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烏夜啼》詩歌鑑賞

李白《烏夜啼》詩歌鑑賞

  烏夜啼

  李白

  黃雲城邊烏欲棲, 歸飛啞啞枝上啼。

  機中織錦秦川女, 碧紗如煙隔窗語。

  停梭悵然憶遠人, 獨宿空房淚如雨。

  【按】樂府古題,屬《清商曲·西曲歌》。李此寫晉朝滔妻蘇。本秦川刺史,後被堅徙流沙。把思念織成迴文璇璣圖,題詩二百餘,計八百餘言,縱橫反覆皆成章句。

  鑑賞:

  《烏夜啼》為樂府舊題,多寫離別之男怨女恨。李白此詩題材相類,卻別新境,獨具魅力。

  領起二句繪景,乃一秋林晚鴉圖也。描寫蒼涼之景,渲染淒涼氣氛。聲色並茂的自然之景,蘊含著濃濃的愁緒,直透人心。三、四句繪人,省去了容貌,省去了服飾。其單調而枯燥的勞動,早已讓她疲憊不堪。此時,她不勝窗外歸鴉的叫聲,面對紗窗,兀自獨立,卻不敢再去掀起那如煙的簾子。也許並非是那窗簾如煙,倒是那淚眼迷離所至,怕那外面的世界不能讓她自持。其實,她早已不能自持了,喃喃自語,淚溼衣襟,便是最有力的證明!

  那怨中的女子,詩人只讓我們霧裡看花,聞其聲,而不見其形,直讓人心蕩神馳。其剪裁構思,頗具匠心,讓讀者感受的不是她的容,她的貌,而是她的心,她的情。因此,主人公鬱結難解,愁怨難排,孤苦伶仃的境況,直撼人心。她的'淚水,不覺間,亦打溼了我們的心。

  六句詩,起句佈景,繪景寓情,情景相生;中間繪人,繪影繪聲,啟人遐思;結尾點題,韻長味遠,餘響不盡。

  傳說李白在天寶初年到長安,賀知章讀了他的《烏棲曲》、《烏夜啼》等詩後,大為歎賞,說他是“天上謫仙人也”,於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薦了他。《烏夜啼》為樂府舊題,內容多寫男女離別相思之苦,李白這首的主題也與前代所作相類,但言簡意深,別出新意,遂為名篇。

  “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起首兩句繪出一幅秋林晚鴉圖,夕暗淡,返照城,成群的烏鴉從天際飛回,盤旋著,啞啞地啼叫。“烏欲棲”,正是將棲未棲,叫聲最喧、最煩亂之時,無所憂愁的人聽了,也會感物應心,不免惆悵,更何況是心緒愁煩的離人思婦呢?在這黃昏時候,烏鴉尚知要回巢,而遠在天涯的征夫,到什麼時候才能歸來呵?起首兩句,描繪了環境,渲染了氣氛,在有聲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蘊含著的愁緒牽引了讀者。

  “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這織錦的秦川女,固可指為秦時滔妻蘇,更可看作唐時關中一帶徵夫遠戍的思婦。詩人對秦川女的容貌服飾,不作任何具體的描寫,只讓你站在她的閨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過煙霧般的碧紗窗,依稀看到她伶的身影,聽到她低微的語音。這樣的藝術處理,確是匠心獨運。因為在本詩中要讓讀者具體感受的,並不是這女子的外貌,而是她的內心,她的思想感情。

  “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空房淚如雨!”這個深鎖閨中的女子,她的一顆心牢牢地系在遠方的丈夫身上,“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悲愁鬱結,無從排解。追憶昔日的恩愛,感念此時的孤獨,種種的思緒湧上心來,怎不淚如雨呢?這如雨的淚也沉重地滴到詩人的心上,促使你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到這裡,詩人也就達到他預期的藝術效果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