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教學大綱
化石吟教學大綱
一、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詩歌結構,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3、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體會詩歌節奏韻律之美;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揮聯想和想像,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三、教學課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化石就是生活在遙遠的過去的生物的遺體或遺蹟變成的石頭。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後的遺體或是生活是遺留下來的痕跡,許多都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分解紿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著;同樣,那些生物生活時留下的痕跡也可以這樣保留下來。我們把這些石化了的生物遺體、遺蹟就稱為化石。透過研究化石,科學家可以逐漸認識遙遠的過去生物的形態、結構、類別,可以推測出億萬年來生物起源、演化、發展的過程,還可以恢復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各個階段地球的生態環境。
我們臺江文昌宮就有五億年前生活在我們地方的海洋古生物化石,除三葉蟲、疑源類、雙殼類和遺蹟化石外,尚有棘皮動物、觸手動物、多孔動物、刺胞動物、原體腔動物、腕足動物、軟體動物、非三葉蟲節肢動物、蠕蟲類、菌藻類等十餘門類的化石。國際第四紀聯全會主席、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資深院士劉東生說:“臺江動物群是國內很可能也是全球發現的早期生物遺蹟的最豐富的地點和動物群。這對於研究生物起源和演化至關重要。”美國東華盛頓大學教授、國際寒武系委員會委員林德教授讚譽:“臺江是古生物化石的搖籃”。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讚美化石的科學抒情詩——《化石吟》,也讓我們更進一步的瞭解化石的重要價值,從而更好的熱愛我們的家鄉。
二、整體感知:
(《化石吟》是一首生動優美的科學抒情詩,它向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並讚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本詩前後呼應,節奏鮮明,音樂性強,易於誦讀,在誦讀中能體會詩人的感情。)
1、朗讀課文,注意節奏。
2、分析本詩的主要內容。
這是一首宣傳科普知識的抒情詩,詩人以優美的語言,神奇的意境,熱情洋溢地讚頌了會講話的奇異化石,為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神話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觀,讓我們瞭解了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的生命資訊,一睹了它的迷人的風采,詩歌構思巧妙,語言優美,意境奇麗,很有特色。“吟”是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內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這裡是讚頌的意思。
詩歌開篇(第一節),詩人用一組設問句組成的排比句,從個體到整體,由魚兒,鳥兒、樹兒推及到整個世界,發出一連串有趣的詰向,增強語勢,富有強烈的.節奏感,激發讀者的情思,啟用讀者的思維,引導我們去思索探究億萬年前的神奇世界。也表現了作者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開啟了讀者想像與聯想的閥門。
在此基礎上,詩歌第二節作者十分機智地再用一設問擬人句:“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激情滿懷,巧妙扣題,總領全詩.一個“沉睡”,一個“長眠”,一個“甦醒”,使詩歌上下呼應,環環相扣,一個“請”字,極富人情味,使詩歌情趣盎然。
第一二節,作者透過設問句形式,激發我們去想象億萬年前的神奇世界。
第三至六節:作者為我們抒寫了遐想的內容,是全詩主體部分。
第三節地一句:“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到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現了作者的思路作用。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化石的存在,否定了上帝造人、上帝造萬物的荒謬認識,告訴了我們生命是生物進化的結果。
第四節:“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資訊,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在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還保留著,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為我們打開了探索生命科學的大門。
第五節:“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用比喻寫化石,人臉的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臉的皺紋,說明化石是地球歷史的見證,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這樣設喻,生動形象,將抽象的事理具體化。
第六節:化石使我們得以復原恐龍,猛獁,重現遠古的林木,於是直抒胸臆,議論抒情,盛讚大自然這位“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在本詩的主體部分裡,詩人用了四節詩,大肆鋪陳,吟詠化石,盛讚化石的功勞,為我們展現了億萬年前奇幻般的生物世界,為我們解迷指津,是化石把我們的“思緒引向遠古”,為我們描繪“生物進化的圖畫”,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回答了生物進化的“平凡的真理”,“裹藏著生命的資訊”,在“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的過程中,是化石,“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儲存了“生命的檔案“,是化石,使我們得以復原恐龍,猛獁,讓我們彷彿看見了它們的”引頸長吼“,是化石,使我們得以重現遠古的林木,一睹它們”蔥蘢、幽雅“的風姿.然後,詩人以一”啊“字領起,用第二人稱親暱地直抒胸臆,議論抒情,由化石推及大自然,盛讚大自然這位”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詩歌寫得美麗而深情,由於大量使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詩歌精美而靈動“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是詩眼,詩人在宣傳科普知識的同時,又弘揚了唯物主義的進化論的真理,詩歌因之而更具深意。
最後,第七節詩人專門用了一節詩照應第二節,巧妙作答,造成一種迴環往復之美,結尾句“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你講的故事多麼令人神往,驚訝!”不只是對第二節詩詩意的重申與反覆,而是水到渠成,畫龍點睛,總結全詩,有力收束,強化了主旨。
三、課堂小結
這首科學詩用優美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化石儲存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神話世界,再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盛讚了化石,讚美了科學的奇妙和人類的偉大,既宣傳了生物進化的真理,既富有科學知識,又頗具唯物主義精神,,給人深深地教育和啟迪,如何儘可能地去保護地球上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而不是讓後世的人們在博物館去慨嘆、遐思,這更多地需要全人類珍愛我們生活著的這個星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詩人富有感情地讚頌了會說話的化石文章開篇就以問句的形式引起讀者的興趣,讓人產生一種神秘感;進而將讀者引入對遠古生物世界的探密中,具體抒寫了遐思的內容。最後回答問題,呼應開頭,首尾圓合渾然一體。
四、作業
做資料上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