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昇的夢想課文原文
畢昇的夢想課文原文
《畢昇的夢想》一文緊緊圍繞“夢想”兩個字,寫了畢昇的夢想是什麼,畢昇是如何實現夢想的,以及夢想實現了之後的意義何在這些內容。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畢昇的夢想課文原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畢昇的夢想》原文
傍晚,美麗的杭州小城籠罩在一片濛濛煙雨之中。一個叫畢昇的人在雨中慢慢地若有所思地走著,好像絲毫沒有感覺到早春的小雨已打溼了他的衣衫。
畢昇是一家書坊的印刷工。最近他被一件事困擾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原來,他在印刷書的過程中,感覺到他們所用的雕版印刷方法實在太不方便。每印一部書,都要事先在硬木上刻好版,一頁書就得刻一塊版。一本大部頭書,要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刻完。另外,要佔用許多房屋來存放書版,還要防止蟲蛀鼠咬、受潮變形。愛動腦筋的畢昇就想:能不能用一種新的印刷術來代替雕版印刷呢?
畢昇機械地走回家,在妻子的提醒下,默默地換完衣服,開始幫妻子燒火做飯。火光映紅了他的臉,映亮了他那雙沉思的眼睛。
他曾經想到過一種方法,就是用一個一個的單字來排版,用完後還可以拆開再用。可是,他用木頭製成的單字試驗了好多次,都失敗了。因為木活字受木紋疏密的影響,沾水後就會膨脹,導致了版面高低不平,印刷效果極差。而且,木活字用蠟和松香等粘連後,不容易取下來,不便於第二次使用。為此,畢昇冥思苦想了很久也沒找出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來。
現在,畢昇坐在灶前燒火,心中念念不忘的還是這件事。他一邊燒火,一邊自言自語地說道:“怎麼才能找到一種既不吸水,又可以刻字的東西呢?”他的妻子聽見了,指著旁邊的瓦罐,說:“這不就是不吸水的東西嗎?但不知能不能刻字。”一句話讓畢昇茅塞頓開,他猛地一拍腦袋:“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說完,他立即跑出家門。他覺得眼前豁然開朗,一點兒也沒有聽到妻子在後面的呼喚。
興奮地畢昇跑到附近的一個窯場。在燒窯工人的幫助下,他用一種很細的黏土做成小塊,晾乾後用刀刻上字,然後放在窯裡燒硬。一個個很堅硬的單字就這樣製成了。他又找來書本大小的一塊鐵板,在上面敷上一層松脂、蠟和紙灰,再在鐵板上放一個鐵框,把一個個活字排進去。排滿一框後,放在火上讓松脂和蠟稍微融化,再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等到冷卻凝固後,框內的活字就變得平整而堅固,成為完整的一版,這時就可以上墨印刷了。
畢昇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發明了活字印刷術。與手續繁複的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既省工又省時,把印刷技術大大推進了一步。
後來,活字印刷術傳到了朝鮮、日本、越南、埃及以及歐洲,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畢昇的夢想》教案設計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遵循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在讀中體會活字印刷術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在讀中感悟畢昇在發明活字印刷術過程中的投入。在教學過程中,力求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尊重學生的獨特的個性體驗,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書寫並運用。
2.聯絡語境理解詞語,聯絡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畢昇在發明活字印刷術過程中的努力和投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4.學習抓住關鍵詞概括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過程的方法。
教學重點
從直接描寫畢昇的語言、行為的語句中,感受這位偉大的發明家為實現夢想的努力和投入。
教學難點
學習抓住關鍵詞概括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過程的方法。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畢昇的資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課
1.同學們,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其中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它為我國古代文化經濟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它的發明者就是——(板書:畢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3課。學生齊讀課題《畢昇的夢想》。
2.看了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教師相機梳理問題:畢昇的夢想是什麼?他是怎樣實現夢想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畢昇的夢想是什麼?他是怎樣實現夢想的?結果怎樣?
2.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學生回答問題。師小結:我們圍繞課題提問,再把這些問題用一段通順的話聯絡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是歸納主要內容的一個方法。
3.再讀課文,讀準字音,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勾畫四字詞語。
4.檢查學生生字和詞語掌握的情況。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同學們,請你朗讀課文,課文的哪些地方告訴了我們活字印刷術的重要作用?請你讀課文7、8段,一邊讀一邊勾畫。
2.說說為什麼活字印刷術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讓學生們體會活字印刷術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引導學生讀出讚揚的語氣。
3.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真是太了不起了。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時忘我的投入。請你們細細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把最能表現畢昇為實現夢想廢寢忘食的詞語或句子勾畫出來。
4.抽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相機點撥。
“一個叫畢昇的人在雨中慢慢地若有所思地走著,好像絲毫沒有感覺到早春的小雨已打溼了他的衣衫。”引導學生體會“若有所思”的意思,體會“絲毫沒有”的表達效果,再引導學生讀好這個句子。
“一句話讓畢昇茅塞頓開,他猛地一拍腦袋:‘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說完,他立即跑出家門。他覺得眼前豁然開朗, 一點兒也沒有聽到妻子在後面的呼喚。”引導學生體會“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的意思,體會“一點兒也沒有”的表達效果,再引導學生讀好這個句子。
引導學生抓住“自言自語”“念念不忘”“冥思苦想”體會畢昇為實現夢想的執著。(適時板書:若有所思、冥思苦想、念念不忘、自言自語、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同學們,作者正是抓住了這些細節的描寫,才讓我們體會到了畢昇在實現夢想過程中的艱辛與投入,我們習作時也應該注意人物的細節描寫,這樣刻畫出來的人物形象才鮮明、生動。
四、根據提示,複述課文
同學們,黑板上的詞語概括了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過程,請根據這些詞語的提示用自己的話說說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過程。
自由說,再抽學生複述。引導學生對同學的複述進行評價。
拓展內容:畢昇的夢想隨堂練習題
一、用橫線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印刷(yinying)疏密(shusu)
瓦罐(guanguan)松脂(zhizi)
二、看拼音,寫詞語。
shufangjixiehuorankailang
ronghuaningguo
三、辨字組詞。
坊()蛀()凝()
訪()住()疑()
四、選詞填空。
若有所思若有所失
1.畢昇()走在大街上。
2.他好像(),看起來情緒很失落。
熔化溶解
3.火把冰塊()了。
4.硫酸可以()很多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