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遊》的重點理解

《記承天寺夜遊》的重點理解

  研習1.這篇短文含蓄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你認為哪些詞語與“閒”字有關?

  答:(1)表達了作者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2)如“月光入戶”透露其門庭冷落;“念無與樂者”透露其交遊之稀;“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更是透露其閒。

  研習2.“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反映了作者怎樣的現實和心境?

  答:(1)反應作者貶謫後的交遊斷絕、門庭冷落的現實;

  (2)表現出作者謫居後孤獨、寂寞的生活;

  (3)“欣然起行”充分顯示作者的閒情逸致,面對月色時的內心的喜悅和興奮,進而想到要與人分享月色和喜悅,該有人共同賞月,才不致辜負如此良夜。

  研習3.如何理解“念無與樂者”中的“念”字?

  答:(1)寫出作者謫居生活的孤獨、寂寞,多年的朋友不敢跟他來往;

  (2)能夠與我一同賞月的該是那些志同道合之人,而不是庸俗勢利之徒;

  (3)為下文“尋張懷民”做鋪墊。

  研習4.“尋張懷民”中“尋”包含著怎樣的.意思?

  答:(1)包含著作者的一種猜想:面對如此良夜,他可能也在賞月,只是不是他是在庭中賞月還是在出門散步?因此要尋他一尋。

  (2)“尋”與“訪”不同,“尋”有一種急欲找到的迫切感,這就寫出了作者渴望與知心好友共賞明月的急切心理。

  研習5.賞析美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1)運用比喻,用“積水空明”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橫”來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藻荇交橫”,則以竹柏倒影來烘托月光的皎潔。

  (2)“積水空明”,正寫月色,給人以靜謐之感;“藻荇交橫”,側寫月色,具有動態之美。動靜結合,創造出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

  (3)這透明的月色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和擺脫沉重的謫居之痛,忘記個人得失的心境。

  研習6.“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你是如何理解“閒人”的含義的?(或:“閒人”包含著作者怎樣複雜的情感的?)

  答:(1)反映作者當時身為“閒官”的現實;

  (2)表達了作者與友賞月時的欣喜、自豪;

  (3)表現了作者安閒自適、瀟灑豁達的心境;

  (4)包含著作者對世人忙於名利而辜負良辰美景的慨嘆;

  (5)也透出作者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6)還映襯了作者被貶謫居的惆悵、悲涼之感。

  研習7.全文沒有一處直接寫友情,但可以從字裡行間看出來。請找出能表現蘇軾與張懷民友情的句子(寫出兩句),並以其中一句為例,說說你選擇的理由。(河南中考題)

  答:(1)“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理由:唯張懷民可以同樂。

  (2)“懷民亦未寢。” 理由:處境相似,性情相投,趣味相同。

  (3)“相與步於中庭。” 理由:關係密切。

  (4)“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運相同。

  研習8.文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寫景十分傳神,試作分析。

  答:“積水空明”用積水寫月光,以隱喻先聲奪人,造成積水錯覺;再用“藻荇交橫”,來寫竹柏倒影,把隱喻推進了一層,使人感到水月莫辨,撲朔迷離,最後點出讓人恍然大悟。作者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從大處落筆,抓住瞬間的感覺,寫出了一個寧靜淡雅、冰清玉潔的境界。

  研習9.“閒人”一詞,滄桑凝重,它隱含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答: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 ;貶謫官閒的悲涼 ;世人忙於名利而辜負良辰美景的人生感慨。

  研習10.作者為什麼要夜遊承天寺?

  ①因為月色很美,要尋張懷民一同去賞月②貶謫閒居,無所事事,心情鬱悶想出去走走。

  研習11.面對“月色入戶”作者為什麼會“欣然起行”?(作者為什麼見到月亮如此高興?)

  答:蘇軾此時貶謫閒居,門庭冷落,交友斷絕,只有月亮沒有絲毫的勢利之情,來慰藉這位失意的詩人的,因此見到月光猶如見到了久違的朋友一般,欣然相迎,可見作者的喜悅興奮。

  研習12.文章如何描寫月色?

  明確:①用“積水空明”四個字來比喻庭院中的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橫”四個字來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

  ②“積水空明”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之感;“ 藻荇交橫”則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

  ③“積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 藻荇交橫”以竹柏倒影來烘托月光。

  ④一正寫,一側寫,收點染並用之妙,從而創造出一個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這個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

  研習13.文章的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

  答:表現了作者能安閒自適賞月的愉快,被貶謫,被排除自愛朝廷之外,透出了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感嘆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何曾得暇領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

  研習14.中心意思。

  本文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極其生動形象的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透露出他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研習15.課堂總結。

  信筆抒意,隨物賦形;描寫月色,如詩如畫;語言凝練含蓄,饒有餘味。

  研習16.課堂練筆。

  擴寫:“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不少於100字。

最近訪問