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內斯特·海明威《老人與海》

歐內斯特·海明威《老人與海》

  引導語:《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晚年的力作。在這部中篇小說裡他成功地塑造了老漁夫桑提亞哥的英雄形象,我們一起來品讀這部經典之作。

  歐內斯特·海明威《老人與海》

  作者簡介

  歐內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國小說家,出生於伊利諾伊州奧克·帕克。他的父親是內科醫生,愛好釣魚和打獵,培養了海明威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從幼年到老年,他對鬥牛、拳擊、漁獵等的熱愛歷久不衰。這些競技活動有助於造就他的硬漢性格,並且在他的創作中得到了生動的反映。他一生經歷豐富,曾長期擔任駐歐記者,親身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西班牙內戰期間,他支援共和政府,反對法西斯主義。在抗日戰爭中他曾來中國採訪。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從耳聞目睹的事實中認清了這場帝國主義戰爭的性質。他和一批敏感的青年作家在戰後流落歐洲,在否定了傳統價值觀念後對生活和前途感到迷惘,被稱為”迷惘的一代”。他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1926年)和《永別了,武器》(1929年)都是表現第一次世界大戰給青年一代造成的創傷的力作。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1940年)歌頌國際縱隊戰士和西班牙游擊隊員反法西斯的英勇鬥爭。

  海明威是語言藝術大師。青年時代的記者生涯和旅歐美國女作家斯泰因的影響形成他簡練生動的文風。他寫作態度嚴謹,字斟句酌,反覆琢磨,使他含蓄簡約的文體日臻成熟,在世界文壇獨樹一幟,影響了不少作家。1952年他發表了中篇小說《老人與海》。1954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讚揚他”精通現代敘事藝術,文筆有力,自成一體,這在近作《老人與海》中得到了證明。”晚年他由於疾病纏身,精神抑鬱,自殺而死。

  內容概要

  古巴漁民桑提亞哥是獨自乘小船打魚的老漁夫。接連84天他一條魚也沒有捕到。起初40天一個叫曼諾林的男孩子總是跟他在一起,可是日子一久曼諾林的父母認為老頭背運,吩咐孩子搭另一條船出海,果然第一個星期就捕到三條好魚。孩子見到老頭每天空船而歸,心裡非常難受,總要幫他拿拿東西。

  桑提亞哥瘦削憔悴,後頸滿是皺紋,臉上長著疙瘩,但他的雙眼象海水一樣湛藍,毫無沮喪之色。他和孩子是忘年交。老頭教會孩子捕魚,因此孩子很愛他。村裡很多打魚的人都因為老頭捉不到魚拿他開玩笑,但是孩子認為老頭是最好的漁夫。他們打魚不單是為了掙錢,而是把它看作共同愛好的事業。孩子為老頭準備飯菜,跟他一起評論壘球賽。老頭特別崇拜壘球好手狄馬吉奧。他是漁民的兒子,腳跟上雖長有骨刺,但打起球來生龍活虎。老頭認為自己已經年邁,體力不比壯年,但他懂得許多捕魚的訣竅,而且決心很大,因此他仍是個好漁夫。他和孩子相約第二天一早一起出海。當晚老頭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少年當水手時遠航非洲見到在海灘上嬉戲的獅子。醒後他踏著月光去叫醒孩子,兩人分乘兩條船,出港後各自駛向自己選擇的海面。天還沒大亮,老頭已經放下魚餌。魚餌的肚子裡包著魚鉤的把子,魚鉤的突出部分都裹著新鮮的沙丁魚。魚餌香氣四溢,味道鮮美。正當桑提亞哥目不轉睛地望著釣絲的時候,他看見露出水面的一根綠色竿子急遽地墜入水中。他用右手的大拇捐和食指輕輕捏著釣絲。接著鉤絲又動了一下,拉力不猛。老頭明白一百英尋之下的海水深處,一條馬林魚正在吃魚鉤上的沙丁魚。

  他感覺到下面輕輕的扯動,非常高興。過了一會兒他覺得有一件硬梆梆、沉甸甸的東西,這分明是馬林魚的重量,他斷定這是一條大魚。他先鬆開釣絲,然後大喝一聲用盡全身的力氣收攏釣絲,但魚非但沒有上來一英寸,反而慢慢遊開去。老頭把釣絲背在脊樑上增加對抗馬林魚的拉力,可是作用不大,他眼睜睜地看著小船向西北方飄去。老頭想魚這樣用力過猛很快就會死的,但四個小時後魚依然拖著小船向浩渺無邊的海面游去,老頭也照舊毫不鬆勁地拉住背在脊樑上的釣絲。他回頭望去,陸地已從他的視線中消失。太陽西墜,繁星滿天。老頭根據對星的觀察作出判斷:那條大魚整夜都沒有改變方向。夜裡天氣冷了,老頭的汗水乾了,他覺得渾身上下冷冰冰的。他把一個麻袋墊在肩膀上的釣絲下面減少摩擦,再彎腰靠在船頭上,他就感到舒服多了,他大聲地自言自語:”要是孩子在這兒多好啊,好讓他幫幫我,再瞧瞧這一切。”破曉前天很冷,老頭抵著木頭取暖。他想魚能支援多久我也能支援多久。他用溫柔的語調大聲說:”魚啊,只要我不死就要同你周旋到底。”太陽昇起後,老頭髮覺魚還沒有疲倦,只是釣絲的斜度顯示魚可能要跳起來,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

  他說:”魚啊,我愛你,而且十分尊敬你。可是今天天黑以前我一定要把你弄死。”魚開始不安分了,它突然把小船扯得晃盪了一下。老頭用右手去摸釣絲,發現那隻手正在流血。過了一會他的左手又抽起筋來,但他仍竭力堅持。他吃了幾片金槍魚肉好增加點力氣來對付那條大魚。正在這時釣絲慢慢升起來,大魚終於露出水面。在陽光下,它渾身明亮奪目,色彩斑斕。它的喙長得象一根壘球棒,尖得象一把細長的利劍。它那大鐮刀似的尾巴沒人水中後,釣絲也飛快地滑下去。桑提亞哥驚喜地發現大魚比小船還要長兩英尺。他和大魚一直相持到日落,雙方已搏鬥了兩天一夜。

  老頭不禁回想起年青時在卡薩布蘭卡跟一個黑人比賽扳手的經歷。他倆把胳膊時放在桌上劃粉筆線的地方,前臂伸直,兩手握緊,就這樣相持了一天一夜。八小時後每隔四個鐘頭就換一個裁判,讓他們輪流睡覺。桑提亞哥和黑人的手指甲裡都流出血來。有一次黑人喝了甜酒使出全身力氣,竟把桑提亞哥的手壓下去將近三英寸,但桑提亞哥又把手扳回原來的位置,並且在第二天天亮時奮力把黑人的手扳倒,從此他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老頭和大魚的持久戰又從黑夜延續到天明。大魚躍起十幾次後開始繞著小船打轉。老頭頭昏眼花,只見眼前有黑點在晃動,但他仍緊緊拉著釣絲。當魚游到他身邊時,他放下釣絲踩在腳下,然後把魚叉高高舉起扎進魚身。大魚跳到半空,充分展示了它的美和力量,然後轟隆一聲落到水裡,浪花濺滿老頭一身,也濺溼了整條小船。

  它仰身朝天,銀白色的肚皮翻上來,從它心臟流出來的血染紅了藍色的海水。老頭把大魚綁在船邊勝利返航。可是一個多小時後鯊魚嗅到了大魚的血腥味跟蹤而至搶吃魚肉。老頭見到第一條游來的鯊魚的藍色的脊背。他把魚叉準備好,用繩子繫住。待鯊魚逼近船尾去咬大魚的尾巴時,老頭緊握魚叉猛地刺進鯊魚的腦袋。鯊魚用力拉斷了繩子,在水面靜靜地躺了一會兒,慢慢沉了下去。老頭丟了魚叉,便把刀子綁在槳把上作武器。老頭用刀殺死了兩條來犯的鯊魚,但在隨後的搏鬥中刀也折斷了,他又改用短棍。然而半夜裡鯊魚成群結隊湧來時,他已無法對付他們了。船駛進小巷時人們看見船旁碩大無朋的白色魚脊骨。第二天早上孩子來看望老頭,見到他疲倦得熟睡不醒時不禁放聲大哭。老頭醒來後,孩子給他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兩人相約過幾天一起去打魚,孩子說他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孩子離去後,老頭睡著了,他又夢見非洲的獅子。

  作品鑑賞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晚年的力作。在這部中篇小說裡他成功地塑造了老漁夫桑提亞哥的英雄形象。海明威在青年時代才氣橫溢,佳作連篇。可是自1940年發表《喪鐘為誰而鳴》後他竟沉寂了十年,直到1950年他才出版長篇小說《過河入林》。這部小說在內容和藝術上都毫無新意,評論家對它評價不高,並且認為海明威已經江郎才盡。但是《老人與海》使海明威重新贏得他們的尊敬,而且使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有的評論家認為桑提亞哥是海明威筆下最完美的英雄人物。可以說桑提亞哥是作者自身的寫照,他身上洋溢著不服老的精神。

  作者用素描的筆法為我們描畫了他瘦削、滿布皺紋和疙瘩的外形。他分明老了,但他的雙眼還象海水一樣湛藍,充滿智慧、經驗和決心。儘管命運之神對他並不垂青,他出海八十四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但是還沒有動搖他取得成功的信念。大魚上鉤後他感到對手強大,但更堅信自己的力量,終於憑藉自己豐富的經驗和極大的耐心制服了大魚。魚肉被鯊魚吞噬後,老人雖覺失望但不悲觀,他仍與曼諾林相約再度出海捕魚,並且在睡夢中見到獅子。獅子是老人年輕時遠航非洲見到的,它們是青春、活力和勇敢的象徵,體現小說主人公老當益壯的勃勃雄心。桑提亞哥的英雄氣概還表現在他面對死亡的威脅毫無畏懼、鎮定自若的態度上,這是海明威小說中很多英雄人物共有的氣質。海明威認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為少數人的利益的一場殺戮後,開始對以基督教教義為基礎的西方傳統價值觀念表示懷疑,致力於探求新的價值觀念。他戰後發表的一系列小說中的英雄人物就體現了這種新的價值觀念。

  他們不再相信人死後會進天堂或下地獄的說法,認為:”人死了就是死了。”既然死亡是人生的終極,他們就竭力避免死亡,在此生尋求報償,在行動上表現為及時行樂。然而,他們並不是貪生怕死的儒夫,相反他們經常在各種場合與死神進行面對面的搏鬥。他們面對死亡沒有絲毫的'懦怯,而是顯示出”在壓力下的從容”。在最嚴峻的考驗面前他們活得最有生氣,他們的內在氣質得到最充分的展現。在《老人與海》中,桑提亞哥被大魚拖往遠離陸地的茫茫大海。他孤身一人,年邁力薄,食物和淡水不充足,自然界變化萬千,他的對手又力大無比而且意志堅決,這其中任何一點都可能導致他的死亡。

  可是他泰然自若,終於戰勝死亡,征服自然,捕獲大魚,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堅忍不拔也是桑提亞哥的英雄本色之一。在與大魚的搏鬥中他右手負傷流血,左手又抽筋,疲倦使他頭昏眼花,但他懷著只要不死就與大魚周旋到底的決心頑強堅持。餓了,他不顧腥氣吃生魚肉。渴了,他把不多的淡水省著喝。堅強的意志幫助他度過危機,迎來勝利。作者透過描寫他關心壘球好手狄馬吉奧和回憶年輕時與黑人比賽扳手的心理活動襯托他的英勇行為。狄馬吉奧長有骨刺,但他力克這個生理缺陷,打起球來生龍活虎。桑提亞哥崇拜他是好漢識好漢,狄馬吉奧顯然是與老人互相映襯的。

  老人對昔日榮耀的追憶證明他一貫堅強,往日的勝利是他眼下獲取力量的源泉。桑提亞哥與鯊魚的搏鬥給他的英雄形象添上富有光彩的最後一筆。鯊魚來爭吃大魚的肉時,老人已疲憊不堪,可是他仍然用一切可用的武器竭盡全力消滅它們,表明他明知要失敗也要奮鬥到底的決心。老人雖然孤身奮戰,但並不孤立。曼諾林是他的徒弟,將繼承他的事業,他們的師生情誼是建立在對實利主義的鄙棄和對捕魚的共同熱愛之上的。在小說中海明威精練含蓄的文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據說作者把小說原稿讀了兩百遍左右才付印,這種一絲不苟的寫作態度是作品成功的可靠保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