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談文學創作技巧
賈平凹談文學創作技巧
賈平凹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歷、技巧以及創作中的心得。大家知道是什麼嗎?下面一起來看看!
寫作的快樂
十年前的賈平凹,用《秦腔》發出了高亢激越的吼唱。十年後,他換了另一種行腔,借唱喪歌的《老生》,穿行百年的中國,講述國族和個人的命運。對於再次獲得“年度傑出作家”的大獎,已經自稱“老漢”的賈平凹覺得“既高興,又不好意思”。
他高興,因為他說“無論是大獎小獎,每個獎對於作家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賈平凹還用“運動場上的競賽”作比喻,他說,運動員在場上跑,如果觀眾為他加油,肯定能激發他的鬥志;如果觀眾滿場咒罵,他肯定跑不好。
回想起自己開始寫作的緣由,賈平凹表示,當時父親是鄉村教師,父親成為“反革命”,自己淪為“可教子女”。自言“不帥氣高大”,又沒有政治依靠的賈平凹逐漸變成一個沉默的人,“有話說不得”讓他開始了寫作,他說“一下進入這裡,我就抓住不放了”。
在寫作上,賈平凹一直堅持“寫現實生活,寫我自己經歷過的、看到的、聽到的,儘量把這些東西寫出來”。他認為作家所處的環境決定了一個作家的品種,就像他說在他的`創作中,有自己的根據地,“一塊是我老家商洛地區,另一塊就是西安”。
即使已經年過六十,賈平凹仍然筆耕不輟,每天一到時間就準時寫作,在正常情況下每天能保證四五小時的寫作。他認為創作就像毒品一樣會使人上癮,但是創作時間長了,你會顯得孤僻,長期一個人工作,也讓自己不是好父親不是好丈夫。不過,創作帶給他的快樂是不言而喻的,“比起掙錢和吃好東西要強烈得多”。賈平凹說“上帝造人很奇妙,我們經常講,叫你延續後代,這是非常繁瑣的工作,但這就產生一種欲,讓你快樂地延續。吃飯也是如此,讓你心情快樂,讓你不停地吃。寫作也是如此,本來很枯燥,但是它給你特殊的快樂,讓你不斷地寫東西。上帝對人控制得也實在是太奇妙了”。
寫作無技巧
說起寫作技巧,賈平凹借用巴金的話“最高的技巧就是沒有技巧”。他說雖然這是巴金成名後說的話,但他認為對於寫文章,包括寫小說散文,尤其社會發展到現在,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寫法。不過,賈平凹也表示作家和匠人一樣,都要掌握基本的知識。在他看來,培養孩子的創作,需要三個方面的基本能力。
第一是想象力,賈平凹說“思不能就事論事,要能胡思亂想,腦子要開通”。第二就是觀察力,觀察身邊的事物。他還舉出警察的例子,警察觀察多了,一眼就能看出誰是小偷。在觀察中,培養自己的敏感性,他說“就像花粉過敏,你一遇到花粉,他身上就冒起小疙瘩”。第三,則要培養自己最基本的把事情寫明白的表達能力,“一件事,你能把它表達得有趣、準確”。
拓展:
賈平凹簡介
賈平凹(wā)(1952-),原名賈平娃,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人。著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有多篇作品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
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賈平凹作品既傳統又現代,既寫實又高遠,語言樸拙、憨厚,內心卻波瀾萬丈。所描寫的場景是他所熟悉的農村,主要以獨特的視角準確而深刻地表現了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中國在三十年來的現代化程序中痛苦而悲壯的社會轉型,不僅完整地復原和再現了現實生活中芸芸眾生的生存本相,而且在一種原生態敘事中,深入當代中國人的心靈世界。
部分獲獎作品:
《臘月·正月》獲中國作協第3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滿月》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廢都》獲1997年法國費米娜文學獎
《浮躁》獲1987年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秦腔》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部分作品集: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82年後從事專業創作,目前已出版的作品版本達300餘種。
長篇小說有《商州》、《妊娠》、《逛山》、《油月亮》、《泉》、《廢都》、《白夜》、《土門》、《病相報告》、《懷念狼》、《秦腔》、《高興》、《古爐》等
中短篇小說集有《山地筆記》、《小月前本》、《臘月·正月》、《天狗》、《黒氏》、《美穴地》、《餃子館》、《藝術家韓起祥》、《兵娃》《醜石》、《 製造聲音》等
散文集有《月跡》、《心跡》、《愛的蹤跡》、《走山東》、《商州三錄》、《說話》、《坐佛》、《敲門》、《做個自在人》、《走蟲》等
詩集有《空白》以及《平凹文論集》、《太陽路》等
其他還有《醜石》《酒》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