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學》第五版的原文
《材料力學》第五版的原文
篇一:材料力學 第五版 劉鴻文主編
第一章
緒論
一、材料力學中工程構件應滿足的3方面要求是:強度要求、剛度要求和穩定性要求。
二、強度要求是指構件應有足夠的抵抗破壞的能力;剛度要求是指構件應有足夠的抵抗變形的能力;穩定性要求是指構件應有足夠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態的能力。
三、材料力學中對可變形固體進行的3個的基本假設是:連續性假設、均勻性假設和各向同性假設。
四、杆件變形的基本形式:拉伸或壓縮、剪下、扭轉、彎曲。
第二章
軸向拉壓
一、軸力圖:注意最後要標明軸力的大小(切斷取出 平衡)、單位(kN)和正負號。
:拉伸時的軸力為正,壓縮時的軸力為負。注意此規定只適用於軸力,軸力是內力,不適用於外力。 三、軸向拉壓時橫截面上正應力的計算公式:ζ=F/A 計算時可能用到:受力平衡、合力偶。
注意正應力有正負號拉伸時的正應力為正,壓縮時的正應力為負。
:把應力分解成垂直斜截面的正應力ζα=ζcos2α和相切於斜截面的切應力ηα=ζ/2*sin2α注意角度是指斜截面與橫截面的夾角。
強度計算:畫出受力圖受力分析求解力 利用公式 最優解 注意一定要有結論 七、線應變ε=Δl/l沒有量綱;泊松比μ=|ε’/ε|沒有量綱且只與材料有關胡克定律的兩種表達形式:ζ=εΕ 、Δl=Fnl/EA
注意當杆件伸長時l為正縮短時l為負。
:會畫過程的應力-應變曲線,知道四個階段及相應的四個極限應力:彈性階段(比例極限p,彈性極限e)、屈服階段(屈服極限s)、強化階段(強度極限b)和區域性變形階段。
九、衡量材料塑性的兩個指標:伸長率δ斷面收縮率
工程上把伸長率>5%的材料稱為塑性材料。十、解除安裝定律及冷作硬化:
解除安裝定律:(把試樣拉到超過屈服極限的d點)
解除安裝過程中,應 力應變按直線規律變化
冷作硬化:解除安裝後,短期再載入。第二次載入時,彈性極限提高了,伸長率減小了。
工程上經常用冷作硬化來提高材料的彈性極限。冷作硬化現象經退火後又可消除。
十一、 重點內容:
1.畫軸力圖;
2.利用強度條件解決的強度校核等問題;
3.強度校核之後一定要寫出結論,滿足強度要求還是不滿足強度要求;
4.利用胡克定律求杆的.變形量:注意是伸長還是縮短。
篇二:材料力學下冊
1.材料力學的任
務:為了使構件滿足強度、剛度、穩定性要求而提供理論依據和計算方法。
2.四種假設:連續性假設、均勻性假設、各向同性假設、小變形假設P2
3.低碳鋼的力學效能:彈性階段、屈服階段、強化階段、頸縮階段 P17-18
4.四種基本變形的概念:
扭轉:以橫截面繞軸線作相對旋轉為主要特徵的變形形式。
彎曲:杆件軸線由直線變為曲線。
拉伸壓縮:杆件長度發生伸長或縮短。
剪下擠壓: 受剪杆件的兩部分沿外力作用方向發生相對錯動。剪下同時,連線構件的區域性表面還要受到其他接觸構件所施加的壓力作用。
5.純彎曲、橫力彎曲的概念:P84
純彎曲:只有彎曲正應力沒有彎曲切應力
橫力彎曲:既有彎曲正應力又有彎曲切應力
6.中性軸、撓度、轉角概念
中性軸:橫截面與應力平面的交線上各點的正應力值均為零,這條交線稱為中性軸 撓度:座標為X的橫截面的形心在垂直於梁軸線方向的位移
轉角:變形過程中,橫截面繞中性軸相對原來位置所轉過的角度
7.用積分法求撓度的條件(七章):邊界條件、連續性條件
8.應用平面應力狀態公式的條件:如果有兩個主應力不為零,這點的應力狀態稱為二嚮應力狀態或平面應力狀態。
剪下應力公式 FS(切應力,剪力FS,剪切面積A) A
擠壓強度公式 jyFjy
Ajyjy (擠壓應力jy,擠壓力Fjy,擠壓面積Ajy)
電機扭矩公式 T-Me0 TMe(扭矩T,外力偶矩Me)
扭轉切應力公式 pT
I(切應力p,扭矩T,極慣性矩I)maxTR I
彎曲正應力公式 My(正應力,慣性矩M,距離y) Iz
1max
三個主應力公式 xy2x-y2
x-y22x2x22 30 2minxy
2-
bh3d4
矩形、圓形的慣性矩與極慣性矩公式(二章P241)IzIz1264
基本作圖題1.P51 例4-1 2.P72 例5-3 例5-2
計算題1.求三個主應力 P151 例8-3 2.彎曲正應力計算 P93 例6-4 3.用強度理論強度校核 P171 例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