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烤羊肉》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烤羊肉》

  引導語:梁實秋先生的品味不似唐魯孫那樣的大家氣派,醬菜、湯包、燒餅、油條,連麥當勞都能寫上一寫,但《雅舍談吃》處處卻顯現著文人食客的淵博與風雅。一味平凡吃食可以縱橫南北、通貫古今,柴米油鹽中亦現大典故,讓人回味。下面是《雅舍談吃》中的《烤羊肉》原文,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北平中秋以後,螃蟹正肥,烤羊肉亦一同上市。口外的羊肥,而少羶味,是北平人主要的食用肉之一。不知何故很多人家根本不吃羊肉,我家裡就羊肉不曾進過門。說起烤肉就是烤羊肉。南方人吃的紅燒羊肉,是山羊肉,有羶氣,肉瘦,連皮吃,北方人覺得是怪事,因為北方的羊皮留著做皮襖,捨不得吃。

  北平烤羊肉以前門肉市正陽樓為最有名,主要的是工料細緻,無論是上腦、黃瓜條、三叉、大肥片,都切得飛薄,切肉的師傅就在櫃檯近處表演他的刀法,一塊肉用一塊布蒙蓋著,一手按著肉一手切,刀法利落。肉不是電冰櫃裡的凍肉(從前沒有電冰櫃),就是冬寒天凍,肉還是軟軟的,沒有手藝是切不好的。

  正陽樓的烤肉支子,比烤肉宛烤肉季的要小得多,直徑不過一尺,放在四張八仙桌子上,都是擺在小院裡,四圍是四把條凳。三五個一夥圍著一個桌子,抬起一條腿踩在條凳上,邊烤邊飲邊吃邊說笑,這是標準的吃烤肉的架勢。不像烤肉宛那樣的大支子,十幾條大漢在熊熊烈火周圍,一面烤肉一面烤人。女客喜歡到正陽樓吃烤肉,地方比較文靜一些,不願意露天自己烤,夥計們可以烤好送進房裡來。烤肉用的不是炭,不是柴,是燒過除煙的松樹枝子,所以帶有特殊香氣。烤肉不需多少佐料,有大蔥芫荽醬油就行。

  正陽樓的燒餅是一絕,薄薄的兩層皮,一面粘芝麻,開啟來會冒一股滾燙的熱氣,中間可以塞進一大箸子烤肉,咬上去,軟。普通的芝麻醬燒餅不對勁,中間有芯子,太厚實,夾不了多少肉。

  我在青島住了四年,想起北平烤羊肉饞涎欲滴。可巧厚德福飯莊從北平運來大批冷凍羊肉片,我靈機一動,託人在北平為我定製了一具烤肉支子。支子有一定的規格尺度,不是外行人可以隨便製造的。我的支子運來之後,大宴賓客,命兒輩到寓所後山拾松塔盈筐,敷在炭上,松香濃郁。烤肉佐以濰縣特產大蔥,真如錦上添花,蔥白粗如甘蔗,斜切成片,細嫩而甜。吃得皆大歡喜。

  提起濰縣大蔥,又有一事難忘。我的同學張心一是一位畸人,他的夫人是江蘇人,家中禁食蔥蒜,而心一是甘肅人,極嗜蔥蒜。他有一次過青島,我邀他家中便飯,他要求大蔥一盤,別無所欲。我如他所請,特備大蔥一盤,家常餅數張。心一以蔥捲餅,頃刻而罄,對於其他菜餚竟未下箸,直吃得他滿頭大汗。他說這是數年來第一次如意的飽餐!

  我離開青島時把支子送給同事趙少侯,此後抗戰軍興,友朋星散,這青島獨有的一個支子就不知流落何方了。

  那個年代的“舌尖中國”——讀梁實秋《雅舍談吃》有感

  中國的散文,自古而今,流傳甚多。古時唐宋大家多以各類託物言志,或即景抒情的散文著名於世。然而畢竟古文晦澀,著實難讀的很,唯獨建國前幾位名家的半白之文,留有古語餘香,又兼現代語言的樸實舒暢,讓人讀來不僅舒心,更有一份欣賞的感覺。假期隨手翻閱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恰如其分,美食勾人,讓人大呼過癮。

  梁實秋先生一生著作頗豐,散文集一再出版,聞名於世。其與魯迅先生的激烈“筆戰”也一直讓人津津樂道。實際上樑先生是一位文字風格平淡隨和,擅長自由文字的作家。他致力於提倡文學的人性,主張一切文字作品“發於人性,基於人性,亦止於人性”,當然,對於這本《雅舍談吃》也是在他這一思想下的散文作品集。整部集子裡,先生用寥寥數筆,勾勒出人們對美食饕餮的追求和體驗,發自內心的自然慾望,追求完美的口味搭配,卻也有所節制不去暴飲暴食。要知道那個年代沒有什麼營養平衡的講究,沒有什麼食品安全的危險,從頭到尾,都是美妙的食材配合高超的廚藝在唱主角,如同一部那個年代文字版的“舌尖上的中國”。看完口水橫流之餘不禁感慨,中國人不愧是世界上最擅長吃的民族了。

  一、食之理

  美食的不可思議,在於看似普通或意外的搭配下,混合燒出感官最可口的作品。這一點是糅雜了理性和感性的綜合,可謂是美食自身的'“理”。梁先生在書裡大讚了類似的美食搭配,試舉兩例如下:

  比如“水晶蝦餅”,“七分蝦肉要加三分豬板油,放在一起剁碎…略按松,壓成厚厚的小圓餅狀,下油鍋炸,要用豬油,溫的豬油,炸出來白如凝脂,溫如軟玉,入口松而脆…實為不可多得…”

  又如“溜黃菜”,“溜黃菜是用豬油做的…在蛋黃糊里加荸薺丁,表面撒一些清醬肉或火腿屑,用調羹舀著吃…做法是蛋黃攪拌加水,加入芡粉,入旺油鍋中翻攪而成。”

  這些特色,看著令人驚奇,蝦肉配豬油,居然可以成餅食之;蛋黃配荸薺配火腿,居然可以成就名菜“溜黃菜”,想不到的組合,嘗得到的美味,讓人不禁食指大動。

  二、食之趣

  梁先生是大家子弟,光看書中描述自己家的門,就有一番大戶人家的威風。門口設木牌,進門迎面有金磚擺拼的“戩榖”字樣。既是大戶人家,飲食料理算是精巧細緻,也就是現在俗話說的“高階大氣上檔次”。然而梁先生卻也關注平民小吃,如豆汁,窩窩頭,麵條等,只要條件許可,他都去嚐嚐,去尋找尋常食物的美味,算是別緻的美食趣向;各種尋求美味的過程中,梁先生還往往記錄了各種幽默詼諧的故事,讓人忍俊不禁,算是獨特的文學趣味。

  《湯包》一文中寫道:兩個不相識的人據一張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裡的一股湯汁直飈過去,把對面客人噴了個滿臉花。肇事的這一位並未覺察,低頭猛吃。對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氣,不動聲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趕快擰了一個熱手巾把送了過去,客徐曰:”不忙,他還有兩個包子沒吃完理。”

  《芙蓉雞片》一文中寫道:我幼時侍先君飲於東興樓,因上菜稍慢,我用牙箸在盤碗的沿上輕輕敲了叮噹兩響,先君急止我曰:”千萬不可敲盤碗作響,這是外鄉客粗鹵的表現。你可以高聲喊人,但是敲盤碗表示你要掀桌子。在這裡,若是被櫃上聽到,就會有立刻有人出面賠不是,而且那位當值的跑堂就要捲鋪蓋,真個的捲鋪蓋,有人把門簾高高掀起,讓你親見那個跑堂扛著鋪蓋捲兒從你門前疾馳而過。不過這是表演性質,等一下他會從後面又轉回來的。”

  三、食之味

  中國人算的上最講究吃的民族,尤為注重烹飪的方式和味道。方式五花八門,烤、煎、燉、蒸、滷、炸、燴、醉、炙、熘、炒、拌,真是一言難盡。古來有許多做菜的名廚,其名字都和宰相一樣顯赫地留在青史上。梁先生在《雅舍談吃》裡尤為注重煎炸處理的味道。

  “煎餛飩”裡提及到,“最欣賞的是致美齋的煎餛飩...入油鍋慢火生炸,炸黃之後再上小蒸籠,猛蒸片刻...每個餛飩包的非常峭拔舒巧,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有“核桃腰”談到,“腰子上面縱橫劃紋,下油鍋炸...炸到變黃,取出蘸著花椒鹽吃”。如此這般,可見梁先生偏愛煎炸食物的口味,大致是因為油脂裡的脂肪酸經過煎炸處理後顯出焦又甜的味道,而且煎炸後食物口感酥脆,更惹人饞蟲吧。

  四、食之色

  梁先生在點評食物的時候,算不上什麼美食家,充其量是一位文人對於生活裡“吃”的感悟和感情。對於一般美食評論要求的“色”、“香”、“味”並不做全面的考量。他更偏重口味的描寫,對於食物外觀和色澤關注不多,但也有所表現。

  “白菜”裡寫到:“弧形菜葉洗淨待用...準備幾樣東西...炒麻豆腐一盤,作灰綠色,此物用羊尾巴油炒最妙,加一把青豆...切小肚丁一盤,小肚丁是用豬尿泡灌豬血勾芡粉煮成的,作粉紅色,加大量松子,有異香...炒白菜絲,炒爛,取熱飯一碗,把鮮紅的蒜蓉醬抹在白菜裡...把麻豆腐、小肚丁、炒白菜絲一起拌飯...吃得痛快淋漓”。

  又有“蔥油餅”,“在山東,許多處蔥油餅是油炸的,焦黃的樣子很好看,吃上一兩塊就消化不了了...”。“芙蓉雞蛋裡”寫到:“取雞胸肉,細切...然後以白色雞蛋清攪合之...入溫油鍋攤成一大片...起鍋時加嫩豆苗數支,取其翠綠色為點綴,如能灑上幾滴雞油,亦甚妙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