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小說的主要內容介紹
《城南舊事》小說的主要內容介紹
該書系既是中國原創兒童文學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的文化積累與傳承工程,又是將現代中國兒童文學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廣工程。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城南舊事主要內容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城南舊事》小說的主要內容介紹1
1.惠安館傳奇:
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裡。經常痴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
2.我們看海去
在荒草園裡,小英子遭遇了和藹而又憨厚的小偷。縈繞在他倆頭頂上的烏鴉的嘶鳴和聒噪聲似乎就昭示著一種宿命的悲劇氛圍。 小偷是好人,社會現實卻逼良為盜。傳統的文化教養和不堪負荷的導致了他精神和行為的雙重分裂,使他在偷盜別人錢財的同時承受著巨大的精神苦難。 可在小英子那純潔善良的目光背後,她不經意間又害了小偷。她把一尊小佛像(這可喻指小偷尋求出路的內心需要)送給了一個搖撥浪鼓的,卻成了小偷被抓的一個依據。在小英子含著淚花的眼裡,又一個朋友離她而去了。在她還來不及懺悔的心靈裡,又抹上了一道情感的傷痕 。
3.蘭姨娘:
講的一個很有個性的蘭姨娘投奔了爸爸,住在了英子家。英子慢慢喜歡上了這個手巧且善良的蘭姨娘。可是英子不久發現爸爸喜歡上了蘭姨娘並因此和媽媽生了嫌隙。為了讓媽媽開心,英子設計搓合了蘭姨娘和同住在家裡的德先叔。不久德先叔與蘭姨娘一起離開,爸爸若有所失。
4.驢兒打滾:
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5.:英子
英子參加了自己的小學畢業典禮,同時爸爸生了肺病,不久於這個人世。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了。
作者簡介:
(1918—2001), 原名,小名英子,臺灣作家, 於1918年3月18日生於日本大阪,原籍臺灣苗栗縣頭份鎮。
成就與影響:
一書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寫照,更是當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寫真,也是她最具影響的作品。為《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之一。
《城南舊事》小說的主要內容介紹2
(1)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從臺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著迷。惠安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奶媽宋媽、沉痾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為何人世這般悽苦?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 50多年過去,如今遠離北京的遊子,對這一切依然情意繾綣。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記憶裡,永不消退。
(2)二十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裡。經常痴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來大學生走了再也沒回來。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丟棄,生死不明。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帶妞兒去找尋爸爸,不料被火車壓死。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衚衕。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後來,被趕出家門的蘭姨娘來到英子家,英子發現爸爸對蘭姨娘的味道不對,英子很傷心,想了一個辦法,把蘭姨娘介紹給德先叔,使他們倆相愛,最後他們一起乘馬車走了,爸爸很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宋媽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英子隨著爸爸的離開,真正地體會到了自己的責任,真正的長大了。
城南舊事》是我讀過的一本最讓人難忘的好書。它就像一支路標,開啟了我心靈的道路。它就像太陽的光輝,讓我迷茫的心找到了方向。一個“舊”字,就讓我感受到它深刻的含義:老屋的瓦片;大河邊垂首的楊柳;樹下的枯葉;店門上的老門牌;圍牆邊擺放的破酒罈……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回憶童年,有許多夢一樣的故事。讀著《城南舊事》,彷彿身臨其境:東陽下的駱駝隊,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蹲在草叢裡的厚嘴唇小偷,漂亮愛笑的蘭姨娘,井邊的小夥伴妞兒,爸爸的好友德先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父親。不管人、物,他們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為英子記憶裡深刻的人物。但是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腳步聲中離去了,消失了。童年的故事,就此破碎,所以,童年的每時每刻都是重要的,快樂的,美好的。
當我合上書的最後一頁,房間裡飄著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讀完此書,我深深體會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每一種感覺我都不會忘記。現在,我已經六年級了,即將告別我快樂無憂的童年。《城南舊事》就如苦澀中的一絲香甜,把我們拉回了過去,回憶童年。花兒謝了會再開,一曲終了還可以再從頭,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來了。
《城南舊事》小說的主要內容介紹3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初版1960年。全書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我們去讀一讀《城南舊事》的主要內容及其他方面資訊,看看有沒有被她童稚所感染。
一《城南舊事》主要內容
今兒我非常高興,因為我花了兩天多的時間,終於把《城南舊事》這本書看完了。而且從中獲得了一些道理。讓我們共同來分享吧!
六歲的英子從小就結交了一個朋友,而且這人是個瘋子,人們叫她“瘋”女人秀貞,雖然英子的爸爸媽媽不讓跟好玩,後來英子還是跟好玩了,而且英子也沒受什麼傷害。我發現英子很勇敢,而且明白了世界上有看似不是好人卻是好人的人。一切都要有一定的證據。
後來英子發燒了,因為媽媽知道英子和瘋子玩了。還以為是因為這事,為這還遷居到了北京簾子衚衕,英子在那裡又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是小偷,他是為了供他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英子只覺他很善良,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小偷就被發現,他被關進牢裡了。這使英子非常難過。我明白了有的小偷是為了讓別人活的更好而不得已為之的。
後來英子的爸爸去世了。英子非常傷心,就把童年的事情依依記了下來。
英子仗著自已的記憶把童年的是是非非全部記了來,因為英子有決心,所以你只要下定決心認真做事就會成功。
二《城南舊事》好詞好句
1. 蘭姨娘圓圓扁扁的臉兒,一排整整齊齊的白牙,我最喜歡她左邊那顆鑲金的牙,笑時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便很合適地露出來。左嘴角還有一處酒窩,隨著笑聲打漩兒。
2. 我把鼻子頂著金魚缸向裡看,金魚一邊遊一邊嘴巴一張一張地在喝水,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張一張地在學魚喝水。有時候金魚游到我的面前來,隔著一層玻璃,我和魚鼻子頂牛兒啦!我就這麼看著,兩腿跪在炕沿上,都麻了,秀貞還不來。
3. 小妹妹這時從媽媽的身上掙脫下來,她剛會走路,就喜歡我領她。我用跳舞的步子帶著她走,小妹妹高興死啦!咯咯地笑,我嘴裡又念著“我們看海去”,念一句,跳一步舞,這樣跳到門口。宋媽剛吃過飯,用她那銀耳挖子在剔牙,每剔一下,就嘖嘖地吸著氣,要剔好大的功夫;彷彿她的牙很重要!小妹妹抱住她的腿,她才把耳挖子在身上抹了抹,插到她的髻兒上去。
4. 屋裡可不像我家裡那麼亮,玻璃窗小得很,臨窗一個大炕,炕中間擺了一張矮桌,上面堆著活計和針線盒子。
5. 吃完飯我到橫衚衕去接了妞兒來,天氣不冷了,我和妞兒到空閒著的西廂房裡玩,那裡堆著拆下來的爐子、煙筒,不用的桌椅和床鋪。一隻破藤箱子裡,養了最近買的幾隻剛孵出來的小油雞,那柔軟的小黃絨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兒蹲著玩弄箱裡的幾隻小油雞。看小雞啄米吃,總是吃,總是吃,怎麼不停啊!
6. 太陽從大玻璃窗透進來,照到大白紙糊的牆上,照到三屜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來了。我醒了,還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陽光裡飛舞著的許多小小的,小小的塵埃。宋媽過來撣窗臺,撣桌子,隨著雞毛撣子的舞動,那道陽光裡的塵埃加多了,飛舞得更熱鬧了,我趕忙拉起被來矇住臉,是怕塵埃把我嗆得咳嗽。
三《城南舊事》讀後感
翻開那一襲墨黑的《城南舊事》,不知為何,我的心情感到沉重起來,一絲淡淡的憂傷籠罩在我的身旁。
這本書是描寫舊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從童年的駱駝隊到爸爸的花落了,中間英子經歷了許多成長的變故。也就是這樣,一個個人物開始走進故事裡:惠安館內被稱做瘋子的姑娘秀貞、英子的好朋友妞兒、為供弟弟上學而無奈做小偷的哥哥、常住在英子家躲風聲的德先叔、被施家趕出來留宿英子家的蘭姨娘、英子家的僕人宋媽、因病去世的爸爸……他們都是英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教會她許多道理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惠安館那章。秀貞是英子搬到新家認識的新朋友之一。她天天聽著她唸叨著小桂子之類的話,使英子很好奇,她覺得假裝有一個小桂子很好玩,於是她每天上午偷偷跑去惠安館和秀貞玩,聽她講小桂子的事。可是似乎衚衕裡誰都說秀貞是瘋子,不許自己家的孩子靠近惠安館。但是在英子的眼裡,秀貞跟其他人家的姑娘沒什麼兩樣嘛。直到有一次,她無意中聽到了宋媽說的話,才知道秀貞為什麼會變瘋的。原來,秀貞和一個借宿在惠安館的學生相愛,有了孩子,但是他必須得回家一趟,可怕是被他媽扣在了那裡,一走就是六年。後來秀貞生下來一個女孩,卻被她媽丟到了齊化門城根下,她從那時開始就瘋了。英子從秀貞口中得知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她還告訴英子小桂子的脖子後面有一塊青疤,拜託英子幫忙找到小桂子。秀貞的眼睛下面有兩個淚坑,英子的好朋友妞兒也有兩個淚坑,英子經常把妞兒和小桂子混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妞兒和英子哭著說她不是她爸媽親生的,說要回齊化門找她的親生父母時,英子恍恍惚惚地去掀開妞兒的頭髮,發現妞兒的脖子後面真的有一塊青疤。她想讓秀貞和妞兒回惠安找她爸去,於是拿上媽媽的金手鐲,帶著妞兒跑去找秀貞了。秀貞連夜整理好行李,帶著妞兒去搭火車。可是英子不捨得妞兒,便使勁跑去追趕妞兒。那天夜裡,又下著大雨,英子還發著燒,但她最後還是頂不住了,幸虧剛好遇見了媽媽,她才不至於暈倒在馬路上。後來,英子有一次聽媽媽說原來那天晚上秀貞和妞兒被壓在了火車底下了……英子突然想起了一個人,她那又溼又長的睫毛一閃動,眼淚就淌過淚坑流到嘴邊了。
本書中的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看著這個雜亂的社會,對那些複雜的人和事,她有著自己特殊的理解和看法,但她也有分不清的事,像她分不清海和天、好人和壞人的區別,因為她覺得太陽是從碧藍的大海上升上來的,但是它也是從淡藍的天空上升上來的呀。而她更有一種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樂於助人的善心,像那次她為了別人家一家團聚,竟把媽媽的金手鐲都拿去給別人做盤纏,這是件幾乎連一個成人都做不到的事,這讓我想起了一句俗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想這本書也是林海音為了懷念她的童年而寫的吧。
《城南舊事》小說的主要內容介紹4
主要內容:
20年代末六歲小姑娘幫“瘋”女人秀貞找到了失蹤的女兒,但不久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認識了一個做小偷但很善良的年輕人,他由英子撿到的小銅佛被抓走。奶媽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淹死,女兒也被賣,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接走,英子隨家人遠行。
“可憐的小桂子呀,現在你在哪?媽可想你呀。”這是一位可憐的母親發自內心對孩子深切的呼喚與思念。妞兒童年生活中很多是她養父母的責罵與訓斥。妞兒一出生就沒有見過她的親生母親,可是她與她的親生母親,那個有些瘋癲的女人——秀貞,卻離的那樣近,她們相見而不能相認,歷經千辛萬苦在英子的幫助下,總算和她的親生母親在一起了,卻有了那樣悲慘的結局。
我怎麼也不能相信,一個這樣好的小女孩,生活在那樣一個年代裡,竟會有那樣悲慘的命運,她如果生活在我現在的年代,一定是一個老師喜歡父母疼愛的好孩子,她會每天揹著書包開開心心地去上學,學到很多知識。她會擁有很多好玩的玩具,愉快地和小夥伴們玩各種遊戲。體會著小主人公的童年生活,我應該為我生活在這個年代而感到慶幸,我擁有這樣優越的生活環境,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天都感受著父母老師的愛,真是幸福。
創作背景: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以其7歲到13歲的生活為背景創作的。在臺灣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期間,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作者心頭。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還。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時的那些景色和人物,於是把它們寫了下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這是林海音寫這本小說的初衷。
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臺灣作家。 生於日本大阪,原籍臺灣苗栗縣頭份鎮。3歲隨父母返臺灣,因臺灣被日本控制便舉家遷往北京,度過了難忘的童年生活。25年後英子與夫君何凡扶著媽媽,攜著、揹著、抱著三個孩子。1948年舉家遷往臺灣,在臺灣仍以辦報,辦刊,寫作,出版為主,聯絡了大批在臺灣的文化界人士提攜了大量臺灣文學青年出版了眾多文學名作。被稱為“臺灣文學的祖母級人物”,1998年榮獲“終身成就獎”。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富的。她已出版了18本書。散文集《窗》[與何凡(夏承楹)合作]、《兩地》《作客美國》《芸窗 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鹹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週記》,另外有《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散見於臺灣報刊。
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因中風、肺炎、敗血症病發在臺北振興醫院病逝,享年83歲。
《城南舊事》小說的主要內容介紹5
城南舊事,述說著英子的童年,充滿著快樂與奇妙……駱駝隊,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蹲在草叢裡的小偷,漂亮的蘭姨娘,小夥伴妞兒,德先叔,宋媽,父親……
英子有一顆善良的心,她熱情地為妞兒找回自己的母親,而自己也病到了,作文讀《城南舊事》有感。或許她的快樂,那麼無憂無慮的快樂,就是來自她那顆純潔的心靈。
我的童年或許真的是無憂無慮,但我發現我們的快樂太單調了,無疑是玩手機玩電腦……而英子的快樂可以和妞兒分享,可以在關於駱駝隊的幻想中,與瘋女人秀貞的交談中感受的……
《城南舊事》小說的主要內容介紹6
《城南舊事》以它那清新和雋永的散文敘事鏡語表現了一個時代童年往事般的心理路程。在書中,小英子是故事中的敘事人,但由於她的年幼,這就必然消解文字的深層語意欲望物件缺席的象徵意味,從而也推卸了小英子的社會行為承擔責任。
書最大的魅力就是編導有意讓真正的敘事人即成年後的小英子(也可說是吳貽弓或者林海音)與被敘述的故事拉開時空距離,使影片的敘事風格籠罩了一段惆悵、朦朧的情感色彩。 在書開始的情景裡,小英子學著駱駝咀嚼的模樣,這不僅反襯了她內心的天真和童稚,更為重要的是奠定了她在書中的敘事視點。全片大多數鏡頭是以小英子的低視角的主觀鏡頭拍攝的,這樣,隨著小英子那純真目光的追溯,一切都離我而去的傷懷情緒顯得尤為真切,同時也顯得更加悽婉和痛楚。
從書的內容上看,故事中所講述的人物命運可以說是相當悽慘的,但語調還是相當溫婉。如秀貞發瘋了,是因為與她相好的大學生從事地下革命活動被警察抓走,生死不明。書是用小英子那童稚的聲音講出來的,當年曾居住過這對戀人的房屋內,那硃紅的被剝落的牆壁和窗戶彷彿烙下了他倆情感的印跡。這些都為書提供了豐富的視聽想象空間,使觀眾沉浸在一種特定的情緒之中。
秀貞與那大學生的自由戀愛為宗族禮法不能容忍,私生的孩子卻作為恥辱扔到齊化門,直至母女倆相見後去火車站,以至最終慘死於火車巨輪之下,似乎是那個社會給她們安排的必然歸宿。影片為了表現這一悲慘的`人物命運,精心拍攝了雨夜送別的場面,讓火車煙囪冒出的白煙吞沒了整個大遠景的鏡頭畫面,大雨中,給母女倆送行的小英子暈倒了。畫外傳來買報聲的叫喊:瞧一瞧,母女倆被火車壓死了。書在這裡沒有讓小英子幼小的心靈承受太多的打擊,也不想讓她純淨的眼睛蒙上太厚的灰塵,一切沉重的精神浩劫都推到了幕後,這種含蓄的表現手法是十分耐人尋味的。
相反,在表現年幼的妞兒和小英子相互關愛和體貼上,書卻有意依仗各種視聽形象的延續和積累,來渲染內心情感氛圍的瀰漫和擴散。透過四次拍攝藤箱裡的小油雞和盪鞦韆的鏡語抒寫,刻畫了她倆內心的童真純樸、傷感失意、離愁別恨,以及辛酸孤獨的種種情愫,這種情感一直貫穿在影片那舒緩而又沉靜的節奏感中。正因為如此,小英子離別時的愁緒疊化在《驪歌》的旋律中,想戀著那盪悠悠的鞦韆,想戀著那毛茸茸的小雞。在她那回瞻留戀的目光裡,輾轉出一種沉重的嘆息,滋生出一種纖美而又憂傷的詩意,正如影片中那屋簷下的夜雨,盪滌成水圈,成漣漪般的彌散開來。
如果說書的上半段落,小英子還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她感受到的那些殘酷的現實只是新奇,那麼到了下半段從小英子在病床上甦醒開始,卻是一場夢魘的逃脫和突圍。從這以後,小英子開始成熟起來了,她也逐漸領會到了世間的複雜與苦楚。
世界對於天真純樸的小英子來講。本應象海跟天那般絢麗多彩。在影片中兩次出現吟誦《我們看海去》的片斷就鮮明地寄予書的這一主觀願望。
在荒草園裡,小英子遭遇了和藹而又憨厚的小偷。縈繞在他倆頭頂上的烏鴉的嘶鳴和聒噪聲似乎就昭示著一種宿命的悲劇氛圍。
從小英子和小偷的幾次交談中,我們知道小偷是好人,社會現實卻逼良為盜。傳統的文化教養和不堪負荷的生活壓力導致了他精神和行為的雙重分裂,使他在偷盜別人錢財的同時承受著巨大的精神苦難。
可在小英子那純潔善良的目光背後,她不經意間又害了小偷。她把一尊小佛像(這可喻指小偷尋求出路的內心需要)送給了一個搖撥浪鼓的便衣警察,卻成了小偷被抓的一個依據。在小英子含著淚花的眼裡,又一個朋友離她而去了。在她還來不及懺悔的心靈裡,又抹上了一道情感的傷痕。正為著名詩人北島在《觸電》中寫的那樣:我曾和一個無形的人握手/一聲慘叫我的手被燙傷/留下了烙印。
當善良的小英子內心逐漸浸染著人生的苦楚和憂傷時,她的家庭也遭到了接二連三的不幸。先是小英子的爸爸平靜地離去,化作臺灣墓地裡的一方石碑。而她父親的墓地裡六次紅葉疊化的鏡頭,無疑將影片貫穿的離別主題推向了高潮,接著宋媽告別了小英子一家,騎上丈夫牽來的小毛驢兒回家鄉去了,留給這位善良女人的是失去兒女的落寞與孤獨。 這時的小英子趴在馬車後坐上,含著淚花無限依戀地揮別了她童年時的生活家園和精神巢穴。
小英子作為一個主要人物出現在影片中,當她發現大人們的良好願望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靈就愈發顯得孱弱。纏繞在影片中那種無往不復的悲劇輪迴也就更加令人觸目和深省,這也正是影片顯得豐富厚重的關鍵之筆。
但這又不盡然,因為我們在書中看到的城南舊事已經不可能是原來的事情了。她有著小英子童年往事的烙印,但更多的是吳貽弓或者林海音想象中的城南舊事,是他們記憶中揮散不去的一瓣瓣心香,是他們情感深處發酵過的一罈陳年老酒,所以他們用自己的心滋潤著孕育著那段城南舊事。
他們所描述的那個大時代的小故事,不再是以痛心疾首的懺悔意識來追憶,而是以一種豁達從容的祥和心態來體味。所以影片中許多的生活細節都洋溢著一種深深的眷戀之情,都儲存了一份難得的溫馨:象學校的陣陣鐘聲和孩子們的陣陣歌聲,還有那轆轤井,那水車,以及在烈日下吐著舌頭的狗和那條幽靜而蟬聲如雨的小巷經過他們的藝術渲染和昇華便有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