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的課文分析範文

《看雪》的課文分析範文

  小學語文新大綱在揭示學生、教師和教學三者的關係時,科學地突出強調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語文、用語文”的“示範”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指導他們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指點”學生“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獨立見解”。 這是我們貫徹“新大綱”精神,指導“新教材”教學的關鍵所在。具體落實到第三冊課文《看雪》的教學過程中,提出如下教學設想。

  一、把握特點,抓準重點

  教師的“示範”和“關鍵”作用,必須要透過準確地把握課文的特點,科學地抓準課文的重點來得以實現。這篇課文的型別屬於故事,整個故事由一個隱藏著的故事敘述者的敘事部分(1、2、4、9自然段)和孩子們與老師的問答部分(3、5、6、7、8、10、11自然段)構成,它們形成了多種形態的對比(臺灣很難看到雪/北京容易看到雪,棉花做成的雪景(靜態)/真正的雪景(動態),孩子們看到了假的雪景/老師看見過真的雪景,臺灣孩子們期待著到北京去看雪景/北京小朋友盼著和臺灣孩子們去玩雪,……),體現了兩岸人民盼祖國統一的共同心聲。課文的重點是第2、9、10、11自然段。

  二、針對實際,確定目標

  針對課文特點和二年級學生的實際,可以確定如下教學目標: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②學會11個生字,會認4個生字:③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愛美情趣,進行愛國教育:

  教學的重點是在朗讀中瞭解詞句,感悟玩雪的趣味,教學的難點是在語境中學會生字詞,瞭解課文的盼祖國統一思想。

  三、據圖設疑,激發興趣

  先用電腦課件(或VCD、錄影帶,幻燈片等)展示課文靜態櫥窗裡的.雪景和動態的玩雪插圖,讓學生觀察思考:兩幅插圖哪幅更美?課題《看雪》中孩子們想“看”的是哪幅插圖裡的“雪”?

  形象化的課文情景和懸念化的課文質疑,激發起了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慾望和興趣,急切地透過自讀進入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中。

  四、反覆讀解,讀準讀懂

  初步朗讀,整體感知:①學生自己對照拼音初讀課文,讀正確生字的字音,讀通順課文的句子。②聽錄音或教師示範朗讀,使學生整體感知正確的讀音、停頓、語氣、感情。③學生邊讀邊想,讀流利課文的句子,並初步對整篇課文的內容有所瞭解(臺灣很難看到雪,商店櫥窗裡的雪景是棉花做的,老師小時候在北京見過真的雪,玩雪可高興了)。

  重點朗讀,討論交流。①指點學生朗讀重點段落(第2、9、10、11自然段),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的語境和日常生活實際經驗,感知,感悟“商店”、“景”、“潔”、“毯”、“銀”、“堆”、“仗”等生字詞的意思,並透過討論交流學會這些生字詞的音、形,義和正確書寫。②引導學生對比(第2自然段與第9自然段,第10自然段與第11自然段)朗讀,邊讀邊想,討論交流:櫥窗裡的雪景與真的雪景有何不同?(都很美,一是靜態的,不能玩;一是動態的,能玩的、好玩,因此更美麗,對孩子們有很大的吸引力)

  臺灣孩子們和北京小明友盼著什麼?(臺灣孩子們盼著到北京看真的雪。小朋友盼著和孩子們一起玩,盼望祖國統一)讓學生在朗讀、感悟、討論、交流中讀懂課文內容,培養語言感覺、薰陶愛美情感、受到愛國教育,並且鼓勵他們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

  表演朗讀,複習鞏固。學生在經過前兩個環節的朗讀課文後,已經大致讀懂了課文的內容,只有再次變換朗讀的方式,才能完善地實現“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語感、薰陶情感的教學原則,並且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形成能力,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按課文內容分為“敘述者”、“孩子們”和“老師”三種角色表演朗讀,在過春節的歡快樂曲聲中,在電腦課件展示課文插圖的形象氛圍裡,讓幾組學生扮演角色、表演朗讀、展開競賽、鞏固成果,使整個課堂學習貫穿著從朗讀始到朗讀終和始終讓學生處於自主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之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