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立春的詩詞農諺

關於立春的詩詞農諺

  立春是反映季節和物候的一個節氣,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季開始了,天氣將逐漸回暖,廣闊的大地將呈現出一派富有生機的.景象。下面是關於立春的詩詞農諺的內容,歡迎閱讀!

  立春日

  (唐)陸龜蒙

  去年花落時,題做送春詩。

  自為重相見,應無今日悲。

  道孤逢識寡,身病買名遲。

  一夜東風起,開簾不散窺。

  立春後五日

  (唐)白居易

  立春後五日,春態紛婀娜。

  白日斜漸長,碧雲低欲墮。

  殘冰坼玉片,新萼排紅顏。

  遇物盡欣欣,愛春非獨我。

  迎芳後園立,就暖前簷坐。

  還有惆悵心,欲別紅爐火。

  立春日

  (南宋)陸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盤放手空。

  天地無私生萬物,山林有處著衰翁。

  牛趨死地身無罪,梅發京華信不通。

  數片飛飛猶臘雪,村鄰相喚賀年豐。

  漢宮春·立春

  (南宋)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年是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燻梅染柳,更沒些閒,閒時又來鏡裡,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立春簡介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天文意義上它標誌著春季的開始。立春節氣一般是從2月4日或5日開始,到2月19或20日結束。立春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立春是一個略帶轉折色彩的節氣,雖說這種轉折不是十分明顯,但趨勢是天氣開始回暖,最嚴寒的時期基本過去,人們開始聞到早春的氣息。

  常年來看,2月上旬,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華南。立春後氣溫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立春節氣要預防低溫和雨雪天氣對春運工作的影響,農村要抓緊對越冬作物的田間管理,中耕鬆土,追施返青肥,防凍保苗。

  立春農諺: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一人心裡沒有計,三人肚裡唱本戲。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人勤地不懶,人懶地起鹼。

  人勤地不懶,秋後糧倉滿。

  讀書不離案頭,種田不離田頭。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船到不等客,季節不饒人。

  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

  增產措施千萬條,不誤農時最重要。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要想莊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場春風對一場秋雨。

  行下春風望夏雨。

  春寒夏悶多雨,秋冷冬幹多風。

  春寒雨颼颼,夏寒雨斷流。

  春寒有雨夏寒晴。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正月十五雪打燈,清明時節雨紛紛。

  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個八。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麥子無處放。

  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

  兩春加一冬,無被暖烘烘。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現倒春寒。

  春脖長,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打春凍人不凍水。

  春打六九頭,七九、八九就使牛。

  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

  不懂二十四節氣,不會管園種田地。

  看地種田,出海觀天。

  人隨節氣變,保證吃上飯。

  天變人不變,種田難增產。

  種地不看天,瞎了莫埋怨。

  種地不得時,必定討苦吃。

  種地不及時,囤裡缺糧食。

  看天看地種莊稼。

  初一高粱初二黍,七谷八麥,九果十菜。

  走親訪友拜年,莫忘討論種田。

  也收早,也收晚,也收深,也收淺,也收勤的也收懶;

  該早就早,該晚就晚,該深就深,該淺就淺,勤動腦筋不停閒;

  順天時,量地力,科學來種田。

  科學種田,越種越甜。

  土地不認爹和娘,收拾好了多打糧。

  七十二行,莊稼人頭一行。

  三百六十行,種田為上。

  萬物土中生。

  要得寶,土裡找。

  五穀雜糧數米大。

  珍珠為寶,稻米為王。

  農業興,百業旺,糧棉不收斷百行。

  地裡糧棉不出產,工廠城市缺吃穿。

  莊稼地裡不打糧,萬家買賣倒了行。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地是聚寶盆,糧是寶中寶。

  土地是個聚寶盆,又出金來又出銀。

  土地是個聚寶盆,看你手腳勤不勤。

  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懶。

  人勤地生寶,人懶地長草。

  地是萬寶囊,潛力無限長。

  耍龍耍虎,不如耍土。

  搞好農林牧副漁,廣大農民才富裕。

  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平原重點靠糧棉。

  平原的莊戶經,搬到山區念不通。

  積財萬貫,不如薄技在身。

  幫錢幫物,不如幫技術。

  要想富,專業戶,規模經營是出路。

  不搞責任制不聯心,不聯產量不認真。

  聯產聯著心,八分力氣掏十分。

  包了工,聯了產,又治窮漢又治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