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我愛的中國課文原文

別了,我愛的中國課文原文

  《別了,我愛的中國》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透過敘述離別祖國時的見聞抒發自己的愛國之情。字裡行間,閃爍著作者對祖國深沉的愛,洋溢著作者對祖國真摯的情。

  《別了,我愛的中國》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我倚在高高的船欄上,看著船漸漸地離岸了,船和岸之間的水面漸漸地寬了。我看著許多親友揮著帽子,揮著手,說著“再見,再見!”我聽著鞭炮噼噼啪啪地響著,我的眼眶潤溼了,我的眼淚已經滴在眼鏡上,鏡面模糊了。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船慢慢地向前駛著,沿途停著好幾只灰色的白色的軍艦。不,那不是懸掛著我們的國旗的,那是帝國主義的軍艦。

  兩岸是黃土和青草,再過去是地平線上幾座小島。海水滿盈盈的,照在夕陽之下,浪濤像頑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躍不定,水面上呈現出一片金光。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

  我不忍離了中國而去,更不忍在這大時代中放棄自己應做的工作而去。許多親愛的勇士正在用他們的血和汗建造著新的中國,正在以滿腔熱情工作著,戰鬥著。我這樣不負責地離開中國,真是一個罪人。

  然而我終將在這大時代中工作的,我終將為中國而努力,而呈獻我的身、我的心的。我離開中國,為的是求得更好的經驗,求得更好的戰鬥的武器。暫別了,國;暫別了,在各方面鬥爭著的勇士們,我不久將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們當中來!

  當我歸來的時候,我希望這些帝國主義的軍艦都不見了,代替它們的是懸掛著我們的國旗的偉大的中國艦隊。如果它們那時候還沒有退出中國海,還沒有被我們趕出去,那麼,來,勇士們,我將加入你們的隊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驅逐它們,毀滅它們!

  這是我的誓言!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

  《別了,我愛的中國》教案

  教學要求: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體會“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一句三次出現,分別表述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學會本課生字;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能背誦課文第5至第9自然段。

  教學重點:

  深入體會“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一句三次出現時分別表述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深入體會“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一句三次出現時分別表述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我這樣不負責任地離開中國,真是一個罪人。

  教學準備:

  學生:

  1、查閱關於作者鄭振鐸的相關資料。

  2、瞭解中國20年代的時代背景。

  教師:提供《再別康橋》短文,課外閱讀。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步感受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自學生字。

  3、給課文劃分段落,並講讀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

  1、自選方式讀課文5分鐘。

  要求:在讀通課文、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想一想,讀了這篇課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2、請學生談感受,並把帶給自己這種感受的句段讀給大家聽。(也應該落實一下課文中的重點字詞。)

  3、讀讀課題:

  你有什麼話想說?

  4、請學生談談對作者鄭振鐸和中國20年代時代背景的認識。

  假如學生談不出或不全,教師補充簡介時代背景:這篇課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叫鄭振鐸。文章寫於1927年,距離現在已經69年了。當時的中國,正遭受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國民政府反動派不但不與帝國主義進行鬥爭,反而互相勾結,大肆屠殺革命者,我們的祖國處於苦難之中,處於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這時的鄭振鐸是一個熱血的愛國青年,就在他離開祖國的時候,寫下了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別了,我愛的中國》。

  5、帶著新的思想再讀課文5分鐘,看看有什麼新的認識和感受?

  6、請學生談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