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影版觀後感及創作背景

《老人與海》影版觀後感及創作背景

  引導語:一個人可以接受被毀滅的事實,卻無法接受被打敗的事實。影版《老人與海》上映之後獲得一致好評那你知道這部小說是怎麼寫出來的嗎?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老人與海》影版觀後感及創作背景,供大家參考,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文學網()。

  創作背景

  《老人與海》這本小說是根據真人真事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海明威移居古巴,認識了老漁民格雷戈里奧·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風雨中沉沒,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從此,海明威與富恩特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經常一起出海捕魚。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遠捕到了一條大魚,但由於這條魚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長時間,結果在歸程中被鯊魚襲擊,回來時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鄉紳》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碧水之上:海灣來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記敘了一位老人獨自駕著小船出海捕魚,捉到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但魚的大部分被鯊魚吃掉的故事。當時這件事就給了海明威很深的觸動,並覺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說素材,但卻一直也沒有機會動筆寫它!1950年聖誕節後不久,海明威產生了極強的創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區的別墅“觀景社”,他開始動筆寫《老人與海》(起初名為《現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後僅用了八週。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給去古巴訪問他的友人們傳閱,博得了一致的讚美。

  海明威本人也認為這是他“這一輩子所能寫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老人與海電影觀後感

  這是一個寧靜的故事,故事裡沒有紛繁複雜,勾心鬥角的人群,故事裡只有那個堅毅的老人,藍天,大海,以及海里的魚兒。

  影片的一開始出現的是一個美麗的海港小鎮,接著就是一個小漁村,一群漁民在篩網,然後,鏡頭跳轉海上,一隻小船慢慢地向岸邊駛來,主人公出現了,聖地亞哥,一個滿臉皺紋,花白鬍子的老人。一切都是那麼的平靜,自然,祥和。

  大的暴風雨來臨的前夕,一向都是如此安靜的。

  老人帶著前80多次的失敗再次出海了,在釣到一條魚之後,另一個魚竿在晃動,老人嫻熟的在等待魚兒上鉤,當時機成熟的時候,他拉動魚竿,明顯的感覺到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根據他的豐厚經驗,很快就知道線的另一頭,一定是一個大傢伙。於是,老人興奮起來,放棄了其他的魚竿,與大傢伙博弈起來。

  現在,我的腦海中還時時縈繞著一雙有深深血痕的大手呢,我想我再難忘記老人與大魚戰鬥的那個過程了。終於在三天三夜之後,老人終於靠近大魚,用魚叉刺死了大魚,然後把大魚拴在船上,極度疲憊的老人踏上了歸程。

  誰知跟隨血腥味而來的鯊魚,也與老人展開了另一場激烈的戰鬥,場面很激烈,老人不時還會用海水洗臉,洗頭髮,讓自己保持清醒,老人的疲憊已經到了極度的地步,但是每次鯊魚來襲,他都會站起來利用自己能夠找到的武器戰鬥,從沒想過要屈服,要投降。由此,我們是不是該想到些什麼呢?命運或許給了我們許多的不公,貧困的家庭、殘疾的軀體,但是我們要向老人一樣,不屈不撓,向我們自己證明,向大家證明:我不是廢物,我可以用我的雙手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每次大魚被襲擊過之後,老人都會對大魚說:“對不起。”當時我真的不懂,這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感?後來我才明白,那是對對手的一種尊重。大魚雖然被打垮了,但是它追求自由的信念從來沒有被打敗,所以它也該是一個勇士,一個值得我們尊重的勇士。

  在鯊魚的突襲中,我嗅到了命運的氣味兒,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

  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當你經歷一切該經歷的.艱難困苦,他才會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影片的結局不是很完美,最終老人沒有帶回來一條完整的大魚,只剩下一副魚骨。但是我覺得不管老人帶回來的是一條完整的魚,還是一副魚骨,他都是勝利者,畢竟在戰鬥的過程中老人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屈服!

  聖地亞哥,真的是一個的硬漢。他就像他經常夢到的獅子一樣,充滿了力量和毅力,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生的王者。

  附小說故事梗概

  《老人與海》

  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聖地亞哥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叫馬諾林的小孩。風燭殘年的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不肯認輸,而是充滿著奮鬥的精神,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後,他終於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鯊魚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後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作為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