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蓮花的古詩詞
關於描寫蓮花的古詩詞
蓮花生長在汙泥中,但它仍然嬌豔,大方不沾一點俗氣。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描寫蓮花的古詩詞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江南
漢·佚名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詩中大量運用重複的句式和字眼,表現了古代民歌樸素明朗的風格。詩歌描繪了採蓮的歡樂場面,從欣然戲樂的游魚中,我們似乎也聽到了採蓮少女的嬌聲笑語。
採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以寫意法,表現採蓮女子的整體形象,詩人將採蓮少女置於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虛實結合,使少女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蘇幕遮
北宋·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此詞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鄉的荷花,將遊子濃濃的思鄉情,向荷花娓娓道來,構思尤為巧妙別緻。上片主要描繪荷花姿態,下片由荷花夢迴故鄉。全詞寫景寫人寫情寫夢皆語出天然。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此詞作於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後,寄寓著作者濃濃的相思之情。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調、女性特有的款款柔情,給人以美的享受。
小池
南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中,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象和擬人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小池周邊自然景物的特徵和變化。全詩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蓮花
唐·溫庭筠
綠塘搖灩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首句寫荷塘,遠觀其美, “搖灩”二字精煉地寫出荷花的姿態;第二句寫近觀蓮花,遠近結合。後兩句把蓮比成“洛神波上襪”,令人聯想到洛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的輕盈優美之態。
折荷有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裡,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詩中以女子的口吻,表達了對遠方情人的思念之情。詩中以荷花寄託相思,與《西洲曲》中的“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