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

李白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絕,是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詩表面是寫獨遊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為大家分享了獨坐敬亭山的教學設計,歡迎借鑑!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

  2.能透過朗讀和想象,感悟詩的內容和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默寫《獨坐敬亭山》。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詩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光輝。同學們喜歡古詩麼?如果喜歡古詩就應該對李白這個人不陌生了。關於他你們瞭解多少呢?(學生交流收集的關於李白的資料)

  李白的確是一個文學大家,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他一個流芳千古的作品《獨坐敬亭山》。(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2.解詩題:對於問題你們是怎麼理解的呢(生自由彙報)

  師明確:敬亭山是一個山名。坐,對坐,意思就是詩人獨自對坐在敬亭山。這首詩就是李白獨自對坐敬亭山時的所見所感。

  二、自學古詩

  1.出示自學提示,佈置自學。

  ①讀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②結合詩句,利用字典理解詞意及詩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別人交流。

  2.檢查自學。

  ①出示生字生交流學習情況

  ②指讀全詩。(正音)

  參考評價語:

  你讀得很準確,很有味道了!

  你的聲音真好聽,就像一隻小黃鸝!

  你的朗讀水平進步很大!

  ③交流自己對詞和句的理解。(師生評議)

  同學們讀得非常有感情!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老師相信同學們在讀得過程中對詩已經有了自己的瞭解。

  一、二句(盡:沒有了。孤雲:孤單的雲,也就是隻有那一片雲。閒:休閒,休息。厭:滿足。)

  師小結:前二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隻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閒”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彷彿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並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遊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三四句:詩句意思:後兩句意思怎樣說才通順?(“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說語意才順。這是理解古詩詩句意思的一種方法。)

  (句意:一群群鳥全飛光了,天上的那片雲獨自飄來飄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著,誰也不厭煩誰。)

  師小結:詩的下半運用擬人手法寫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鳥飛雲去之後,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詩人凝視著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這使詩人很動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還願和我作伴吧?“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複,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鍊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又何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3.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全詩描繪了孤山淒涼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思想感情。)

  師:“靜”是全詩的血脈。這首平淡恬靜的詩之所以如此動人,就在於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創造出來的“寂靜”的境界,無怪乎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要誇這首詩是“傳‘獨坐’之神”了。

  三、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1.體會作者感情,自己練讀這首詩。

  2.指讀全詩,教師範讀指導,學生練讀。

  3.背誦全詩。

  四、擴充套件

  1.你還喜歡我們以前沒學過的李白的哪首詩?說說為什麼喜歡它?

  2.交流。

  3.把喜歡的李白的詩抄在摘抄本上。

  五、佈置作業

  熟背《獨坐敬亭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