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花·杭州景關漢卿的曲原文賞析及翻譯

一枝花·杭州景關漢卿的曲原文賞析及翻譯

  《一枝花·杭州景》是元代散曲家關漢卿所寫的一首套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枝花·杭州景關漢卿的曲原文賞析及翻譯,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一枝花·杭州景

  元代關漢卿

  普天下錦繡鄉,環海內風流地。

  大元朝新附國,亡宋家舊華夷。

  水秀山奇,一到處堪遊戲,這答兒忒富貴。

  滿城中繡幕風簾,一鬨地人煙湊集。

  [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齊,萬餘家樓閣參差,並無半答兒閒田地。

  松軒竹徑,藥圃花蹊,茶園稻陌,竹塢梅溪。

  一陀兒一句詩題,一步兒一扇屏幃。

  西鹽場便似一帶瓊瑤,吳山色千疊翡翠。兀良,望錢塘江萬頃玻璃。

  更有清溪綠水,畫船兒來往閒遊戲。

  浙江亭緊相對,相對著險嶺高峰長怪石,堪羨堪題。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樓閣崢嶸出翠微,遙望西湖暮山勢。

  看了這壁,覷了那壁,縱有丹青下不得筆。

  譯文

  看遍天下的錦繡河山,享盡全國的大好風光。

  剛剛歸附元朝的杭州,曾經是南宋朝廷的溫柔鄉(國都)。

  綠水秀麗,青山奇峋,國家各處都值得我好好遊歷。

  此處真的太富貴:

  全城裡精緻的刺繡帷幕,上乘的飄逸風簾隨處可見,

  喧囂熱鬧,人聲嘈雜成繁華一片。

  百十里四通八達的街道整整齊齊,數不勝數的亭臺樓閣參差錯落,沒有半塊被閒置的土地。

  松濤裡的軒室、竹林間的悠徑,培育草藥的園圃、充滿花香的小路,種植茶葉的園子、稻田裡交錯的阡陌,竹海掩映後的山塢,梅雲籠罩下的潺潺溪流。

  行至一處就能隨口吟詠一句好詩,走上一步就能看見一扇華美的`屏風。

  杭州以西那美麗的鹽場就似一帶貴重的瓊瑤,吳山色彩萬千宛若油碧的翡翠層層疊疊。

  哎呀呀,看看錢塘江象是萬頃的玻璃閃閃發光。

  還有清澈的溪泉翠綠的江水,華麗的遊船在其上自由自在地悠閒來往。

  浙江亭緊緊挨著江流,正對著那險峻山嶺、高聳峰巒上的稜峋怪石,足以欣羨、足能使我寫下文章來記錄。

  家家戶戶都隱約映襯著蜿蜒的流水,在綿延的翠綠山脈上樓閣突出顯現,遠遠地看著西湖邊暮色下的山勢起伏。

  看了這山巒,望了那峰巔,(如此的美景)即使我有畫筆,也不知道該畫哪一邊。

  註釋

  南呂:宮調名,一枝花和梁州等均屬這一宮調的曲牌。把同一宮調的若干曲子連綴起來表達同一主題,就是所謂“套數”。

  寰(huán)海內:指整個中國。寰:廣大的地域。海內:四海之內,古代傳說中國的四周有海環繞,故以海內稱國內。

  風流地:這裡指風光最美好的地方。

  附國:元朝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攻下杭州。這篇套曲寫於南宋滅亡後不久,所以稱南方為“新附國”。

  “亡宋家”句:意為杭州是被滅掉的南宋王朝的舊領土。華夷:古代對漢族(華)和偏遠少數民族(夷)的泛稱,這裡指國家疆域。

  一到處:所到之處,處處。

  堪:可以。

  這答兒:這地方。

  忒(tè):太。

  一鬨地:形容人多嘈雜的樣子。

  街衢(qú):大路,四通八達的道路。

  半答兒:半點兒,半塊。

  松軒:松下的長廊。軒:有窗的廊。

  蹊:小路。

  “一陀兒”二句:意為每到一處,都有作詩的題目;每走一步,都有入畫的景緻。一陀兒:一塊、一處。屏幃:指有圖畫的屏風。

  兀良:也作兀刺,語助詞。這裡起調節排句語氣的作用。

  崢嶸:這裡是形容樓閣的高峻突出。

  翠微:青綠的山色。這裡指青翠的山峰。

  丹青:紅色和青色的顏料。這裡指丹青手,即畫家。

  簡析

  “錢塘自古繁華”,特別是南宋以杭州為都城,經過一百多年的經營,使它成為當時世界上少見的美麗城市。這篇《杭州景》就是讚美杭州的綺麗風光,市井繁華的著名作品。【一枝花】描寫杭州的歷史變遷和都市的繁華景象;【梁州第七】具體描寫杭州美麗的風光景色;【尾】稱讚杭州景色的美不勝收。作者以清麗自然的語言、欣喜讚歎的筆調,描述了杭州“堪羨堪題”的錦繡風光,以及“樓閣參差”、“人煙湊集”的繁華景象。字裡行間飽含著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深情厚意。作品運用鋪敘手法,寫景細膩生動而富有特徵。

  創作背景

  這篇套曲是關漢卿晚年南下杭州時的遊覽之作。杭州自北宋以來,便以經濟繁榮和風景秀麗聞名天下,當南宋王朝建都於此後,經過一百多年的經營,就更為繁華富庶。在元滅南宋後,不少北方士子南來,作者大約也在此時南下游歷,得以飽覽杭州的湖光山色和市井繁華,於是滿懷激情地寫下此曲。

  文學賞析

  在這組套曲中,關漢卿用獨特的視角和筆觸讚美了杭州的市井繁華和綺麗風光。作者主要運用了鋪敘的手法,開篇便描繪了這座古城的歷史變遷和它如今的繁華氣象。在他筆下,杭州既是“普天下錦繡鄉”,又是“環海內風流地”,有著數不清、道不盡的錦繡繁華,但一句“大元朝新附國,亡宋家舊華夷”,又道盡了它繁華中的滄桑。

  接下來的曲詞中,關漢卿用細膩的語言詳盡地描繪了杭州城的旖旎之景。“百十里街衢整齊,萬餘家樓閣參差,並無半答兒閒田地”,城中道路四通八達,數不清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地分佈著,這偌大的杭州城,卻無半點閒置之地,僅從此句便可窺探到杭州在宋元時期的勝景。無論是“松軒竹徑,藥圃花蹊”,還是“茶園稻陌,竹塢梅溪”,走一步便是一句詩,行一處便是一幅畫。“清溪”“綠水”“畫船”,如此良辰美景,值得所有觀景之人欽羨,用再多華美的辭藻來題詠也不為過。

  該篇的亮點在於“看了這壁,覷了那壁,縱有丹青下不得筆”幾句,作者雖妙筆生花,將杭州城的景色用心描繪,但怎奈何這如詩如畫的江山,縱然是有丹青妙筆,也不能將其描繪出一二。其中的無奈之情,更反襯了杭州城的美不勝收,也展現了作者無盡的感慨和懷想。

  關漢卿是金代末年人,生於北方,長於北方,這湖光山色的杭州美景對於他來說有很強烈的吸引力,從曲詞中表達了作者對於杭州城的讚歎之情。杭州城是南宋的都城,在南宋滅亡之時飽受戰火侵襲,但關漢卿來到杭州之時應是在元朝統一全國後不久,戰火已然遠去,繁盛之景也恢復如初。

  除了在《一枝花》中有“大元朝新附國,亡宋家舊華夷”之句,略有懷古傷今的感嘆之外,全曲基本上都是表達關漢卿對南方山水美景和城市興盛的驚喜和讚歎。更表現了他對祖國山河的熱愛。這首套曲語言通俗生動,描寫、議論並重,寫景抒情結合巧妙,充分展現了元曲的藝術特點,遣詞造句中更體現了關漢卿作品的率真本色。

  作者簡介

  關漢卿,元代戲劇家。號已齋叟。約生於金末,卒於元代,大都人(今河北安國)。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居首。鍾嗣成《錄鬼簿》說他曾任太醫院尹。據各種文獻資料記載,關漢卿編有雜劇60多種,現存18種。個別作品是否出自關漢卿手筆,學術界尚有分歧。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所作散曲今存套曲10多套、小令50多首,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描繪都市繁華與藝人生活,羈旅行役與離愁別緒,以及自抒抱負的述志遣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