘆,古井中漾起微瀾,結出詩情盪漾。原來,儘管萬物欣然,此翁卻心情衰減,老而易倦,倦而欲睡,睡醒則思茶。而一杯在手,忽然想到晚日舊交竟零落殆盡,無人共品茗談心,享湖山之樂,於是,一種寂寞之感,襲上心頭。四顧惘然,無人可訴說。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宋·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永珍中。

  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絃聲好,人間解慍風。

  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詩詞君:頷聯寫自然景色,同樣是詩人靜觀所得:“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輞川之夏,百鳥飛鳴,詩人只選了形態和習性迥然不同的黃鸝、白鷺,聯絡著它們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繪: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自有色彩濃淡的差異;白鷺飛行,黃鸝鳴囀,一則取動態,一則取聲音;漠漠,形容水田廣佈,視野蒼茫;陰陰,描狀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所謂“詩中有畫”,這便是很好的例證。

  立夏

  宋·方回

  吾家正對紫陽山,南向宜添屋數間。

  百歲十分已過八,只消無事守窮閒。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樑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詩詞君:首句靜景,次句動景,三句放眼高遠,景物稍虛,卻寫出光明、溫暖和特殊的香氣——麥氣。結句寫另一景,綠陰幽草。此詩取景別緻,感受獨特,成獨到意境。

  早夏遊平泉回

  唐·白居易

  夏早日初長,南風草木香。

  肩輿頗平穩,澗路甚清涼。

  紫蕨行看採,青梅旋摘嘗。

  療飢兼解渴,一盞冷雲漿。

  醜奴兒·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宋·辛棄疾

  千峰雲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間。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閒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詩詞君:此詞寫大雨後的山光水色的傍晚景色,上片首寫起雲,次寫驟雨,再次寫放晴,是寫夏天山村的天氣變化;下片是作者設想在這裡生活的情景。全詞淺顯明快,恬淡清新,反映了作者退居上饒後,寄情山林的心情。文字秀麗、溫婉,深似李清照詞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