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悼亡詞的藝術特色

納蘭性德悼亡詞的藝術特色

  納蘭性德被稱為清初“滿族第一詞人”,尤以悼亡詞最為突出。以下是小編分享的關於納蘭性德悼亡詞的藝術特色,歡迎大家閱讀!

  納蘭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正黃旗人。1674年,納蘭性德二十歲時,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妻盧氏,兩人生活幸福溫馨。可是,天妒紅顏,三年後,溫柔嫻淑的盧氏永遠地離開人世,這噩耗使納蘭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難以自拔,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1]。寫下了多首哀怨悽楚的悼亡詩詞,一直到八年後自己病逝,悼亡之作從未間斷。在他的詞集《飲水詞》中,題中明確標有“悼亡”的有七首,而“題雖未見標出‘悼亡’,而詞情實系追思亡婦,憶念舊情的尚有五十闕左右。”[2]。本文中,筆者以納蘭性德的悼亡詞代表作為例,說明其藝術特色,進一步感受詞中的深切情意。

  記夢寫哀

  迷離恍惚的夢境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也曲折地反映出了詞人內心最真實隱蔽的情感。納蘭悼亡詞中記夢的佳作當推《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終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已。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裡。清淚盡,紙灰起。

  此詞開頭便不同尋常,一句“何時已”道出了詞人心中對盧氏綿長無盡的哀思。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內心的傷感和惆悵更是有增無減。詞人幻想著能向冥間通個書信,讓他知道這三年來愛妻的苦樂,可是自己心中深知這是不可能的。一個“若”字交織著希望與幻滅,“與誰相倚”是深情曲折的體現。全詩可謂驚心動魄,難以卒讀。

  故去的纏綿繾綣仿若是一場美麗的夢,夢中相生相守的誓言讓詞人無奈地覺察到陰陽相隔的悲哀。詞人因情而起相思意,因思而憶舊時景,因憶而作相會夢,因夢而作相思詞,這般如痴如夢、痴心不改的深情真摯而感人。

  託月寄思

  夢無形,月有形。皎潔晶瑩的光芒正如詩人心中的亡人形象那般美好,而月亮的陰晴圓缺也用來傳達詩人無盡的思念。在悼亡詩詞中寫夜月寫得最多且最有特色的當是納蘭性德。而《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歷來被視為是納蘭的代表作之一: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 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 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末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詞作開篇就以“辛苦最憐”四字領起,頓時使天邊那一泓寒碧的月華,漾起諸多情思。那辛苦的月亮最是讓人憐愛,他心愛的盧氏正像那玉盤般圓滿的月亮一樣惹人憐惜,遺憾的是滿月只有一晚,正如愛情的歡樂,恨多樂少。如今,雙燕還在簾間呢喃,詞人和愛妻,卻已是天上人間,一片悽清。此詞句句情深意濃,表達了他與亡妻的愛情生死不渝,抒發了無窮盡的哀痛,纏綿悽切,感人至深。

  月亮與亡妻,想象與現實,這些相互對照、相互結合,亦虛亦實,虛實相生,把詩人悼亡傷逝的心曲表達得淋漓盡致。

  觸景傷情

  在亡妻逝世後半個月,納蘭寫下了第一首悼亡詞《青山溼遍·悼亡》,詞情悽婉哀怨,真可說是一曲聲聲血、字字淚的悲歌挽唱,讀來令人為之泣下。“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淒涼。”[3]詞人看著而今恣意綻放的桃花,想著半月前妻子帶病在燈下做女紅的場景,禁不住淚流滿面,再難控制內心的悲痛之情。然而逝者已矣,生者何如?

  相比之下,秋季的悲涼之情更為明顯。秋季的蕭索、衰敗常常使人心生傷感的愁緒,加之秋季氣溫驟降、萬物凋零,詩人從生理上感受到冷意進而轉化為心理上的悲涼,由觸目蕭條之景而牽動自身愁苦之情,從而發出對逝者的傷悼。如《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面對這落葉殘陽、冷落蕭索的秋景,詩人心中希冀著和愛妻白頭偕老、永不分離,可是愛人終究遠逝,心中的希冀和現實的物是人非形成強烈的反差,衝突之中詩人內心的悲慼之感愈加深厚濃重。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到“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4]。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在詞人筆下,無論是變幻的春景、蕭瑟的秋景還是殘敗的晚景,由這些景象所引發出的感慨都是哀婉的,我們看到的都是詞人對已逝生命的無限懷想、惋惜和追念。

  睹物思人

  悼亡詩詞是詩人睹物興情、撫存感往的結果。詩人由於外物的感召,內心不能平靜,徘徊在與愛侶曾共同生活的空間,在這片小天地中勾起對往事回憶的物象俯拾皆是。人亡物在,睹物思人,令人黯然神傷。如《臨江仙·點滴芭蕉心欲碎》、《紅窗月·燕歸花謝》、《荷葉杯·知己一人誰是?已矣》等詞作。曾經那些細小的'物件、生活的瑣事,看來最是平淡無奇、微不足道,可如今這些在詞人的眼中看來,確實那麼的含義深刻、浸透著無限的感情。正是因為那些日常生活小事留下了亡妻的痕跡,才會一次次勾起詞人心底最深處的美好記憶,也才能夠讓我們在詞作的字裡行間感受到詞人心中對亡妻那份情真意切的悼惜與懷念。

  納蘭悼亡詞的藝術特色除去以上四種,還有許多,筆者在此不一一列舉。這些悼亡詞,不論是睹物思人,還是觸景傷情,都是詞人對亡妻純真深厚感情的體現。納蘭性德在這樣淒涼悲怨的藝術氛圍中和著自己的血淚歌詠著對亡妻的滿腔深情,寫出了人間最珍貴的感情,表現了人類對最純潔情感的追求,展示出人性中最美好的精神世界,以其真摯、絕望、悽美、頑豔、純清、哀怨的藝術個性打動了讀者,成為清初詞壇甚至整個中國詞史上的美錦奇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