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詩詞的意境精選美文

道與詩詞的意境精選美文

  道與詩詞的意境

  很早就想寫一些關於詩詞意境的文字,這是我在大學畢業論文中就想要表達的話語,但由於大學時代生活環境的限制和自身的淺薄,離校十年又由於各種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成天忙碌於各種各樣的繁文縟節,一直沒有安靜地面對自己,也就一直沒有動念。人到中年了,名利看得淡了,想著倒回來看看書,寫寫感受,也就有了動筆的念想,也算是了十年前大學話語表達未完成之心願吧。但自知淺薄,無法完成專業的論述,只是想借助對一些古典詩詞的意境體味,說說自己的心得而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道德經》。

  “隱也者,文外之重旨也。”“隱以複意為工。若篇中乏隱,等宿儒之無學,或一扣而語窮。”劉腮《文心雕龍》。

  “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義無窮。”嚴羽《滄浪詩話》。

  我之所以要引用以上三位大家的名句,是因為我可以從三位大家的名句中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那就是:道與詩詞的意境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詩詞意境即是詩詞之道。

  “道”是什麼?簡而言之,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精神,無形無象無聲無影無邊無際無色無味,只是一種整體把握,是產生一切色相的的根源,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我們無法用語言準確地將其表達出來,只能依靠內心或精神去領悟、去體會,我們領悟和體味到的心靈狀態即是道。

  而詩詞的意境又是什麼?正如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所言:“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義無窮。”詩詞的意境即詩詞的精神,是遊離於詩詞語言本身之外但又與之緊密相連的一種無以言表的東西,我們也無法用語言準確地將表達出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雖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但其卻是詩詞的根本精神,是駕馭詩詞本身的一隻無形的手,是詩詞的本源。我們透過詩詞語言和意象感悟和體味到的心靈狀態即是“意境”。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但萬物相加並不能體現道的真意。詩詞也一樣,語言、意象透過一定的語法疊加而成詩詞,但意境並不僅僅是這些語言和意象的簡單疊加,而是遊離於語言意象之外的一種終極精神。道於自然的精神與詩詞於人類的意境是何等的相似,詩人作詩其實也是在追尋大道,追尋自然的真理。

  人的一生短暫,物質固然重要,但貧窮一點無妨,精神一定不能喪失,體味古典詩詞的意境,儘量用語言將其表達得更接近意境本身,也算是追求大道精神的自不量力的行動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