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的經典詩詞

關於春節的經典詩詞

  人人都愛過春節,小編整理了一些春節經典詩詞,大家來看看。

  一、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賞析

  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元日”是陰曆正月初一。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於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逢年遇節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到今天。屠蘇,指古代春節時喝的用屠蘇草或幾種草藥泡的酒。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這兩句是說:在爆竹的響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人們喝著過節的屠蘇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經來臨。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轉明的`朝陽。結尾一句描述轉發議論。桃符:指畫有神荼、鬱壘兩個神像或寫有這兩個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掛在門上,以求“避邪”。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這是因為七絕每句字數限制的緣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換了舊桃符。以桃符的更換揭示出“除舊佈新”的主題。

  其實,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徵意義,它是以除舊迎新來比喻和歌頌新法的勝利推行。這首詩正是讚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

  二、守歲

  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餘官於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

  欲知垂盡歲⑴,有似赴壑蛇⑵。

  修鱗半已沒⑶,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⑷,相守夜歡譁⑸。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⑹。

  坐久燈燼落⑺,起看北斗斜⑻。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⑼。

  守歲詞句註釋

  ⑴垂盡:快要結束。

  ⑵壑(hè):山谷。

  ⑶修鱗:指長蛇的身軀。

  ⑷強(qiǎng):勉強。

  ⑸譁:一作“喧”。

  ⑹撾(zhuā):擊,敲打,此處指更鼓聲。

  ⑺燈燼(jìn):燈花。燼,物體燃燒後剩下的部分。

  ⑻北斗斜:謂時已夜半。

  ⑼蹉跎(cuō tuó):時間白白過去,光陰虛度。

  文學賞析

  《守歲》,十六句,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六句:“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這裡用生動的比喻說明守歲無益,從反面人題,跟前兩首有所不同。這個比喻不但形象生動,而見辰龍巳蛇,以蛇比歲,不是泛泛設喻。這六句的前四句寫歲已將近,後二句寫雖欲盡力挽回,但徒勞無益。“系其尾”字面雖然用《晉書·賈后傳》“系狗當繫頸,今反系其尾”的話,但在行文中完全以“赴壑蛇”為喻:到了除夕,已經是末梢了,倒拔蛇已不大可能,何況只抓蛇尾巴梢,哪裡能系得住呢?以這樣六句開頭,好像說這個風俗無道理。要寫守歲,先寫守不住,不必守,這是欲擒故縱,使文字多波瀾的手法。

  中間六句是第二個層次:“兒童強不睡,相守夜諶譁。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這個層次寫守歲的情景。一個“強”字寫出兒童過除夕的特點:明明想打磕睡,卻還要勉強歡鬧。這兩句仍然是作者回味故鄉的風俗,而不是他在鳳翔時的情景。這一年蘇軾才二十六歲(虛齡二十七歲),膝下只有一子蘇邁,虛齡五歲,不可能有這兩句所寫的場景。“晨雞”二句將守歲時的心理狀態寫得細膩入微,“坐久”兩句將守歲時的情景寫得很逼真。這兩句主要是針對大人守歲所說的。紀昀很欣賞這十個字,說是“真景”。實際上這是人人守歲都有過的感受,他能不費力地寫出來,增添不少親切感。

  最後四句是第三個層次:“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這個層次與開頭第一個層次的欲擒故縱相對照,表明守歲有理,應該愛惜將逝的時光。正面交代應該守歲到除夕盡頭。結尾兩句化用白居易“猶有誇張少年處”,意在勉勵蘇轍。蘇轍在京師侍奉父親,蘇軾希望兩地守歲,共惜年華。這個結句含有積極奮發的意味,是點睛之筆,使全詩精神陡然振起。

  蘇軾的《守歲》,詩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勵自己惜時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蛻皮喻時間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終抓緊時間做事,免得時間過半,雖勤也難補於事。努力應從今日始,不要讓志向抱負付諸東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