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教案(人教版)

化石吟教案(人教版)

  《化石吟》是一首讚頌化石的抒情詩,讀這首詩可以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想。以下是化石吟教案(人教版),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學習目標:

  1、積累識記本課的生字、生詞。

  2、練習概括詩歌的內容,把握詩歌中的形象。

  3、學習並運用透過品析詞語、句子來分析詩歌的內涵。

  4、培養自己的想象能力。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更是一首讚頌化石的抒情詩。詩歌節奏鮮明、聲調和諧,富有韻律美。同時運用擬人手法,以第二人稱“你”稱呼化石,親切自然,字裡行間流露讚歎之情。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感受思想感情和音樂美。

  2.聯想想像法。詩歌寫科學家透過研究化石,展現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要聯絡生物學知識,充分調動思維活動,理解詩中所寫內容,激發探究生物進化的興趣。

  3.討論點撥法。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探究詩歌的內容要點和首尾圓合的結構美。教師巧妙設疑,引導學生思維以突破重難點。

  導學展示 (第二環節)

  一.匯入:化石——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蹟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研究化石可以瞭解生物的演化並能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

  二.明確目標,自主學習.

  自由朗讀詩歌,思考如下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

  2.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本詩可以分為幾層,試概括每層的大意。

  三.交流展示:

  1.本詩寫科學家透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2.詩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神奇與人類偉大的讚美之情

  詩歌分為三層:第一層:(1-2節)透過發問,引發聯想;

  第二層:(3-6節)具體抒寫,無限遐思;

  第三層:(7節)回應發問,照應開頭。

  四.研讀賞析:

  (一)再讀詩歌,探究如下問題:

  1、第一節詩中運用連續問句有什麼好處?

  2、第3節中“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詩中起什麼作用?

  3、你怎樣理解第4節中“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資訊,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的?

  4、第5節中“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是寫人嗎?你怎樣理解?

  明確:1、表現出作者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也打開了讀者的思維,使讀者和作者一去起去想象億萬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2、既引起下文,又表現了作者的思路。

  3、古代的生物雖已死亡,其肉體經過億萬年早已化為烏有,但它們作為生命之軀的證據是實實在在的,有這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證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衍不斷的。在這些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化合物還保留著,為科學家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4、不是寫人。這一節中作者的思緒飛向那遠古洪流,海枯石爛,滄海桑田,物轉星移,無論多久遠,無論變化多大,都阻擋不了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生命的形式也由低階向高階演化。“刻下道道皺紋”寫的是化石,這是一種比喻,人臉是生命歷程的寫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臉皺紋,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

  (二)賞析語言(任選一)

  1、哪一節詩歌最能引發你的想像?你聯想到了什麼?請用精彩的語言描述出來。

  2、找出詩人讚美化石的句子,用概括的語言 說說詩人讚美化石的原因

  3、從詩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句,品味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具體賞析方法:

  1、從語言的角度:

  (1)用詞之美——————找精美的動詞、形容詞、疊詞及成語等。(作用:用詞精闢準確,把事物說得形象具體;使用成語,為文章增色。)

  (2)修辭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擬人句、對偶句、反問句等。(作用:比喻使語言生動形象;排比使語言氣勢磅礴、感情強烈;擬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對偶使語句形式整齊、音韻鏗鏘;反問句增強語氣……)

  (3)句式之美——————如駢句、長短句、對偶句、也有排比句,還有運用一組關聯詞語的句子等等。(可從語言優美、清新雋永、真摯樸實、不落俗套、靈活多變、富有表現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處)

  請從語言的角度品析下面語段。

  例1: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查盡力刺去,那查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參考答案:⑴運用了一組恰當的數量詞,如一輪、一個、一柄、一匹等詞使描寫物件清晰地呈現在讀者腦海中;⑵運用了一組絢麗的描繪色彩的詞,如深藍、金黃、碧綠、銀圈等詞使描寫物件色彩鮮明;⑶運用了一組生動逼真的動詞,如掛、捏、刺、扭、逃等刻畫出了月亮、猹、少年閏土的各自特點。

  例2:“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參考答案:這句話運用了引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語言生動簡潔;把“春風”比作“母親”,突出了春風和煦,溫暖的特點;“撫摸著你”寫盡了春風的氣韻神情。

  2、從表達方式的角度:

  如敘議結合,寓情於景,或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幾種表達方式融為一體……(這樣使文章極富表現力)

  特別是描寫:(1)從不同的感覺來描寫(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2)以動襯靜,動靜結合

  (3)正面與側面,直接與間接

  (4)人物描寫的多種方法(外貌、語言、神態、動作、心理)

  環境描寫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時代背景;渲染環境氣氛,襯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展示人物性格;借景抒情。

  例:請從表達方式的角度品析下文。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裡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參考答案:描寫生動,寫出了春風的特點,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這裡從觸覺、味覺、聽覺的角度,分別寫出了春風的溫暖、親切、慈愛的特點,讀者似乎嗅到了風中那濃烈的泥土氣息、青草味和花香,也似乎聽到了熱鬧的鳥叫聲、牧童的笛聲,讓讀者感受到了一個鳥語花香、充滿生機的春,意境十分優美。

  3、、從表現手法的角度:

  襯托、象徵、託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揚結合、正反對比、側面烘托、虛實結合、以小見大、運用第二人稱抒情……

  還有卒章顯志、巧設懸念、首尾呼應、鋪墊映襯、一線串珠、明線暗線……

  例: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文段。

  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虯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如果美是專指“婆娑”和“旁逸斜出”之類而言,那麼,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偉岸,正直,樸直,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好丈夫。(節選自茅盾《白楊禮讚》)

  參考答案:運用先抑後揚、對比的表現手法突出白楊樹“偉岸、正直、樸直、嚴肅”等可貴品質。

  五.質疑小結:

  六.課外延伸:

  誰最先發現了恐龍

  在英國南部的蘇塞克斯郡有一個叫做劉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這裡曾經住著一位名叫曼特爾的鄉村醫生。這位曼特爾先生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特別喜愛________和________化石。行醫治病之餘,他常常帶著妻子一起跋山涉水去________和________化石,足跡踏遍了周圍有岩層出露的溝溝坎坎。久而久之,曼特爾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採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氣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爾先生還是照常出門去給病人看病。夫人在家裡等著丈夫回來,心裡總是惦記著他會不會著涼。後來,曼特爾夫人實在坐不住了,就帶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門向著他出診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條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兩旁新開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層層的岩石。她習慣性地邊走邊觀察兩邊新裸露出來的岩層,忽然,一些亮晶晶的東西引起了她的注意。“這是什麼東西呢?”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走上前去仔細觀看。哇!原來是一些樣子奇特的動物牙齒化石。這些化石牙齒太大了,曼特爾夫人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麼大的牙齒。發現的興奮使得曼特爾夫人忘記了給丈夫送衣服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化石從岩層中取出來帶回了家裡。

  晚些時候,曼特爾先生回到了家中。當夫人將新採集到的化石呈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驚呆了。他見過許許多多遠古動物的化石牙齒,可是沒有一種能夠與這麼大、這麼奇特的牙齒相似。

  在隨後不久,曼特爾先生又在發現化石的地點附近找到了許多這樣的牙齒化石以及相關的骨骼化石。為了弄清這些化石到底屬於什麼動物,曼特爾先生把這些化石帶給了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請這位當時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學者給予鑑定。

  說實在的,居維葉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類化石,而他讀過的所有的由前輩科學家撰寫的書籍和論文中也從來沒有提到過這種化石。不過,居維葉還是根據他掌握的相當豐富的動物學知識做了一個判斷,他認為牙齒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馬的,它們的年代都不會太古老。

  曼特爾先生對居維葉的鑑定非常懷疑,他認為居維葉的結論太草率了。他決定繼續考證。從此,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館去對比標本、查閱資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