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 (唐代詩人元稹作品)

將進酒 (唐代詩人元稹作品)

  《將進酒》是元稹的代表作,詩中表達了詩人的濃烈情感,下面是《將進酒》的文章介紹,供大家參考!

  將進酒 (唐代詩人元稹作品)

  作品原文

  將進酒將進酒,將進酒,酒中有毒鴆主父,言之主父傷主母。母為妾地父妾天,仰天俯地不忍言。佯為僵踣主父前,主父不知加妾鞭。旁人知妾為主說,主將淚洗鞭頭血。推摧主母牽下堂,扶妾遣升堂上床。將進酒,酒中無毒令主壽,願主回思歸主母,遣妾如此事主父。妾為此事人偶知,自慚不密方自悲。主今顛倒安置妾,貪天僭地誰不為。

  註釋

  元稹的《將進酒》中寫酒有害也有益,一曰酒中有毒傷人,二曰酒中無毒益壽。這是一個以妾的口氣的進酒辭,意思為主人喝酒多了顛倒了妾與主的.關係,“推摧主母牽下堂,扶妾遣生堂上床。”妾勸主少飲酒,酒喝少了,“願主回思歸主母,”否則主今顛倒,貪天僭地。(僭,亂也。)

  鴆(Zhèn):本義:傳說中的一種毒鳥,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喝了能毒死人。主父:古代婢妾稱男主人為主父,女主人為主母。仰天:仰面向天。俯地:彎腰屈身伏在地上。佯為僵踣:佯為:假裝是。僵踣:倒地的屍體。貪天僭地:貪婪過分,超越天地之間的規範。

  作者簡介

  編輯元稹(zhěn)8歲喪父,母鄭賢能文,親授書傳。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元稹登平判科,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為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後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為時論所非。

  長慶元年(821年)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紹興)。大和三年(829年)為尚書左丞,五年,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元稹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中堅力量,與白居易齊名,李紳。作有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為後來《西廂記》故事所由。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八百三十多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 卷。元稹與白居易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李紳。名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等。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 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