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剛經感應

讀金剛經感應

  佛經裡面知名度最高的無過於《金剛經》。有很多人不知道《阿彌陀經》,但是沒有人不知道《金剛經》,這是古德的提倡。

  我需要提一提我是怎樣開始讀金剛經的。二十年前,我母親就信佛,每天都讀金剛經的。但我從來沒有想著要去讀一讀金剛經是講什麼的。今年初的時候,看到很多論壇都在說金剛經的殊勝,我也沒有動心。我一直以為那是上上根人才能讀的。

  在今年6月份開始我讀地藏經,每到十齋日轉一遍,大概讀了有二十部地藏經後,忽然聽到身邊很多的人都在讀金剛經。我終於從心動到行動,哇塞!一讀不要緊,著實被金剛經的境界給震撼了!有繞樑三日的感覺,有幾句四句偈一直在心頭圍繞。讀一遍後,感覺氣力充足,這是我從未有過的這麼明顯的感覺。

  所以,地藏經是基礎,真實不虛。我目前還沒有遇到合適的師父。我打算開始持地藏菩薩的名號。每天還是會讀金剛經一遍,大悲咒五遍,日光菩薩陀羅尼、月光菩薩陀羅尼格五遍。

  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部經讀得多的時候,可能因為內容有些熟悉了,感覺不象開始那樣專心了。請哪位高人給我指點指點,談談經驗。我現在就是告訴自己,不要理會心中的妄想,好好讀,爭取水到渠成後能背誦金剛經。

  拓展閱讀:《金剛經》主要內容

  1、全經綱領:

  發度盡一切眾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覺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覺為終極,而大乘的菩薩不僅要自覺,更要“覺他”,故其終極目標定位在和一切眾生成就佛果的廣大境界。根據佛教的哲學基礎緣起論,凡因條件關係而形成的事物, 都不存在絕對不變的實體(自性)。因此,要以空觀的智慧,破除在“我”、“眾生”、“佛”之間的人為分別。故要盡己所能廣度眾生,但不要執著於“我”在幫助眾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業。

  2、觀照實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相,是世界的真實,事物的本來面目。人在認識中念念不離物件,卻以為心的`主觀構想即等同客觀實際,但其實已經背離了事物的真實。以般若觀照實相,即對此名相採取不住、不執、不取的如實態度。故《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一切法相,甚至連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對實相的近似表達,皆非實相本身。《金剛經》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堪稱一經之精髓。

  3、實踐宗要: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執,才能把握實相。所以,在實踐中應以空靈自在的心態應對一切法。《金剛經》中以佈施為例,討論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佈施有三要件(三輪):能佈施的我,受佈施的人,所佈施的財物。一般人心中存在這三種人為的分別,施一錢物,即作一錢物功德想,於是施恩圖報,算計冥冥中所積累的功德。但實際上,應以“三輪”體空的精神去佈施。禪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本來無一物”,就是《金剛經》離相無住、性空無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與幻有的辯證統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執著所呈現的真實,並非人們所誤解的虛無。般若思想不外說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確處理出世的真理與世間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說一切法都沒有實在的自性,故無相、無住,才能把握真諦。“幻有”,是憑藉條件關係而暫時存在的現象,故在空的基礎上隨緣生起一切法,這就是俗諦。如何把握真俗二諦的關係,《金剛經》是這樣說的:“佛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說的般若等佛法,是出於廣度眾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層面的權且施設,並非實相般若本身,眾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門,到徹底覺悟佛法時,則一切名相皆可捨棄。

  《金剛經》說的是徹底解放心靈奴役的大智慧,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但由於該經文字艱澀、思想深奧,一般人很難全面透徹地理解其本來含義和價值指向。因此,歷史上佛教各派祖師多為此作注講解,流傳最為普及的就是禪宗惠能的《六祖壇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