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詩詞鑑賞

元宵節的詩詞鑑賞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是吃湯圓賞月,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以下是元宵節的詩詞鑑賞,歡迎閱讀。

  有關元宵節的詩詞不勝列舉,其中名氣最大的有兩首。

  一首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火樹銀花,車水馬龍,美女如雲。千百次的從中找尋著自己的意中之人而不可得。卻突然發現,原來她只是靜靜的待在燈火幽暗之處。

  其實,元宵節本來就是古代的情人節,相親大會。所以有人是為了觀燈,有人是為了戀愛。很正常。

  如果跳出卿卿我我的境界,那個在燈火闌珊處的.人,也可以是自己,是那個胸懷錦繡卻不被重用的自己。躲在繁華之外,寧願孤芳自賞,也不肯同流合汙。

  國學大家王國維更用“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來形容古之成大事者三重境界中的第三重。

  稼軒作詞,豪放能“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婉約能“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休閒又能“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關鍵是,人家還是可以上馬提刀殺敵的抗金英雄。

  只可惜稼軒一生命運多舛、壯志難酬,即便是“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陸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又能如何!

  另一首是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溼春衫袖。

  詞句平白如話,好在詩詞的好壞並不以辭藻是否華麗作為標準,否則便不會有李白的《靜夜思》、蘇軾的《江城子》。

  明月如水,燈光璀璨,纏綿悱惻,蜜意柔情,失落傷感,哀婉苦痛。一詠三嘆,意味無窮,讓人心顫。

  不知道這首詞之後,到底埋藏著怎樣一個讓人心痛的故事。

  這首詞是如此的清麗動人,以至於一直有人懷疑這到底是不是歐陽修寫的?畢竟,老歐可是宋代文壇泰山北斗式的大咖,能寫出這樣的詞?

  於是有人把它的著作權給了朱淑真——一位像李清照一樣,同樣才華橫溢、又恰恰婚姻不幸的著名女詞人。

  其實,朱淑真被被沾上這樣便宜也是夠倒黴的——不但一分錢版稅沒有,還因為這首詞,千百年來幾乎被罵成了“破鞋”。

  說到這首《生查子·元夕》,就不由得讓人想起早於歐陽修200多年、唐人崔護的那首《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詩後面有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河北衡水安平人崔護,到長安趕考卻名落孫山。留在長安的崔護一次到南郊春遊,結果與一位村姑美女一見鍾情,不過並沒相互表白。

  一年之後,崔護再次去尋訪,卻發現人家大門緊鎖。失望至極的崔護便在人家大門上寫下了這首《題城南莊》。

  幾天後,崔護賊心不死,又去拜訪,卻被其父告知:女兒剛剛已經死了。

  原來,自從去年一別之後,女兒便鬱鬱寡歡。前幾日外出,回家發現了門上的題詩後,竟然一連數日不飲不食而亡。

  崔護聽後也是傷心欲絕,扶靈痛苦。

  然而,然而,然而,在崔護的哭聲中,那女孩竟然給活了……

  我猜,最後的結果你也想到了——老漢把女兒許配給了崔護。

  2000多年來,元宵節的名字儘管可能不同,文化內涵不同,活動形式不同,但其熱鬧的景象卻絲毫沒有改變。

  全國各地(甚至是華人文化區)都在放煙火、鬧花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不一而足。

  話說,宋朝常州有個太守名叫田登。元宵佳節時百姓普天同慶,因為放燈犯了老爺名“登”的忌諱,所以被迫稱“放燈三日”為“放火三日”,從此留下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千年笑柄。

  無獨有偶,袁世凱雖然竊國當了皇帝,但仍然內心發虛,深怕屁股做不穩。一天,當他聽到有人叫賣元宵時,立刻覺得“元宵”諧音“袁消”,很不吉利,於是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然而,“元宵”在百年後的今天猶盛,倒是他皇帝的美夢僅僅做了83天。

  老耿有詩曰:

  放火田登留笑柄,

  元宵不廢晲袁消。

  天人怒怨終何益?

  萬巷徒添寂寞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