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元宵節的詩詞集錦
關於元宵節的詩詞集錦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地區和海外華人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下面是關於元宵節詩詞集錦,請參考!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元宵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漢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關於元宵節的詩詞大全
【篇一:《上元夜》】
崔液(唐)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篇二:《正月十五夜》】
蘇道味(唐)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篇三:《元夕無月》】
丘逢甲(清)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篇四:《汴京元夕》】
李夢陽(明)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篇五:《元夕影永冰燈》】
唐順之(清)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裡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餘歡。
節日的由來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建立《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變遷,元宵節風俗習慣早已有較大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就有。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先聲。[5]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習俗。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道教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清朝,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