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長征詩詞欣賞

毛主席長征詩詞欣賞

  毛主席,偉大的革命家、軍事家、詩人,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創作了大量優美、樂觀、堅強的詩歌,可以被稱為壯美的詩史,在當代詩歌中獨領風騷。

  1934年10月,毛主席帶領中央紅軍離開革命根據地,從江西瑞金出發,跋山涉水,歷經千難萬險,1935年10月到達陝北,同陝北紅軍會師,行程兩萬五千裡。在極其艱苦的長征途中,毛主席寫下了《憶秦娥·婁山關》、《七律·長征》等膾炙人口的名篇。下面我們來欣賞毛主席詩詞,重溫長征精神。

  清平樂·會昌

  1934年夏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

  在王明、博古等左傾錯誤的指揮下,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革命形勢危急,毛主席說“中國是一個大國,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沒有迴旋的餘地”,主張突破敵人包圍,進行長征,可是毛主席實際上已經被排除在黨和紅軍的領導中樞之外,對革命心急如焚。登上會昌城外高峰,思緒萬千,“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廣大戰士鬥志昂揚,對革命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十六字令三首

  1934年—1935年

  其一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這三首小令,寫長征途中紅軍戰士歷盡千難萬險,無所畏懼,英勇豪邁的`精神。“快馬加鞭”意氣風發,“倒海翻江”,波瀾壯闊,萬馬戰猶酣,卻有天柱般的堅強意志。

  憶秦娥·婁山關

  1935年2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1935年1月,遵義會議重新確立了毛主席在中央的領導地位,1935年2月,中國紅軍第一方面軍二渡赤水,回師黔北,殲滅黔軍四個團,攻下婁山關,揭開遵義大捷的序幕,贏得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巨大勝利,展示了遵義會議的曙光。這首詞,反映出遵義會議後,紅軍頑強勇猛,視險如夷的豪邁氣魄和無盡不催,攻無不克的戰鬥英姿。

  七律·長征

  1935年10月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紅軍戰士擊潰了敵軍無數次圍追堵截,他們跋山涉水,翻過連綿起伏的五嶺,突破了烏江天險,四渡赤水,越過烏蒙山,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最後翻過岷山,歷經十一個省。這首詩是在紅軍越過岷山,攻佔臘子口後,到達六盤山前寫的。精確的概括了紅軍長征的戰鬥歷程,形象的表現了紅軍的偉大形象和樂觀主義精神。

  念奴嬌·崑崙

  1935年10月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毛主席帶領紅軍,翻岷山,過崑崙,走完最後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陝北,長征勝利在即,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即將展開。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消滅帝國主義,實現共產主義“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清平樂·六盤山

  1935年10月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翻越六盤山後,中央紅軍很快到達陝北吳起鎮,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毛主席在越過六盤山後的一天,揮筆寫下了這首詞。千山萬水腳下過,“屈指行程二萬”,藐視困難,抒發了獲得勝利時的明朗心境。

  1936年10月,賀龍、任弼時帶領紅二方面軍與徐向前、陳昌浩帶領的紅四方面軍,經過長征,到達甘肅會寧,同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宣告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勝利結束。

  毛主席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作為領袖,見證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作為詩人,博學多才,在不同時期,創作了大量的氣勢恢宏的詩歌,系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紀實之作,為研究歷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為歷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課堂上,我們要利用好這些素材,增加課堂情趣,引導學生感悟歷史,培養學生提取並運用有效歷史資訊的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