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雪的詩詞

關於小雪的詩詞

  中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由於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以下是關於小雪的詩詞,歡迎閱讀。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幹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閒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逢雪宿芙蓉山》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冬日》

  宋·陸游

  故里躬耕後,頹齡耄及前。

  開門無客至,得句有僧傳。

  忽忽身如夢,迢迢日似年。

  會當乘小雪,夜上剡溪船。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終南望餘雪 》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長相思·山一程 》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

  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冬十月 》

  東漢·曹操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

  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鎛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初冬旅舍早懷 》

  唐·懷浦

  枕上角聲微,離情未息機。

  夢迴三楚寺,寒入五更衣。

  月沒棲禽動,霜晴凍葉飛。

  自慚行役早,深與道相違。

  《清平樂·年年雪裡》

  宋·李清照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夕》

  唐· 岑參

  浩汗霜風颳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初冬》

  唐· 杜甫

  垂老戎衣窄,歸休寒色深。

  漁舟上急水,獵火著高林。

  日有習池醉,愁來梁甫吟。

  干戈未偃息,出處遂何心。

  小雪習俗

  窖冰

  窖冰,又稱敲冰、納冰、藏冰,指冰天雪地的冬日時,將凝成柱狀的冰雪敲碎後,藏納在冰窖中,以備炎熱夏日到來時消暑、降溫、製作冷飲。

  在周代,皇上會專門設定官員負責掌管冬日窖冰事宜,官名稱之為“凌人”。不過,只流於宮廷貴族中。

  清代顧祿在《清嘉錄》中寫:“土人置窖冰,街坊擔賣,謂之涼水。”

  醃臘肉

  相傳,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寧王,兵敗南下途經巴中,來到漢中紅廟塘時,當地的百姓用醃製好的臘肉來招待他。

  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的地方官吏就曾將臘肉作為貢品,進獻御用,慈禧品嚐臘肉之後,讚不絕口。

  在民間,亦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人們用食鹽,配上花椒、大茵、大料、桂皮、丁香等香料,把肉醃在缸裡,7到15天之後,用棕葉或者竹蔑繩索串掛起來,滴乾水,再用柏樹枝條樹葉、甘蔗皮燻烤,最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燻幹而製成臘肉。

  吃餈粑

  “十月朝,餈粑碌碌燒”。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

  曬魚乾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後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小雪酒

  我國人民懂得釀酒,早在夏朝就開始了。周朝的杜康以善於釀酒而聞名。他改良釀酒的方法,使其獲得極大進步。政府之中也有酒正的官職,專門掌管與酒有關的政令。

  釀酒多在冬季,在小雪後釀酒,都稱為小雪酒,該酒儲存到第二年,色清味冽。這是因為小雪時,水極其清澈,足以與雪水相媲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